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一支来自辽国的大军深入北宋边境,接连攻破遂城、定州等地,还俘虏了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一时间,北宋朝廷人心惶惶,以王钦若为代表的一批大臣甚至直接劝说宋真宗迁都至升州、益州,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所幸,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大臣据理力争,终于让宋真宗同意御驾亲征。
这次战事的结局人人皆知,那便是北宋与辽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约定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且每年宋朝向辽缴纳岁币,换取和平。值得注意的是,统领辽国军队的除了作为皇帝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作为太后的萧绰,还有一位汉人,那便是当时正担任辽国大丞相,被封为齐国王的韩德让。
后晋天福六年(941),韩德让生于蓟州玉田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带。他的曾祖父韩融本是唐朝蓟州司马,唐末契丹人攻打蓟州,年仅六岁的韩融之子韩知古被契丹大将耶律欲稳俘获。后来,耶律欲稳的妹妹述律平嫁给迭剌部领袖耶律阿保机,韩知古作为奴仆也“陪嫁”了过去。
自认为才能过人的韩知古希望能够得到耶律阿保机的召见,从而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然而,此时正忙于四处征战的阿保机却根本无暇在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奴隶。郁郁不得志的韩知古干脆出逃当了雇工,并生下数子,其中第三子名叫韩匡嗣。由于医术超群,韩匡嗣得以进入宫中为述律平诊治,甚至被其视为亲侄子。
常在宫中当值的韩匡嗣得到了亲近耶律阿保机的机会,他也借此向这位契丹雄主推荐了父亲韩知古。耶律阿保机与韩知古交谈数句便看出其才能,于是留在身边。最终,韩知古官至中书令,韩匡嗣于辽景宗在位时被封燕王,死后更是被追赠为尚书令、尚父。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韩德让便是韩匡嗣的第四子。
出身显赫的韩德让于辽景宗保宁二年(970)凭借恩荫入仕,最初担任东头供奉官,在宫中任职。后来,他步步高升,先后被封为司徒、上柱国、太保、太尉、右金吾卫上将军等要职,还获爵昌黎郡开国公。另外,韩匡嗣曾担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而韩德让则总是跟随父亲,协助其管理军政事务。
乾亨四年(982),辽景宗病逝,临终前传位于十二岁的长子耶律隆绪,而此时已然官至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成为了太后萧绰的依仗。鉴于幼主初立、政局动荡的险恶局面,韩德让提出了调动各大臣职位、敕令诸王各自返回封地,不得私自集会,并伺机夺取其兵权的建议。在其辅佐下,耶律隆绪顺利即位,萧绰也得以临朝称制,手握大权。
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韩德让与萧绰共同出征,将宋军击退,并因功被封洛京留守、河南尹,还加爵楚国公。两年后,韩德让随耶律隆绪,也就是所谓的辽圣宗出兵南下,尽管被名将李继隆大败,但仍然得以晋升为楚国王。统和十七年(999),韩德让兼任北院枢密使,同时掌握了辽国南北枢密院的大权。同年,韩德让升任大丞相,封齐国王,成为了辽国实质上最具权势的男人。
两年后,韩德让被赐名德昌,而到了统和二十二年(1004),他跟随萧太后、辽圣宗南征,逼迫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依靠此功,韩德让被赐国姓耶律,这标志着作为汉人的他彻底得到了契丹皇室的认可。统和二十七年(1009),萧太后去世,次年辽圣宗为韩德让赐名隆运,表示自己将其视为皇兄。
统和二十八年(1010),辽圣宗御驾亲征高丽,韩德让跟随左右,但在回朝时不幸罹患重病。没过多久,他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辽圣宗为之辍朝,并下诏将其以亲王之礼陪葬在辽景宗的乾陵旁。值得一提的是,韩德让还被朝廷赐谥为“文忠”,与大名鼎鼎的苏轼、欧阳修、张居正、李鸿章等人相同。
综上所述,韩德让确实为辽国奉献了毕生心力,且做出了巨大贡献。诚然,他早年能够得到重用主要是靠着父亲韩匡嗣的恩荫,但此后被萧太后、辽圣宗倚重,则体现了他出众的个人能力与手腕。政治上,他帮助辽圣宗稳定局势、提拔了大量人才;经济上,他鼓励生产、减免赋税;军事上,他多次取得对宋作战的胜利,堪称全面型人才。站在辽国的立场看,韩德让尽管身为汉人,但尽心尽力、劳苦功高,也并没有什么僭越擅权之举,确实配得上其崇高的地位。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