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他背叛秦国,与秦王不共戴天,最终想用自己人头换秦始皇性命

樊於期原本是秦国的将领,属于秦王的手下,之所以背叛秦国是表面上看是樊於期打了败仗,害怕秦王惩罚他,实际上是他一直怀疑秦王的身世,甚至发布过秦王嬴政并不是秦国王室后裔,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檄文,这篇檄文引起了秦王嬴政的震怒。相信很多人知道樊於期是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临出发前向樊於期借了一件东西,

2025-01-20 01:30:45

康熙称得上千古一帝吗?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顺治帝第三子,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康熙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其实后世对康熙的评价也是充满了争议。举例来说,学者阎崇年曾说“千古一帝,首推康熙。”后来易中天也曾说过“康熙皇帝统治中国60多年,我个人认为没干什么好事

2025-01-20 01:27:37

康熙一生干了三件大事,成就了千古一帝!

康熙一生干了三件大事,成就了千古一帝!第一件事:除鳌拜,收皇室统治权。康熙八年,康熙带着他精心培养的“少年团”,以不怕虎狼的精神,在议事厅擒拿了鳌拜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接连拔起了鳌拜的党羽势力,实现了自己的真正亲政。第二件事:平三藩,集中央领导权。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

2025-01-20 01:27:28

荆轲刺秦王,当时带着的是谁的头颅?秦王嬴政为何痛恨此人?

公元前227年,荆轲为了可以达到刺杀秦王嬴政的目的,带着燕国献给秦国的城池和一个人的头颅,前往秦国觐见秦王。而带着的这个人,是秦王曾下令得到此人头颅,赏千金,甚至已经把此人的全部宗族全部屠戮。他就是曾经秦国的大将樊(fán)於(wū)期(qí)。他到底做了何事让秦王如此痛恨呢?秦国的大将,在《史记》

2025-01-20 01:16:25

战国传奇:樊於期说长安君造反,蒙将军战死在太行山

战国传奇:樊於期说长安君造反,蒙将军战死在太行山  话说吕不韦恨五国合纵攻秦,打算报仇,说:“合纵肇始者,赵将庞煖也。”  于是派蒙骜与张唐督兵五万伐赵。三日后,再令长安君成峤与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继。门客问吕不韦道:“长安君年少,恐不可为大将。”  吕不韦微笑道:“非尔所知也!”  蒙骜前军出函谷关

2025-01-20 01:16:23

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就一点儿都不怕死吗?

前言战国末期,各国纷纷卷入旋涡,你争我斗,局势动荡。秦国势如破竹,六国战战兢兢。然而就在此时,秦国一位大将樊於期却突然叛变,这直接引发了一场跨国追捕。樊於期为何背叛?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不得而知。当他来到燕国,立志刺杀秦王时,他又有着怎样的想法?这一切,都隐藏在历史长河中。一樊於期,字子期,

2025-01-19 00:58:47

战国传奇:樊於期血战兵败,成安君馆舍自缢

战国传奇:樊於期血战兵败,成安君馆舍自缢  王翦退军十里,吩咐深沟高垒,分守险阨,不许出战。却发军二万,往助桓齮、王贲,催他们早早收功。樊於期连日悉锐出战,秦兵只是不应。樊於期以为王翦胆怯正想商议分兵前往驰救长子、壶关二处,忽哨马报道:“二城已被秦兵攻下!”  樊於期大惊,于是立屯于城外,以此安抚长

2025-01-19 00:46:20

康熙开辟了清朝的盛世,为什么在韩国眼里,是一个昏君?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一个十分出名的皇帝就是康熙帝。他是清王朝的第二个皇帝,而且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执政最长的皇帝。他执政的时候,是十分的兢兢业业,为清王朝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中国有许多的学者都是十分的赞扬他的政绩。这个是中国人眼里的康熙帝,但是如果放在韩国人的眼里,我们不妨去查阅一下韩国的相关的书籍,

2025-01-19 00:38:30

千年之谜:樊於期到底是谁?有时小说之言反而是事情的真相

荆轲刺秦王之所以千古留名,不仅在于主角荆轲“刺杀”的豪迈,还在于配角樊於期“献头”的壮烈,只为谋求那万中无一的机会,便慨然自刎。但如此一个忍辱负重、为天下而不惜己身的义勇之士,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中却只有寥寥数语:“秦将”、“得罪於秦王”,这怎么能满足后人的好奇心?所以千年以来关于樊於期的身份猜测

2025-01-19 00:18:28

探寻樊於期:隐藏在荆轲刺秦王故事中的身世秘密

遥想当年,燕太子丹曾于赵国为质,恰与嬴政相识,彼时二人皆为质子,岂料命运迥异。后嬴政荣登秦王宝座,太子丹却仍为太子,且又至秦国为质。本以为凭儿时情谊,秦王能善待自己,孰知嬴政身旁侍者如云,早将儿时情抛诸脑后。故而,太子丹未受优待,反遭些许屈辱,一气之下,私自逃回燕国。彼时之秦国,已独步天下,有吞并六

2025-01-19 00:02:11

樊於期首级、督亢地图,有什么特别之处?竟能引得秦始皇贴近观看

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物件,他都能够见识得到,因为他是最高贵的。就算是遇到没有见识过的物件,也不会贴近观看,因为帝王需要保持威严,只有在没人的时候才会贴近观看。而荆轲刺秦利用的就是秦始皇贴近观看这一点,要不然秦始皇坐在大殿之上,他在大殿之下,别说拉住秦始皇的衣袖,连秦始皇的

2025-01-18 00:46:29

康熙皇帝“千古一帝”的功劳和过失,为何这样说?

爱新觉罗氏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大帝,清朝第四任皇上,也是满清统治時间较多的皇上,为清朝富强奠定牢固基础,开拓了康乾盛世的形势。说到中国近代历史,我们一定会想到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影响最深刻,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历史财产。可是这五个朝代,有2个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2025-01-18 00:33:18

千古一帝名号的绝唱之叹——康熙

历史上被尊称“千古一帝”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被历朝史官所公认的却仅有四位: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他们分别代表着始创之功、大统之威、鼎盛之荣和绝唱之叹。要知道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皇帝,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简单,况且康熙帝也做过不少错事,但瑕不掩瑜,康熙用他自身的传奇经历,

2025-01-18 00:25:46

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

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衡。燕王喜到底有什么谋划,史料并没有留下记载,我们只知道太子丹很想有所作为。《资治通鉴》原话是这么说的:“燕太子丹

2025-01-18 00:16:05

大秦未解之谜——樊於期背叛大秦

这段历史一直没看懂,也没想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秦国老将,河外大营第二号人物樊於期,不惜全族被灭而弃秦投燕?再见樊於期时已经是燕国太子丹的门客了,再看诗云:壮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萧萧云垂垂。尺八匕首何足恃,当时枉杀樊於期。这段历史云山雾绕令人费解。荆轲刺秦之前做了三重准备工作;这第一便是绝世利器。荆轲

2025-01-18 00:01:47

赵国最后的大将李牧,将秦国打的落花流水,樊於期败逃燕国

整个北方的天空,一片安静祥和。李牧功成身退,但并没有就此坐享其成,他在公元前246年回到邯郸做了一般的官员,还在一次出访秦国的任务中,以相国的身份和秦国签订了盟约,令秦国归还了赵国的质子。一年之后,赵孝成王便去世,留下了昏聩无能的赵悼襄王,气走廉颇。朝中赵奢、蔺相如等真正的能臣接连去世,这时李牧做了

2025-01-17 00:47:13

先秦:荆轲对于樊於期的诺言毁于秦国衣服的低质量

荆轲刺秦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的一次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被荆轲的刺杀行为吓了一跳,然后就开始疯狂地报复。第二年就把燕国赶到了辽东去,燕王喜惊慌之下,主动杀了太子丹献给嬴政,想要平息嬴政的怒火。但嬴政并没有理睬燕王喜的讨好行为,很快燕王喜也成了秦国大军的阶下之囚。荆轲刺秦的结果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与太子丹

2025-01-17 00:43:54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主动献出脑袋?他不怕死?因为太子丹是个狠人

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啥主动献出自己的脑袋呢?他不怕死吗?是个人就怕死,樊于期当然不能例外。但樊于期虽然怕死,但更怕燕太子丹。在战国时期,燕太子丹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在荆轲刺秦王的大事件中,还是第三配角。主角荆轲、一配秦始皇、二配秦舞阳。但燕太子丹这个小人物,却是一个极为心狠手辣的人。燕太子丹心狠

2025-01-17 00:39:38

列国人物底片之樊於期

樊於期,生年不详,死于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前240年,秦国派蒙骜和张唐带兵五万攻打赵国,再派长安君成蟜和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援,协助蒙骜和张唐。在攻打赵国过程中,樊於期鼓动长安君成蟜借此手握重兵之际推翻秦王政,失败后叛逃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前227年,燕太子丹让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荆轲把

2025-01-17 00:32:10

千古一帝康熙,作为帝王有三大优点和三大缺失,分别是什么?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61年期间,清朝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曾发生过许多动荡变化,经由他拨乱以正、孜孜求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康熙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对待这样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应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述。分析康熙执政期间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他作为帝王有

2025-01-17 00:18:59

康熙为何被称为大帝?看看如何打败手握700万平方公里的葛尔丹

葛尔丹元朝灭亡后,蒙古军队一时间销声匿迹。直到明朝后期,一个叫瓦刺部的联盟出现,蒙古军队才又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瓦刺部又被叫做卫拉特联盟,其中包括准葛尔部落、和硕特部落、土尔扈特部落、杜尔伯特部落和唐古特部落等。明朝时期,瓦刺部甚至全歼20万明军,这足以见得卷土重来的蒙古军队有多强大。清朝建立后,

2025-01-16 10:05:49

樊於期叛逃秦国,还助荆轲刺秦,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樊於期叛逃秦国,还助荆轲刺秦,是因为樊於期怀疑秦王嬴政的身世,参与成蟜为了夺取国君之位发动的“宗室之乱”,但是失败后并没有受到牵连,在三年之后败给了赵国的大将李牧,害怕秦王嬴政新账旧账一起算,所以干脆判秦逃亡,这在秦国属于重罪,秦王嬴政将樊於期的一家都杀死了,至此跟樊於期结下了私仇。知道荆轲刺秦王故

2025-01-16 10:03:50

樊於期,荆轲刺秦王的牺牲品,他完全没得选

易水之畔,风寒之际,勇士踏上不归路。当初,太子丹送赴咸阳执行暗杀秦王任务的勇士不止一人,分别是荆轲和秦舞阳。然而,此次秦国之行还有一位重要角色,他就是樊於期。尽管他早在出发前就已牺牲自己,完成使命,但他的人头却成为了刺秦行动的关键元素。在易水诀别之际,荆轲为接近秦王筹备了两份重要礼物:一份是燕国督亢

2025-01-16 09:52:23

樊於期为何被秦王通缉:因他与太后有染?

真相:一个秦宫内的中级军官,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受到某位贵人(比如赵太后)的诱惑,稀里糊涂犯下大忌。被秦王知晓(遇到?)后逃亡。秦王怒,灭其宗族,重赏购其首。1樊於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其身份身世,仅“秦将”二字;其出秦前事迹,仅有“得罪於秦王”。其事极简,却在《史记》中留下了极为壮烈的一笔,是一个形象

2025-01-16 09:48:37

康熙皇帝的一生:5个伟大时刻和3个人生污点!你知道几个

康熙皇帝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第四位皇帝,他的背景和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清朝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康熙皇帝的父亲是顺治皇帝,而他自己在年幼时即被立为太子。其登基后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务、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得清朝得以继续稳定发展,并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比如康熙皇帝一生中有许多伟大的时刻。1、首先是

2025-01-16 09:41:36

神秘的樊於期,是叛将还是嬴政的棋子?

公元前227年 燕下都燕太子丹在议事厅焦急地走来走去,打发传召荆轲的人还没回来,不会这次又被放鸽子了吧。太子丹很早之前就跟荆轲商量过刺杀嬴政的事,荆轲满口答应,但答应完就没动静了,也不见荆轲做什么准备,太子丹也不知道荆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秦将王翦刚刚把赵国给灭国了,并且看起来没打算就此打住,只要

2025-01-15 13:30:49

历史上,被荆轲献头给嬴政的樊於期,为何会叛逃秦国呢?

《战国策.燕策三》中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荆轲刺秦王,讲述的是战国末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国,俘虏了赵王,收了赵国的地盘,然后向北挺进,打到了燕国南边的边境。燕国太子丹非常恐慌,便请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荆轲想了想,如何能让秦王信任他,想出的主意是:投其所好。当时秦王正向全天下以千金悬赏樊於期的首级,

2025-01-15 13:15:51

秦王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头?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战国,是一个被战争所填充的时代。诸侯并起,各自为政,相互攻伐,也是对其最为准确的描述,到了战国末期,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已具横扫山东六国之势。等待六国的命运,在此时已经注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在强秦的不断蚕食下,山东六国各自转动脑筋,有的派间谍,想要疲秦,如韩国;有的坚守偏居一隅,以求自保,如齐国

2025-01-15 13:00:43

历史五大杰出帝王,康熙勉强上榜,第一是千古一帝却被骂了千年

然而,也有一些原本被誉为杰出的皇帝,后来却被骂了千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中国封建王朝存在了2000多年。这其中,虽有494位皇帝在位,但大多籍籍无名,仅有极少数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千古一帝,又有哪些呢?他们又做了哪些让人骂之千年的错误决定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传奇皇帝

2025-01-15 12:45:42

历史尘埃中的樊於期与樊馆那些事儿

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堪称一部历史大剧。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史学著述还是文艺作品,都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过记述和演绎。作为这部大剧不可或缺的人物,樊於期不仅赢得了后世的赞颂和敬仰,也引发了人们对他身世的好奇与猜想。事实上,正史对樊於期这个人记载寥寥。从惜字如金的史书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两件事:第一,樊於期

2025-01-15 12:30:3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