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曹植曹植简介(曹丕父子监视其11年,迁移封地多次,41岁亡)

18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3 11:00:21    

在争夺帝位的时候,即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也有可能自相残杀,明争暗斗实属常事。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比比皆是,三国时期,虽然国家并未统一,但是在曹魏这个国家仍旧上演着兄弟相争的一幕。曹操本有意将曹植立为太子,只不过其性情放纵,最终不了了之。后来,曹丕继承王位,但其对曹植仍旧持猜忌的态度。七步诗后,曹植并非平安无事,安享晚年,其晚年受到曹丕父子监视,封地多次迁移。

曹植晚年到底有多惨,曹丕父子监视其11年,迁移封地多次,41岁亡

曹丕是什么样的性格呢?这从其争夺帝位的表现就不难看出,其隐忍待发,伺机而动,夺得王位,不过这个过程较为艰辛,他心力交瘁。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考虑兄弟曹植的安排,若因一时疏忽被夺走王位,怕是追悔莫及。因此,在曹丕刚刚继位后,其尽可能地将权力握在手中,并逐步拔除曹植的羽翼。随后,他将曹植安排到较远的地方,避免曹植凭借朝中势力继续发展,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

曹植晚年到底有多惨,曹丕父子监视其11年,迁移封地多次,41岁亡

且曹丕暗中安插人手,时刻监视曹植。后来,在曹丕的示意下,曹植被告了一状,再遭贬职,曹植的生活也由此转变,不可同日而语。其无论做什么,都会受到曹丕的打压,甚至作为曹魏的臣子,却不能参加朝会,更别提一展拳脚了。后来,报国无门的他写下《洛神赋》,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夙愿,却被人指出有觊觎曹丕妻子甄氏的想法。至于这样的说法是否准确,需要深究考量。不过在当时,这件事情让曹丕更加嫉恨曹植,想将其杀之而后快。

曹植晚年到底有多惨,曹丕父子监视其11年,迁移封地多次,41岁亡

随着曹魏重臣一一离世,曹丕不由心生感慨,念着兄弟情分,将曹植封地迁移,算是稍作提拔。曹植本以为自己余生就要浑浑噩噩地度过,不想还能见到曹丕。壮志凌云的曹植立刻上书,希望自己可以报效曹魏。但曹丕对此事只字未提,只是赞扬了一下曹植的才华。后来,有人陷害曹植,曹丕勃然大怒,设下七步成诗的规则,借此机会刁难曹植,想将其杀死。不想曹植作出了七步诗,化危为安,得到封赏。至于七步成诗是否是真实,我们在此不予讨论。

曹植晚年到底有多惨,曹丕父子监视其11年,迁移封地多次,41岁亡

曹丕离世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但曹植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曹睿多次将曹植封地迁移,依旧派人监管曹植。曹植知晓自己已经不会威胁帝位,便写了“出师书”,分析天下局势,恳请为曹魏一战。奈何曹睿心生疑虑,不仅没有将曹植重用,反而再迁移他的封地。

从曹丕父子的做法,不难想象曹植晚年的悲惨。哪怕其赞扬曹睿的优秀,得到的也不过是几句勉励的话语,何谈率领军队征战四方呢?曹植晚年四处辗转奔波,仅活到41岁就离开了人世,可见他心中的忧虑。在其死后,人们将其称为“陈思王”,他七步成诗的故事代代相传,只可惜没有伯乐相识,才华无法施展。

相关文章

武则天做人的手段与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有人会那么讨厌他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