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草根呢?因为他很像你我——普通。李响生在莽村,长在市井,处事就顾虑多,圆滑的多,一股子“烟火味”。他的父亲一出场,就像邻居家的二大爷,让人感到热情、亲切。
他和安欣不一样,安欣是警二代、官二代,根正苗红。孟局喊安欣,安欣能装作没听见。坐上安欣的车,李响却说怕弄脏你的车。
和安欣比,他稍显自卑。
安欣能无所顾忌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背后是孟局、安局。而李响呢?和大多数“草根”一样,没背景、没人脉,只能自己努力奔跑,去奋斗,去完成自己的“理想”。他也很争气,从地方派出所被调到市局,成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刑警。
刚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别急于表现、想证明自己的李响。当安欣扑向手榴弹后,李响脸上的表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到那份自责,那份后悔。他既感谢安欣救了他,又后悔当时为什么扑上去的不是自己?李响那一瞬间凝固的表情、出神的眼光,都透露出复杂的心情,也让观众揪着心、想去关心这个小人物后来的命运。
当有同事不冷不热暗讽时,李响却说“朋友交心,战友过命”,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时的李响还是那个心怀热忱、充满斗志、孤身追逐“理想”的李响。
对师父的背叛,李响选择了利益最大化,要不然赵立冬的问题就能更早的被发现。可隐瞒师父背叛的真相,又让人觉得李响这个人物很真实,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他重师徒情,选择了利益的最大化,他得到前程,曹闯得到身后荣誉,可偏偏作为警察,他违背了初心,背叛了“理想”。
和普通人一样,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总会有犹豫、徘徊、选错的时候,有的路走弯了还可以重来,可人生的路走错了,有时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良心和道德,让李响走出人生歧途,他做出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选择,可也因此搭上自己的前途和生命。他的坠落,何不是“理想”的坠落。
当李响跪在地上捡那些卡时,我想到了“理想在现实里低头”。一开始的李响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而现在,又是多么心酸和无助……为了坚持自己的初心,他宁愿牺牲尊严和前程。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百姓安心嘛”。正是他的这种选择,给角色以张力,给观众以动力,也更加坚信长夜漫漫终有光,但愿不仅是我们心中的那点光……
在战国后期,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山东六国除非抱团,否则难以和强大的秦国相抗衡。换而言之,此时的秦国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不过,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而精锐的秦军,也出现了较大的损耗。因此,以下三位将领依然取得了战胜秦军的成绩。但是,这三人的结局,同样令人叹息。一、信陵君魏
2025-05-23 00:24:56侯嬴自刎侯嬴的人生终局比开场亮相还要精彩,遗憾的是它已经无关于国家大事,所以《资治通鉴》只字未提。在《史记》的记载里,当信陵君虎符到手,准备出发去晋鄙军营的时候,侯嬴有一段临别赠言,说自己本该跟公子一道,但年老了,就不拖公子后腿了,自此一别,自己会数着日子,当估算到公子抵达晋鄙军营的那天,自己会面向
2025-05-23 00:18:56李世民前言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姓李,名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创始人、唐太宗。在历史上,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极盛时期,当时的唐朝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力的,疆域也是最大的。登基之后,积极进取,开疆拓土;为百姓考虑,轻徭薄赋;
2025-05-22 01:19:591. 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李世民在国家治理方面展现出极高的才能。他创立了分权制衡的制度,使得各个部门相互制约,维持了政治的稳定。同时,他重视人才,创设了科举制度,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进入政府任职的机会。2. 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李世民在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面对叛乱和外族侵略,他能够迅
2025-05-22 01:10:10李世民出生于598年,是唐太宗李渊的次子。年轻时的李世民可是个“天之骄子”,不仅聪明过人,还特别勇猛。他在父亲李渊建立唐朝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李渊发动“隋末之乱”时,李世民可是冲锋在前,屡次带兵打仗,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平定李密”的战役中,他展现了超凡的军事才能,打得敌
2025-05-21 00:46:3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