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熟悉她的人常常叫她阿迅。她在家里排行老三,她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所以爸妈也常称呼她三儿。生于北京,祖籍苏州。妈妈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爸爸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职业为新华通讯社驻外记者。
17岁的朱迅,已经拍了一部电影叫《摇滚青年》,电影一经播出,找她拍戏的剧组很多。朱迅通过这一部电影,也在当时收获了不少的名气和收益。年纪轻轻就享受了一把名利双收,此时的朱迅明明可以通过选择拍电影,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名誉和收益,但是她却毅然决然地走了高三毕业,出国留学这条路。年轻孤傲的朱迅带着一腔“独闯天下”的热血,独自一人踏上了出国留学的旅程。
“老不离家是贵人,少不离家是废人”是姥姥经常在朱迅耳边说的一句话。
朱迅选择留学的国家是日本,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日本工作,大姐二姐也在日本留学。虽说爸爸妈妈也在日本,但是三姐妹的在日本都是自己打工赚赚学费、生活费、自己租房子住。只因朱迅一直信奉“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挣钱当然得靠自己。”所以自从上高中后,朱迅再也没有伸手向父母要过钱。
朱迅出国前并不会说日语,所以刚到日本就开始进入语言学校拼命练习,日语学习一段时间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兼职。
朱迅在日本终于找到了一份兼职,和一位四十来岁的日本女人一起,打扫1楼到18楼的厕所,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从来没干过这种活,但是她带来的钱交了语言学校的学费后所剩无几,去找其他兼职又不一定能找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我们或许难以想象,一个在国内拍过电影,有点小名气的人,到底会在多窘迫的时候,才会选择干这样一份兼职?
她在书籍《阿迅》里写道“九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厕所中没有空调。下班后,留在这里刺鼻的臊臭,让我真想把一个星期前在北京吃的饭都吐出来。用手把纸篓中的脏东西一个个掏掉,再用抹布把便池旁溅出的屎尿擦净。鼻子一酸,泪水夹着汗水一滴滴地掉进便池里。”
委屈、辛苦、落差,让这个从小就很优秀的小女孩一次次的泪流满面。但是出国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为了挣钱,她别无退路,即使是跪着,也要一步步向前走去。
第二份兼职:在餐馆刷盘子。朱迅做了一段时间打扫厕所的工作后,同步进行的日语学习也有了一点进步。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朱迅选择到一家餐馆刷盘子,这里可以和人有更多的接触。但是,洗碗这事说得容易,长期做下来也不简单,特别是每天都需要洗大量碗的时候。
“我的双手长时间浸泡在洗洁精里,不到一个月就变得粗糙并开裂,洗到十指肿胀时,店长终于把我调到前厅端盘子。”朱迅在《阿迅》里的自述。
大家都觉得台前光鲜亮丽的央视主持人都很厉害,遇突发情况能随机应变;遇新闻急稿能快速准确应对;殊不知,她们也曾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承担了不为人知的压力,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我贫乏的文字常常难以描述出丰富的“她”,一个坚强、坚韧的女孩,一个遇到困难坚决不退缩的女孩,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朱迅的成长故事,可以阅读她写的书《阿迅》。
我在看这本书时,数次被她的坚韧、独立、果断、坚强所打动,一个看似柔柔弱弱的小女子,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一个想靠着自己的拼命努力,去做到优秀、极致、卓越的女孩子,真的会让人令之动容。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