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红楼梦》最让人难忘的角色之一,她本身具有的矛盾和争议,就让人意难平。善与恶在她身上被激烈地碰撞着,最终留下一地鸡毛,让人一声叹息。
王熙凤的为人在林黛玉第一次来贾家,贾母便为她介绍得清楚。
(第三回)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贾母见林黛玉正伤心,一见凤姐到来就破涕为笑,代表了王熙凤的重要和“温暖”。
不要小看贾母的“笑”,那是王熙凤的孝心让她满意。
古人以孝悌为先,侍奉长辈至孝就是优秀品质。贾母认可王熙凤,不像说邢夫人“面子情”,说王夫人“公婆面前不大讨好”,是凤姐眼到手到的身体力行。
儿孙孝顺长辈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能让长辈快乐优渥的安享晚年就是孝。
所以,王熙凤上孝长辈,下爱弟妹,作为荣国府嫡长孙媳妇可谓不错。
但是,王熙凤的问题也很突出。她固然孝顺贾母,却对婆婆邢夫人“不孝”同样面子情,这就是她的矛盾之处。
贾母说她是“泼皮破落户儿”,是指败家之后不得好生教育,为人处事耍无赖的混不吝的样子。
泼皮就是无赖,突出王熙凤为人难缠。她虽有心胸和本事,但管家行酷政,一味采用高压政策引得天怒人怨,并不是高明的管理。她备受推崇的管家能力值得商榷。
至于最风光的协理宁国府,只是基本的责任到人再严刑峻法。实际对宁国府没有什么改变。她走了该如何还如何。
所以,王熙凤的能力,全在她一人的“镇压”,没有她就会全面溃败。管家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破落户”是指曾经富过如今穷了的人。最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礼仪、规矩、道德、教养都不够。说白了就是王熙凤的出身和教养有问题,让她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王家人都有侵略性,王熙凤从小更是当男孩子教养。她对权力、金钱和亲情、爱情有着异乎寻常的占有欲。并且谁都不能触碰她的逆鳞。
王熙凤成为荣国府的管家人后,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将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拉砸卡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荣国府在她的管理之下,苦不堪言却又民怨沸腾。
王熙凤就像秦始皇和隋炀帝那样的暴君,随时将要面对一群揭竿而起的怒火,这是她的人生悲剧重点。
荣国府在王熙凤手里只是维持着持续衰落,并没有任何的积极改变,这是一个管理人失败。
当然,王熙凤可以为自己找到一百种不得已的借口,什么做不得主,没有权力,贾家男人无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等,但一条都不成立。
在其位谋其政,努力后失败与避免失败不作为是两码事。王熙凤无疑是后者。
比如王熙凤养病后,贾探春管家不怕碰触顽疾,勇于尝试改革就是积极的一面。尽管大观园改革注定失败,但采用承包制的优点无疑体现出来。为贾家开源节流做出好的示范。婆子们的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再不是尸位素餐互相推诿。
王熙凤从没有做出类似措施。一切都以利益为先导。于自己有益的抓紧做,出力不讨好的不做,哪怕对贾家有好处!这从秦可卿死后托梦的两件事,王熙凤没有下文就一清二楚了。
王熙凤贪财,手里有权拼命敛财,为此不惜一切。挪用公款月例银子放印子钱涉嫌“七出之条”偷盗。包揽诉讼间接害死张金哥和未婚夫。更干预司法,唆使张华状告贾琏讨还尤二姐,再私下摆平官司,都是王熙凤的不法行为。
更邪恶更残酷的是王熙凤视人命如草芥,草菅人命太过分。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吩咐旺儿截杀张华父子灭口,打掉尤二姐腹中孩子逼死尤二姐等等,都不算之前房中被打成烂羊头惨死的丫头。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她不积阴骘的证据。
但最让贾家不接受的是王熙凤悍妒,不允许贾琏纳妾,严重影响了嫡长房的子嗣问题。
如果说管家针对的是下面人,敛财违法针对的是外人,杀人是暗中行事,那么影响贾琏传宗接代就不可饶恕。尤其她黑手致使尤二姐流产,毒计害死贾瑞,相当于坑杀贾家宗庙血食,此罪容不得!
王熙凤也有善的一面,她对女儿巧姐无私的爱,透出浓浓的母性。对刘姥姥的施以援手,体现出她人性的一丝光辉。
但这两点“善”太弱了,尤其为人津津乐道的施善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王夫人吩咐,二进荣国府则是刘姥姥卖力配合她取得尊重,若非如此在她眼中就不过是蝼蚁,根本不屑一顾。刘姥姥终究还是王夫人和贾家的帮助,王熙凤并没起到决定作用。比起周瑞家的远远不如。
王熙凤对刘姥姥的善,是“假”,是等价交换的利益。就像平儿,一辈子没喂熟她贪婪又野蛮的内心。
综上,王熙凤面前只有利益。只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人性的一切都可以被她牺牲和践踏。虽然活得真实,但将人性的恶念依托权力过于放大的背后,就是罪恶!
王熙凤但凡能善一点,也不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能力出众若不能用之于正,酿成的恶果往往会更可怕。
是以脂砚斋评价王熙凤说她“极淫邪,贾宅第一罪人”,精准又贴切!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续更新
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