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混迹,若是没有一个立得住脚的“人设”,好似都没办法混下去。
“学霸人设”是各经纪公司很喜欢的一种包装方式。
前有张钧甯曾鼓吹自己是台北大学的高材生,谁知被网友扒出,这所大学也就仅仅相当于内地的二本大学。
再有范玮琪一直鼓吹自己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后来被扒出仅仅是读了“哈佛延伸教育学院”,基本等同于国内的成人教育,根本不算高学历。
相比那些包装的“所谓人设”相比较,苏有朋才是一个真正的学霸。
01学霸苏有朋
苏有朋,1973年9月出生在台北,小时候的他也蛮调皮的,经常乱窜,稍一不慎就可能找不到人。
父母觉得他有点儿精力旺盛,就给他报了很多才艺班,起初是父母希望他能分散一下注意力,谁知后来,苏有朋自己竟爱上了这些。
后来,学习成为苏有朋最大的爱好,甚至主动要求报名辅导班,除了一些和功课相关的辅导班之外,他还学了很多才艺。
父母为了减轻他的负担,想要给他推掉其中几项,他却以绝食抗议,非要继续念下去。
1988年,苏有朋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台湾排名第一的高中。
中考过后,苏有朋一直在家闷头看书,妈妈担心他的社交能力有问题,很希望他能走出去拓展一下自己的眼界。
这时,恰好有台湾学生综艺台在招聘明星助理,苏妈妈就背着苏有朋给他报名了。
就这样,苏有朋和吴奇隆、陈志朋认识了,三人给节目组的三个女生做助手,被公司称作“小猫队”。
不过三个大男生却不喜欢这个名字,觉得很“娘”,私下就偷偷自称“小虎队”。
那时候,三个刚出道的男生负责暖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带动节目的气氛,哪知道,却有很多观众写信寄到电视台询问三个小伙子的情况。
公司慢慢开始重视这个组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公司其他艺人出的专辑中,小虎队录了一首单曲《青苹果乐园》。
此曲一出,仅仅用了5周的时间,就红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三个青春洋溢的少年,也成为新时代的偶像。
02“反面教材”苏有朋
虽然考入了好学校,但是随着苏有朋演艺事业的忙碌,在功课上他开始力不从心,挂科成为常事。
高一高二的时候,苏有朋每次回到学校上课时,总会遭到很多的冷嘲热讽。
有人直接在他背后说:“你看他,就知道玩,不会念书,我们不要学他。”
自小都是学霸的苏有朋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时,心里极其难受。
除此之外,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学校的很多同学都不爱搭理他,那是一种被孤立的孤独感,没有人会对他伸出友谊之手,他只能自救。
当时甚至有同学的妈妈拿苏有朋当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不让自己的小孩和他玩,让他很受伤。
同学还有同学的爸妈们,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以此来教育自家小孩。
让他们“失望”的是,高三时,苏有朋决定停掉手中所有的演绎工作,专心学习,准备高考。
苏有朋在自己的书《我在建中的日子》中,曾经阐述过这段经历,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
1991年,苏有朋高考,他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台湾大学机械系,这个大学在台湾的地位相当于内地的清华和北大,可不是一般人随便就能考进去的。
多年后,苏有朋回忆起这段时间说:“什么名气、偶像,我说放就可以放,半点不犹豫!”
每当提起高三奋战的那段往事,他依然面带骄傲的微笑。
考上大学后,苏有朋基本是演艺事业和学习两不耽误,周一到周五,他去学校上课。
所有的演出活动,尽量安排在周五和周六日,尽量让自己的时间能够平衡起来。
周一到周五,他是好学生,每天认真读书。
周六日他则是大明星,行走各种喧闹的场合中,唱歌跳舞。
这种分裂式的生活一直伴随苏有朋多年,直到大三那年,苏有朋家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
03退学风波
多年来,苏有朋赚了不少钱,一直放在父亲的手里,父亲则想着要进行一些其他的投资,谁知投资失利,不但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还欠了很多的外债。
若想要还上这些外债,就需要苏有朋接更多的工作才可以,无奈之下,他做出了休学的决定。
一个大明星,为了赚钱要休学的非议如海啸一般传讲开来,学校和外界一片质疑之声,苏有朋压力倍增。
台湾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地方,一旦有不尊重教育的行为出现,就会被千夫所指。
多年后,苏有朋坦白自己当时的状态,非常痛苦,不敢出门,不敢见朋友,甚至有些抑郁状态。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是做好了多接工作还债的打算,谁知陈志朋却要去服兵役,小虎队的一切演艺活动全部停止了。
那段时间对苏有朋来说,是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光,为了替父亲还债,他甚至接了很多肥皂剧,全台湾的家长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直到《还珠格格》大火之后,苏有朋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随后,他继续和琼瑶合作,拍了一部接一部叫座的电视剧,为自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慢慢地,他终于打破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成为一个实力派男演员。
“娘娘腔”白小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苏有朋,原来他也可以这样“变态”。
事业上的成功,反而让苏有朋更遗憾没有完成的学业,在最名气最火的时候,他又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去纽约深造了。
就如他自己所说,他可以随时放下名气和偶像包袱,半点不犹豫的向着心之向往的地方出发。
经过岁月的沉淀,苏有朋身上再也没有小虎队时期的青春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男人的风范,优雅稳重,彬彬有礼。
自1993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苏有朋从来没有放下自己做慈善的脚步。
只要有闲暇时间,他都会去参加慈善活动,他希望能用自己偶像的力量感召更多人来做慈善,真正尽到一个偶像的义务。
尽管生活有波折也有困苦,苏有朋却一直坚持以正能量的形象世人,一直以助人为乐为根本。
作为佛教教徒,他呼吁大家都要用自己的善良宽容来感化身边的人,他也时刻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善良才是一个智者最成熟的行为。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