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自古婚姻讲究个门当户对,尤其是豪门望族,剧情大多是翩翩公子迎娶富家千金,然而在西汉,却有一个落魄公子报得美人归的故事,后被传为千古佳话。
男主便是司马相如,女主则是卓文君。司马相如是个家徒四壁的穷才子,而卓文君是临邛县的富家千金,所谓门不当户不对,那么司马相如又是如何赢得卓文君芳心的呢?
一、落魄公子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年少时非常喜欢读书练剑,也很有才华,父母给他起了个了名字叫犬子。等到学业有成之后,由于这名字太过“通俗易懂”,加之司马相如十分敬佩战国的著名外交家蔺相如,所以改名为司马相如。
当时司马相如家庭条件尚可,于是给他换了个郎官,官职是武骑常侍,大致就是皇帝出门游猎的侍从人员。众所周知,司马相如是著名的辞赋大家,虽说有可能见到皇帝,但这官职跟他的专业相距甚远,对此,司马相如也就这么将就着先干着。
只是汉景帝不同于汉武帝,景帝刘启并不喜欢诗词歌赋,就算司马相如表现出再高的天赋,也无法得到重用。一次,梁王刘武来京朝见皇帝,并带了不少文人墨客,巧合之下,司马相如结识了这帮同行。
梁王十分爱才,在梁国睢阳营造了有名的梁园,在此招募天下人才,惺惺相惜之下,司马相如辞掉官职,投奔到了梁王麾下,整日和那些文人墨客颂史谈今。一日,灵感突然出现,司马相如写下了那篇《子虚赋》,一直流传至今。
梁王对司马相如很看重,但在公元前144年,梁王因病去世,没有了领导的赏识,司马相如只得回到了成都老家。此一时彼一时,或许因为经营不善、或许因为家庭变故,司马相如变得落魄不堪。
汉景帝时期,要想做官可以通过“举贤”或者“赀选”,当时科举制度还未出现,有钱人才能做官,资产多的人可以为“郎”,少的可以为“吏”。现在的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无法做官,而且除了写辞,他也没有其他求生本领,于是成了个落魄公子。
如果就此下去,司马相如也会销声匿迹,但命运终究没有放弃他,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生活或许残酷、或许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抱有希望,坚持下去,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
二、相如窃玉
虽说司马相如生活落魄了一些,但他曾经做过郎官,名气也不小,临邛县令王吉对其推崇备至,经常拜访。王吉还为司马相如准备了住所,因此司马相如搬到了临邛县。
临邛县的富人很多,比卓王孙家、程郑家,光家里的奴仆就有数百人。听说王吉家中来了贵客,几家富户就想一起请王吉吃饭。司马相如起初还是不想来的,一方面因为身体不太好,另一方面毕竟现在境遇不佳,但在王吉的苦苦请求之下,司马相如还是勉强出席了宴会。
当时的宴会上有百余人,酒酣耳热之时,为了助兴,县令王吉邀请道:“窃闻长卿好之,原以自娱。”琴摆在了案头之上,于是司马相如也不再推辞,弹奏了一支名为《凤求凰》的曲子。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琴声婉转动听,悠悠然,飘入了佳人耳中。卓王孙有一女儿名为卓文君,相貌甜美、明眸皓齿,只是刚刚失去丈夫,成为新寡。卓文君在后面偷偷瞧着司马相如,有些脸红心跳,心生爱慕之情,还有些踌躇不安。
原来司马相如这琴就是故意弹给卓文君听的,宴会完毕,司马相如托人向卓文君表达爱慕之情,君有情妾有意,两人就这样走在了一起。
只是碍于门第之见,司马相如现在这个落魄样子,是无法明媒正娶的,司马相如说道:“你愿意跟我远走高飞吗?”卓文君同意了,小两口就这样回到了成都,司马相如的家里。
卓文君以为,按司马相如的才情,家中条件一定不错,而映入眼帘的却是家徒四壁的屋舍和一些破东烂西。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卓文君心中有些难以接受,但因为爱情,还是住了下来。
父亲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了,心生怨恨,哪怕家财万贯也不给女儿一分钱。原本卓文君可是富家子女,虽说不是皇家贵族,那也是使奴唤婢的千金。
时间长了,卓文君跟司马相如商量:“我们回临邛吧,我的兄弟也不会不管我的,我们何必过这苦日子。”司马相如同意了妻子的建议,回到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借来些钱,在当地开起了小酒馆,卓文君负责端茶倒水,司马相如清洗饮具。
这夫妻小店就开了起来,很多人慕名而来,想看看当年的富家千金是如何端茶倒酒的,生意也还算红火。
卓王孙知道后,仍是愤怒异常,有人来劝卓王孙:“既然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你何不给他们些钱,让他们过得好一点,这可是你的亲女儿啊!并且司马相如有如此才华,贫困也只是一时,早晚会出头的。”
仔细思量之下,卓王孙给了女儿不少钱,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回到了成都,买房子置地,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三、飞黄腾达
一天,汉武帝读到了那篇《子虚赋》,感慨道:“这辞赋写得恢弘大气,真的不错,可惜我跟作者不是同时代的人啊!”汉武帝以为《子虚赋》的作者已经死了,旁边的侍者杨得意赶忙道:“陛下,这赋的作者跟我是同乡,还健在的!”
汉武帝又惊又喜,马上召见了司马相如。皇帝可不是想见就能见的,司马相如牢牢抓住了机会,他恭敬地对汉武帝说:“请让我再写一篇天子出猎的辞赋,进献给陛下。”汉武帝答应了司马相如的请求。
司马相如精心写了《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汉武帝看后非常满意,任命司马相如为郎官,这回司马相如总算是熬出头了。
是时,唐蒙授命打通夜郎国的道路,征发蜀地大量民夫,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很多百姓惨死在修路的途中。重压之下,当地民夫人心惶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暴动。司马相如正好是蜀人,于是汉武帝命司马相如去解决事端,安抚百姓。
司马相如到了蜀地,经过仔细察访,得知的具体情况,马上书写安抚檄文,减轻百姓劳役负担,在司马相如的调整下,官民矛盾得以化解,汉武帝也深表满意。
史料记载“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於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驩。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司马相如回巴蜀,可谓衣锦还乡,老丈人卓王孙、临邛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这回卓王孙脸上是乐开了花,再也不敢小瞧司马相如,又给了卓文君大量财物。司马相如这一行,可谓是功德圆满。
卓文君是自由的追求者,也是爱情的守护者,无论贫贱她都不离不弃、矢志不渝。司马相如身负大才,还能得如此贤妻,是其一生的幸事。
参考资料:《史记·列传第五十七》
没有这位山东老农,大明真迁不了都
有哪些历史知识,打死你都不信,但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