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草根呢?因为他很像你我——普通。李响生在莽村,长在市井,处事就顾虑多,圆滑的多,一股子“烟火味”。他的父亲一出场,就像邻居家的二大爷,让人感到热情、亲切。
他和安欣不一样,安欣是警二代、官二代,根正苗红。孟局喊安欣,安欣能装作没听见。坐上安欣的车,李响却说怕弄脏你的车。
和安欣比,他稍显自卑。
安欣能无所顾忌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背后是孟局、安局。而李响呢?和大多数“草根”一样,没背景、没人脉,只能自己努力奔跑,去奋斗,去完成自己的“理想”。他也很争气,从地方派出所被调到市局,成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刑警。
刚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别急于表现、想证明自己的李响。当安欣扑向手榴弹后,李响脸上的表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到那份自责,那份后悔。他既感谢安欣救了他,又后悔当时为什么扑上去的不是自己?李响那一瞬间凝固的表情、出神的眼光,都透露出复杂的心情,也让观众揪着心、想去关心这个小人物后来的命运。
当有同事不冷不热暗讽时,李响却说“朋友交心,战友过命”,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时的李响还是那个心怀热忱、充满斗志、孤身追逐“理想”的李响。
对师父的背叛,李响选择了利益最大化,要不然赵立冬的问题就能更早的被发现。可隐瞒师父背叛的真相,又让人觉得李响这个人物很真实,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他重师徒情,选择了利益的最大化,他得到前程,曹闯得到身后荣誉,可偏偏作为警察,他违背了初心,背叛了“理想”。
和普通人一样,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总会有犹豫、徘徊、选错的时候,有的路走弯了还可以重来,可人生的路走错了,有时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良心和道德,让李响走出人生歧途,他做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选择,可也因此搭上自己的前途和生命。他的坠落,何不是“理想”的坠落。
当李响跪在地上捡那些卡时,我想到了“理想在现实里低头”。一开始的李响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而现在,又是多么心酸和无助……为了坚持自己的初心,他宁愿牺牲尊严和前程。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百姓安心嘛”。正是他的这种选择,给角色以张力,给观众以动力,也更加坚信长夜漫漫终有光,但愿不仅是我们心中的那点光……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