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马步芳简介(“青海王”马步芳,1949年战败逃到阿拉伯后,最终结局如何)

21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10 16:30:16    

马步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大军阀,和马步青、马鸿宾、马鸿逵一起被称为“西北四马”,马步芳的家族是个军阀世家,统治了青海地区四十多年,马步芳在当地可以说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又被人称为“青海王”。

“青海王”马步芳,1949年战败逃到阿拉伯后,最终结局如何

这些马家军,虽然平日里也有争斗,可是一旦发现有外来势力,就会一致对外,而且马家军确实彪悍啊,因此不管是阎锡山还是蒋介石的势力都无法进入西北,1936年,红军组建了西路军,进行西征,结果在马家军的围剿下,几乎全军覆没,而马步芳本人狡诈、阴狠,所以解放战争时期,马家军成了我军唯一一个不允许投降起义的部队。

兰州战役之后,马步芳的军队主力大部分被消灭,当时他飞回了西宁,用九架飞机把自己积攒的财物和家人都运到了广州,没多久就一起逃到了台湾。马步芳虽然把西北战败的责任都推给了马鸿逵,却没想到蒋介石会让他重返西北作战,他不想在面对解放军,又知道在台湾没什么前途,就贿赂了蒋介石的亲信,在得到不让他去西北的答复后,就包机带着全家二百口子人,去了沙特的首都利雅得。

“青海王”马步芳,1949年战败逃到阿拉伯后,最终结局如何

马步芳这个人,阴狠狡诈,风评很不好,据说他还有一句名言:除了生我者和我生者,无不可奸,所以马步芳是很荒淫无耻的,蹂躏了不少无辜的女子。不过也许是马步芳造恶太多,老天才惩罚他,他有七个老婆,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马继援。

对这个唯一的继承人,马步芳对儿子马继援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马继援在14岁就当上了上校参谋长,17岁成为少将旅长,1944年,经过军政部的批准,马继援接掌了第82军,这一年马继援才只有23岁,解放战争开始后,马继援先后被任命为青海兵团总司令,西北军政公署长官等职,而马继援也对蒋介石死心塌地,多次对解放军发动进攻。

马继援虽然身居高位,却没有上过前线,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马继援的指挥能力,后来他稳定了陇东地区的局势,还化解过多次解放军的进攻,才有了一点名声,可是他的胜利,对整个西北地区的战局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青海王”马步芳,1949年战败逃到阿拉伯后,最终结局如何

两年后,解放军主力就打到了西北,国民党主力在整个西北除了新疆驻军,就只剩下马家军了。马继援是主战派,1949年5月,马继援掌握了西北军政大权,走上了人生的顶峰,可是好景不长,面对解放军的攻势,马继援根本没能支撑多久,兰州之战后,马继援眼见不能挽回局势,就按照父亲的安排坐飞机到了广州,没多久又跟随父亲跑到了埃及。

不过到了1950年,马继援又到了台湾,还被国防部送到了三军联合大学学习,又进入了国防研究院深造。不过毕业后的马继援只能挂着国防部中将参议的虚名,没什么实际权力,最后他只能退役,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隐居,汶川地震的时候,据说他还捐款过,2012年2月27日,马继援在吉达病逝。

相关文章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14首诗纵览杜牧的一生,才华横溢、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