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陆贞是谁(历史上唯一女相陆贞,为何却被后人称为“亡国妖后”?)

21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6 17:34:21    

陆贞是我国历史上口碑两极化最大的人物,关于她的争议在历史圈子里也从未间断,有的人认为,她是北齐女性的代表人物,是和武则天一样独立自主的女性榜样,也有人觉得,正是因为陆贞掌权才导致了北齐的灭亡,那么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相陆贞,为何被后人称为“亡国妖后”?她又做了什么才导致了北齐的灭亡?

陆贞的成长史

陆贞最早只是一个汉人宫女,在鲜卑人建立得北齐政权之下,汉人的地位是十分低微的,这也导致了很多汉人都十分渴望,得到鲜卑贵族的赏识,从而可以咸鱼翻身,陆贞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出生低微的陆贞从小便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领,这也导致她在宫里混的风生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陆贞因为形象出色,行事稳妥被皇帝赐予了王爷当侍女。

也就是这次来自皇帝的赏赐,让陆贞有近距离接触达官贵人的机会了,情商高超善于观察的陆贞,很快洞悉了王府的核心人物,那就是王爷的独子高湛,王爷已经年事已高,而且妻妾成群,陆贞自然无法在王爷的后宫中兴风作浪,所以她就将赌注全部压在了王爷的幼子身上,有了这个想法,陆贞便开始了行动。

她首先赢取了王爷的信任,然后自告奋勇的去担任高湛的奶娘,要知道古代贵族的孩子,一般都不是由生母抚养,而是交给乳娘抚养,这也是陆贞为什么要当高湛乳娘的原因,只有在高湛小时候和他打好感情基础,才能让陆贞晚年无忧,秉承着这个想法,陆贞对高湛倾注了一个母亲所有的爱,当然高湛也没辜负陆贞的希望,从小便极其依赖陆贞。

看着高湛一天天的长大,陆贞知道自己的美好生活也越来愈近了,所有她对高湛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了,这也赢得了高湛极大的信任,随着时间的流逝,北齐的皇帝因为常年沉迷酒色之中,便早早驾崩于皇宫,此时的王爷作为朝野中兵权最大的人,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位,而王爷的幼子高湛也成为了北齐太子。

也就是这种惊人的变故,让陆贞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王府的一个奶娘,变成了太子最为信任的近侍,这也让陆贞的野心进一步的膨胀起来,她开始谋划陷害太子生母胡氏,因为她知道只要胡氏不死,她就永远只能是个下人,也就是这个想法的诞生,让陆贞成为了一代权倾朝野的“妖后”。

步步高升,掌控后宫

在太子高湛登基后,陆贞就开始谋划除掉胡氏,然而胡氏作为高湛的母亲,现在已经贵为太后,陆贞虽然和高湛关系极为亲密,但也仅仅是郡王身份,和尊贵的太后还是差很多等级的,为了扳倒胡氏,陆贞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无一列外,都无法对胡氏造成实质性的打击,直到陆贞在宫女口中得到了一个胡氏的秘密。

那就是太后胡氏生活作风十分不检点,而且尤其喜欢和尚,经常会从宫外邀请和尚讨论佛法,实际上是陪自己寻欢作乐,也就是这个为人不齿的秘密,被陆贞抓住机会一举揭发到了皇帝高湛面前,这也让皇家颜面荡然无存,因此皇帝高湛大为恼怒,随即将胡氏软禁起来,这样一来陆贞就彻底成为了后宫的无冕之王。

在陆贞彻底掌控后宫后,她仍然为得到满足,于是慢慢将势力的发展延伸到了朝堂之中,这一过程也十分顺利,因为高湛能力十分平庸,很多事情都无法自己拿定主意,再加上从小高湛就十分依赖陆贞,所以高湛在治理国家上,一有问题就会和陆贞讨论,从而让陆贞对于朝堂的局势越发的清晰,也在很多政事上掌握了主动权。

祸国殃民,灭亡北齐

为了彻底掌控朝政,陆贞投其所好,为高湛在民间寻访美女,然后全部送于高湛,由此开始高湛便沉迷美色,将自己的权力慢慢移交给了陆贞,得到高湛的授意后,陆贞先是册封自己为当朝丞相,又大肆提拔自己的心腹官员,打压朝堂中的老臣,这也让整个北齐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各地的政事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导致了各地官员拥有了很大自主权。

要知道北齐是由鲜卑建立的政权,本来根基就不稳定,各级官员还是以汉人为主,在陆贞把控朝堂的时间里,很多汉人都看到了推翻北齐的机会,随即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但此时的陆贞还在享受,权力给她带来的快乐,而皇帝高湛更是在温柔乡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陆贞就被突如其来的起义军打的措手不及。

率先举起反齐的是南方的官员,此时的南方以士族为首,打着诛灭妖后的旗子,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天险,浩浩荡荡的向北齐的国都进发,所过之处,只要是汉人为官的城池,都是大开城门迎接起义军的到来,此时身在都城的陆贞已经慌了心神,连忙组织各地军队拱卫京师,而正是这一举动,将北齐政权彻底打下了深渊。

各处关隘的精兵强将在陆贞的号令下,放弃了坚固的壁垒和天险,全部聚集到地处平原地区,无险可守的京城,这也让起义军一路横推,基本上没费任何力气就来到了京城脚下,此时的起义军因为一路势如破竹,军队的士气已经来到了最高峰,北齐的官军因为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所以被起义军一举击破,从而也彻底结束了北齐的统治。

结语

陆贞的故事是一部小人物的奋斗史,她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宫女,到能掌控一国命运的丞相,这期间也不过几十年,但她的掌权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并没有认识到这份权力带来的责任,这也是北齐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她是“亡国妖后”也没有一点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