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六小龄童个人资料:出生猴王世家,却从万人捧走到了万人嫌,到底是为何?

19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18 21:36:15    

六小龄童因为演出八六版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深入人心,成为荧幕上的经典角色。

当年《西游记》大火,它创下89.4%的收视神话,在30多年的时间重复播放次数超过3000次,至今乃是寒暑假被重播量最多的电视剧。

很多人说八六版《西游记》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六小龄童因为演孙悟空而红遍大江南北。

但成也孙悟空,败也孙悟空,或许是六小龄童将孙悟空的角色演的出神入化,他一生再也没有翻过孙悟空的五指山。

六小龄童从万人宠变得万人嫌,蒋大为在一次节目中揭露了他的真实人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六小龄童毁誉参半的人生。

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来到他这一代,章家的猴戏已经传了四代人。

1982年六小龄童在父亲的极力推荐下,顺利通过面试进入剧组拍戏。西游记一拍就是几年,拍摄过程正如唐僧四人西天取经一样。

虽然经历磨难但是西游记在播出后备受追捧,尤其是美猴王的角色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当人们在提起美猴王的角色时,想到的就是六小龄童,所以经过时间的洗磨之后,六小龄童的热度并没有退却,他的地位也更加不可撼动。

但在他名利双收后,似乎忘记了经历的苦难和磨难,忘记了脚踏实地。

在六小龄童的影响下,几位主演变得金钱至上,开始疯狂捞金,他们不顾导演的劝告,开始频繁的走穴捞金,甚至联合起来孤立杨洁导演。

为这部电视剧呕心沥血的杨洁导演离开了剧组,矛盾一直持续到1994年,直到杨洁导演拍摄《西游记》续集,准备启用新的演员。

师徒四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杨洁导演协商请求原谅,因为这样杨洁导演在十年内都没有看到西游记,他在一次节目中说“只要看到电视上播放《西游记》就转台,非常后悔拍摄《西游记》,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不会选择拍摄西游记”。

而六小龄童在这么多年一直靠《西游记》博眼球。

2007年再次提到《西游记》时,六小龄童公然抹去剧组其他人的努力,将功劳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他还说自己在演出期间从来没有用过替身,一些危险动作都是自己亲自完成的。

但是像石猴划竹筏漂洋过海的那场戏,当时风浪很急,剧组能够提供的安全设施有限,拍摄起来会非常危险。

为了尽量降低危险度,剧组在当地找了一个水性好的渔民来演了一场戏,尽管渔民水性再好,但是拍摄期间也是危险重重,渔民对于自己的客串非常怀念,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那张照片,只是六小龄童从来都不承认。

六小龄童不仅因为这样被人诟病,而且在2017年,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因病去世,很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都前来吊唁,对杨洁导演表示深深的悼念,很多人都陷入悲伤中。

而六小龄童借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电影,他开始说对杨洁导演表示怀念,但之后却是对电影的宣传,灵堂卖片的举动让更多人对六小龄童进行反感。

“没有杨洁导演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我六小龄童的今天,大家也就看不到荧屏的美猴王,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电影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让杨洁导演和海内外观众满意的新的银幕形象”。

而六小龄童在西游记之后再也没有什么代表作,他尝试过转型,但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演出过鲁迅、周恩来、胡适等历史名人,但都没有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

或许是害怕被遗忘,他开始了消费《西游记》的生涯,他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孙悟空这个角色不能被商业化,绝对不会穿着孙悟空的服装去代言某个商品,但是他一转身就忘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之后的孙悟空角色代言金猴皮鞋、太阳能热水器,六小龄童公然质疑周星驰演的孙悟空不正宗,甚至在公开模仿周星驰双臂扛起金箍棒的动作,其中尽是嘲讽。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孙悟空只能由我来演,别人演的都是亵渎。

他甚至在吴承恩故居的广场修建齐天大圣蜡像,并将广场命名为“六小龄童广场”,他在吴承恩的故居里画满了自己的画像。

很多人都说这里好像成了六小龄童的故居。

其实,关于六小龄童的人品,蒋大为作品《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的演唱者曾在一次节目中揭露,他说“当年《西游记》剧组到新加坡演出,六小龄童邀请他去,蒋大为是从他们口中得知,演出的只有他们师徒四人,杨洁导演不去,因为他们之间有矛盾,师徒四人不让杨洁导演去”。蒋大为认为师徒四人这样做太不应该。

很多人认为蒋大为是一位老艺术家,他的话一定非常可信。

《西游记》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六小龄童艺术的成就也毋庸置疑,但是艺术的价值在于不断延续,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一昧的自我欣赏,只会让曾经的光芒消失殆尽。

相关文章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大唐天可汗 ——李世民

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