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某一个瞬间,脑子里想起一句歌词,特别应景,经过我不懈地查找,原来是汪峰的某一首歌的旋律。突然想起,我已经有很久没有认真听过汪峰的音乐了,作为一个以摇滚歌迷自诩的人,竟然会这么久都没听汪峰的音乐。
回头想想,汪峰的歌已经流行了很久。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乐评人口中,汪峰似乎是最不摇滚的一个摇滚音乐人。但或许这才是汪峰的魅力,一个难以被贴上标签的摇滚人物。现在的汪峰的音乐似乎距离摇滚很远,可是距离音乐很近。
汪峰的音乐是内地这些摇滚人物里面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不同于其他人自命清高,不同于其他人自命不凡。汪峰的音乐是比较接地气的,也比较接近商业的,更容易获得宣传,也更容易被人传唱。在这个内娱不景气的年代,在这个大家都在唱别人的歌的时代,汪峰是少数的每年都在发行新专辑的音乐人,并且少数的一个从上世界内地摇滚辉煌时代走过来的音乐人,这是令人敬佩的。与他同时期闯进辉煌的摇滚世界的许巍、郑钧、张楚、窦唯、何勇等人早已经不再发行新专辑的,从这点来看,无论你怎么黑,汪峰一直是在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可不是网络上的键盘侠能比得了的。
理想总是飞来飞去,虚无缥缈的。在汪峰的音乐里,总是能够看到这几个主题:有如世界崩塌后废墟般的爱情,永远失去亲人却无能为力的惆怅,对世界的绝望感,对社会的直冲头顶的愤怒。我们在这充满委屈和血迹的世界中,在这个充满痛苦和辛酸的世界中,抚摸着自己的伤口,再一次站起来,向着永恒和光辉的未来走去。这就像电影中的屠龙勇士在面对一次次被恶龙打伤的时候,永远拿着自己的长剑,挥舞着刺过去。即使知道依然会受伤,可心中的信念是一直不会变的,坚信自己会杀掉恶龙拯救世界。只是我们总会对这些勇士报以最恶毒的语言攻击,而这些恰好证明了庸众的平凡与无知。从这点来看,大众都是愚昧的。
总会有人把摇滚乐拔高到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然后对那些试图把摇滚乐带进大众视线的音乐人报以诋毁,最后说一句,你一点也不摇滚了。这真的是让人无语,可能他们想的是,摇滚乐怎么样都可以,就是不能赚钱,谁让摇滚乐赚钱了谁就是摇滚乐的叛徒,从来没有一个东西会让他的手中不想让他赚钱。从某种程度来说,有些乐迷的素质连流量明星的粉丝都不如。总是用精神上的莫名其妙的高贵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以此来迎合一些不知所谓的人。
这点我很讨厌,我喜欢摇滚乐,我希望每一个摇滚明星都能够财务自由。哪怕他们以后没有好作品,起码对于他们自己已经是过上了很好的生活。接下来的摇滚乐辉煌需要后面的人去创造,而不是一味地压榨老前辈们的精力。某种程度来说,汪峰是被无数不知所谓的人裹挟着,即使现在赚到了钱,他也不能停下来坐吃山空。所以他只能不停地发新专辑,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初心未改。或许这也是他自己喜欢的状态,我们不得而知。
汪峰曾经让自己活成了头条的代名词,可你会发现汪峰想要做得无非两样,一是新专辑,二是演唱会。就连想上头条,汪峰也是为了音乐。这不得不令人敬佩,曾经有人用乐坛的半壁江山来讽刺汪峰,可是照目前内地乐坛这样子,怕是再过多少年会成为真的。
汪峰的音乐我喜欢的不少,无法一一列举,每一首歌都是用心之作,即使看起来有些强行励志,起码是原创,起码逻辑通顺感情饱满。再看看各种神曲,我觉得那真的是让人觉得头疼的。
汪峰一直是一个坚持的人,当然了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也一定是一个聪明的人。内地乐坛一潭死水,很多人来来去去,若隐若现,汪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一直在呐喊着,想要唤醒这沉睡的人们,可惜对于这个世界无效。
一个能写歌,一个会唱歌,一个一直执着于这两件事的人,即使他用二十年或者一辈子去做这样的事。不论别人怎么评价他,伟大或者渺小,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