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夺帝位的时候,即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也有可能自相残杀,明争暗斗实属常事。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中比比皆是,三国时期,虽然国家并未统一,但是在曹魏这个国家仍旧上演着兄弟相争的一幕。曹操本有意将曹植立为太子,只不过其性情放纵,最终不了了之。后来,曹丕继承王位,但其对曹植仍旧持猜忌的态度。七步诗后,曹植并非平安无事,安享晚年,其晚年受到曹丕父子监视,封地多次迁移。
曹丕是什么样的性格呢?这从其争夺帝位的表现就不难看出,其隐忍待发,伺机而动,夺得王位,不过这个过程较为艰辛,他心力交瘁。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考虑兄弟曹植的安排,若因一时疏忽被夺走王位,怕是追悔莫及。因此,在曹丕刚刚继位后,其尽可能地将权力握在手中,并逐步拔除曹植的羽翼。随后,他将曹植安排到较远的地方,避免曹植凭借朝中势力继续发展,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
且曹丕暗中安插人手,时刻监视曹植。后来,在曹丕的示意下,曹植被告了一状,再遭贬职,曹植的生活也由此转变,不可同日而语。其无论做什么,都会受到曹丕的打压,甚至作为曹魏的臣子,却不能参加朝会,更别提一展拳脚了。后来,报国无门的他写下《洛神赋》,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夙愿,却被人指出有觊觎曹丕妻子甄氏的想法。至于这样的说法是否准确,需要深究考量。不过在当时,这件事情让曹丕更加嫉恨曹植,想将其杀之而后快。
随着曹魏重臣一一离世,曹丕不由心生感慨,念着兄弟情分,将曹植封地迁移,算是稍作提拔。曹植本以为自己余生就要浑浑噩噩地度过,不想还能见到曹丕。壮志凌云的曹植立刻上书,希望自己可以报效曹魏。但曹丕对此事只字未提,只是赞扬了一下曹植的才华。后来,有人陷害曹植,曹丕勃然大怒,设下七步成诗的规则,借此机会刁难曹植,想将其杀死。不想曹植作出了七步诗,化危为安,得到封赏。至于七步成诗是否是真实,我们在此不予讨论。
曹丕离世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但曹植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曹睿多次将曹植封地迁移,依旧派人监管曹植。曹植知晓自己已经不会威胁帝位,便写了“出师书”,分析天下局势,恳请为曹魏一战。奈何曹睿心生疑虑,不仅没有将曹植重用,反而再迁移他的封地。
从曹丕父子的做法,不难想象曹植晚年的悲惨。哪怕其赞扬曹睿的优秀,得到的也不过是几句勉励的话语,何谈率领军队征战四方呢?曹植晚年四处辗转奔波,仅活到41岁就离开了人世,可见他心中的忧虑。在其死后,人们将其称为“陈思王”,他七步成诗的故事代代相传,只可惜没有伯乐相识,才华无法施展。
“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得的惩罚。原指为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的私情,现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溯 源꧁꧂春秋前期,卫国庄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姬完,次子名姬晋,三子名州吁。由于庄公最宠爱州吁,经常纵容
2024-11-26 10:46:06都说人生起起落落,但有一个人,他的人生是起落落落落……他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宋朝。在那个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朝代,他是其中最出名也最特别的诗人。有多出名?你肯定背过他的诗,作为文学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9300多首诗,成了诗歌“高产王”,名扬千古。有多特别?看他身上的标签就知
2024-11-26 10:33:03提起大宋,世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前有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雄浑豁达,后有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清新婉约。然而,在众多的佼佼者中,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允文允武,“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他的文人浪漫;“气吞万里如虎”的他的武人豪迈;“男儿到死心如铁”是他坚守的志向。著名史学家邓
2024-11-26 10:18:15引言老子,作为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道德经》不仅是哲学经典,更是生活智慧的结晶。本文将深入探讨老子的生平、核心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将结合一些网友的观点,分享个人的感悟,力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子及其哲学的现实意义。老子的生平与历史背
2024-11-26 09:47:5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他的酷爱。人生于天地间,哪怕历经艰难摧残,也要做一株高洁的梅花,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缕香气,散发给有缘的路人。素有爱国主义诗人的尊称,陆游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怎么样的香气呢?一腔的爱国热情与一辈子的无力回天陆游出生于1125年,是一段抹不去的痛,宋朝北方的金国,南下攻打宋国
2024-11-26 09:33:0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