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夏夜,名为《电视新春争霸战》的节目收视惨淡,公开招募临时主持人助理。
几经选拔,他们破格录用三个穿着中学校服的男生,为之取名“小虎队”,里面个头最小的苏有朋年仅15岁。
那一年,唱跳俱佳的男孩们彼此默契十足,全然不惧台下声色,大胆表现。
他们成为了九十年代影响力巨大的男子偶像天团。就连“小虎队”三个字,也随之成为那个时代最为亮眼的标志之一。
作为国内的第一代偶像,他们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更定义出了身为偶像的标准与意义。
小虎队的时代看似走远,实则烙印在大众内心深处,愈久弥坚。
告别小虎队后,苏有朋开始独自远行。
他从歌唱舞台跨越到演员的专属舞台上,不断积攒实力,并在荧屏上留下颇多经典之作:
《小鱼儿与花无缺》中儒雅的白衣公子花无缺;
《倚天屠龙记》中靠功夫逆袭的张无忌;
《还珠格格》里为小燕子甘愿放弃尊贵身份的五阿哥永琪;
《风声》中被关牢狱、至死不屈的白小年……
他还低调居于幕后,电影《左耳》《嫌疑人X的献身》等都是他执导的佳作。
还记得小虎队成团那夜,他握着手里的传声筒向台下、向时代发声:青春即无限。
那时苏有朋就下定决心,前方未知的人生版图,他要自己落笔书写。
童年时的苏有朋是个低调型学霸,书法、心算、电子琴等皆得心应手。
但因父母不和、争吵不休,他常被冷落一旁。
苏有朋的少年时光蒙着一层淡淡忧伤,他渐渐习惯独来独往。
青春期路过琴房,见老师在里面教唱声乐,他觉得调子有些老套,回家关上房门自己写歌谱曲,自弹自唱。
后来苏有朋在回忆录《青春的场所》里写道:“音乐像是我的避风港。”
为攒钱买新琴,他外出兼职打工,而加入小虎队是那个暑假给他的额外馈赠。
他们后来发行的光盘专辑几度脱销,其中《爱》《青苹果乐园》销量更是高达500万。
他们火遍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必百花相簇,但他们内心保有清醒,并未迷失在空前未有的欢呼与掌声中。
当时在校就读的苏有朋,以第一名次考进全台湾第一的重点高中,又以优异成绩进入台湾大学。
家长都纷纷让孩子向小虎队学习。
1997年,“霹雳虎”吴奇隆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小帅虎”陈志明说要封麦拍戏,那些唱着“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的少年面临长大后的别离。
这一年,“乖乖虎”苏有朋决定休学出国深造,而这番行为不符合粉丝对他的期望,娱媒报纸说他不安分、折腾人生,甚至直接在报道时叫他“输又碰”(当年嘲讽苏有朋的称号)。
苏有朋决定挥别 “小虎队”以往带给他的辉煌,是因为他知晓——独立远行后的自带光芒,更值得被欣赏。
从红极一时到白纸一张,归国的苏有朋变成演艺界的入门小白。
质疑、奚落,面对现实的落差,苏有朋并未沮丧,他坚信空杯状态的自己只会不断充盈。
1997年,《还珠格格》开始在全国范围挑选演员。
琼瑶对角色“永琪”的挑选极为苛刻,除了得学骑马与剃两年光头外,还必须接受严苛的琴棋书画的专业艺术训练。
自小习得的才艺让苏有朋在众多候选者里脱颖而出,害怕演技拖后腿的他,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演。
《还珠格格》播出后风靡一时,成为全亚洲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剧。
如今,苏有朋在剧里的表演依旧会被网友制成表情包,这些表情包无需添加文字,那绘声绘色的表情就已获“全场最佳”。
追完《还珠格格》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会去《情深深雨濛濛》里看杜飞。
他在剧中常以出糗的方式登场,眼镜碎了好几遍;每次想送礼物给别人,却总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灾难。
他也很有自知:“我姓杜,杜绝往来的杜,飞来横祸的飞。”
连扮演依萍的赵薇都说:我若是如萍,肯定找杜飞当男朋友。
苏有朋用一种轻喜的方式,成功地塑造了耳目一新的杜飞,打破了观众心目中的固有印象,他用演技带给了观众欢乐,同时也征服了观众。
两部电视剧接连爆火,让观众认识了演员苏有朋,开始不再叫他“乖乖虎”。
但也因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无论是《刁蛮公主》还是《杨门虎将》,只要苏有朋一出场,别人就只认得他是五阿哥和杜飞。
有次他去上《快乐大本营》,自侃总被“打回原形”。
身旁的何老师一语道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湖南卫视每年都会重播一次《还珠格格》。”
这两部剧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经典,但苏有朋没有忘记自己对演员演技的标准:“不被角色固定,活在戏里面,观众看你坐在那里,你就是那个人。”
在不断地打磨演技之后,《还珠格格》播出后第12年,苏有朋终于用电影《风声》中的白小年颠覆大众对他的固有认知。
剧中的白小年是敌军司令的傲娇男宠,习惯翘起花指,与苏有朋以往饰演的角色相差很大。
得知苏有朋努力争取到这个边缘角色,媒体第一时间跑去问他:你一个偶像为什么要演这种角色?
苏有朋坦言:“这是我一直在等的角色。”
为了这部戏,他自掏腰包跟专业老师学习了整整一年昆曲,这才有剧中浑然天成的演绎。
白小年的最后一场戏是受刑后被关在水牢,折磨致死。在拍摄时,为求真实,苏有朋要求对戏的司令拿鞭子狠狠抽他。
演完后,他的耳朵嗡嗡作响,好久都听不见任何声音。
凭借出彩的演绎,苏有朋拿下第30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
颁奖当夜,冯小刚点评时说道:“我以前认为他只能演青春偶像剧,抱歉,我想我错了。”
自中学出道,苏有朋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曝光在大众面前。
这一路上充斥着无数不看好的言语,这份奔驰多时终被看到的喜悦再无法压抑,得到专业导演认可的苏有朋站在领奖台前,红了眼眶。
他终于有底气自称是一名实力演员。
2014年,苏有朋41岁,无数人好奇他为什么好像吃了“防腐剂”似的。
明明屡经蜕变,却又仍在青春中央。
患有“厨房恐惧症”的他跟随赵薇加入综艺《中餐厅》。
有一期节目邀请来“皇阿玛”张铁林,他一进屋就问苏有朋:“你是不是整形了。”
苏有朋哭笑不得:“可以去看看第一集,我的脸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这里观众忽然明白,也许张铁林说的“整形”看似在说他的脸,实际是称赞他整个人依然洋溢出那种青春轻盈的状态。
苏有朋会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年纪,他像是一个灵魂住着男孩的成熟男人。
执笔青春文学的饶雪漫还特地带着作品《左耳》去找他,希望他将里面少男少女的校园生活拍成电影。
后来,《左耳》的制片人孙永焕对记者说:“从来没见过一个导演能在片场把所有角色的台词都背下来。”
他陪那个左耳听不见的乖女孩学会正视心中的小叛逆,也欣赏着马思纯展现出吧啦的桀骜不驯。
拍摄过程中,马思纯因上镜显胖却无法立马减下来,片场多次道歉自责。
苏有朋会给她时间缓解压力,告诉她只要演技到位,换个拍摄角度大家都能一样瘦。
《左耳》上映后票房4.84亿,直接入围台湾第52届金马奖。
这样的成绩并未让苏有朋飘飘然,他依旧在路上,正如他说:“我依旧在奔跑,只是换了条跑道。”
《创造营2019》是年轻人的舞台,苏有朋受邀出席节目。为排好一支舞,他练了不下3个月。
看着为参加节目减重8公斤的苏有朋,旁人劝他:只是当监督的班主任,为何要像刚出道的新人般一板一眼地练?
他说他的动力源于20岁时的干劲依旧,“我还是忠于自我。”
说话时,他略带纹路的眼眸没有丝毫世俗的老成,反而星光于眸、始终干净敞亮 。
苏有朋在节目里与学员们一起抹汗挥泪,曾经的花样年华浮现在眼帘,他一直在等待那两个男孩的归来。
直面镜头的苏有朋,慢慢开了口:“我们该约吃饭了。”
这年的吴奇隆48岁,替父还债、离婚受挫,一路披荆斩棘的他最终迎来幸福;
48岁的陈志朋不惧别人说他“异类”,学昆曲、低调发唱片,承认过气的他依旧坚持追光。
距离成团30年之久,那支大喊“我们是小虎队!绝不接受坏人的离间!”的稚气热血又中二的少年们始终不畏岁月蹉跎,现如今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
“小虎”变成了“老虎”,什么都变了,又仿佛没人能将他们改变。
想唱就唱,尽情摇摆,他们“营业”不是为了工作,只为展现更好的自己。
或许正因初心足够简单纯粹,又能始终怀揣于心,才显得弥足珍贵与美好。
何老师曾说:“大家会永远记得小虎队的名字,因为那是一个无法忘记的追星时代。”
作为中国偶像男团的鼻祖成员,苏有朋书写了偶像身上该有的英雄主义 :
拒绝人生路上唾手可得的轻松、不驰于一夜绽放的虚声,敢于归零,勇追心中所往、逆流向上。
后来参加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最后问苏有朋:如果有机会遇见十五岁的苏有朋,想跟他聊点什么?
他想了想说:“美梦成真的感觉的确很吸引人,但那只是,故事的开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