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绿茶”太子杨广简介(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1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3 15:40:22    

“绿茶”太子杨广,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这个谥号是他的表亲唐高祖李渊给的,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荒淫暴虐。那么历史上,杨广到底是不是这样的皇帝呢?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小时候的杨广外表俊秀、聪明伶俐,比起憨厚的大哥杨勇,甚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13岁就被封为晋王,20岁就担任征南大将军,统帅隋军南下攻灭南陈,统一全国。可以说,评价杨广才华出众是没有异议的。但表面光鲜亮丽的杨广,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甚至可以用“绿茶”来形容。

“绿茶”太子杨广,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杨勇

太子杨勇是个老实人,对于那些勾心斗角的计谋并不擅长,只是因为是嫡长子,才被立为储君。这一点,让杨广非常不服气,认为自己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杨勇除了是嫡长子之外,一无是处。

杨坚是开国皇帝,深知创业艰辛,所以他和独孤皇后一向厉行节约。而太子杨勇少年心性,很喜欢奢靡的排场,平时又追逐美色,这让杨坚夫妇非常不满意,厌恶的种子就此种下。

这里我们要重点说下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她是一个出身高贵、刚愎自用的女人,她在废杨勇、立杨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原因就是杨坚很多事都听她的。

杨坚作为一个皇帝,只有独孤皇后一个老婆,妃子是在独孤皇后去世之后才有的,可见杨坚是标准的“妻管严”,为什么呢,因为独孤皇后娘家太厉害。

“绿茶”太子杨广,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隋文帝 杨坚

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是北周太保、卫国公,汉化鲜卑贵族世家,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了三个皇帝,富贵满门。独孤皇后自小受到鲜卑文化影响,行事风格富有母系风范,与杨坚被尊为“二圣”。因此平时杨坚对独孤皇后十分尊重,一些事情也由独孤皇后来做决断。

当母亲都疼爱小儿子,杨广为了推翻哥哥的太子之位,取而代之费尽了心机,想尽办法迎合父母的嗜好。他本来崇尚奢靡,知道父母厉行节俭,就压抑自己本性,进行自我包装。把自己的府邸故意搞的破破烂烂,见了美丽的宫女妇人头不抬、眼不睁,一副再世柳下惠的样子,吃穿用度怎么破怎么来,深得杨坚夫妇的欢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杨勇的不懂事和杨广的会来事,一比之下高低自现,加上杨勇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杨坚夫妇越发讨厌杨勇。反之,则对杨广的所作所为更加心生欢喜。

“绿茶”太子杨广,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独孤皇后 伽罗

想逆袭翻盘,光有杨坚夫妇的同意还不够,还需要有自己的一套人马支撑。杨广极力在朝中拉拢重臣,杨素、宇文述等实力派都归于他的麾下。这个时候,想当太子找个理由就可以了。

于是杨广等人诬陷杨勇意图谋反,杨坚夫妇顺势废了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杨广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宫之位。

储君之位已经得到,按理说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杨广并不满足于此,心思细腻的他,还做了“弑父杀兄”一事。

杨广当上了太子,可是哥哥杨勇还在,万一哪天杨坚两口子回心转意,照样可以再把杨勇换回来,这让杨广寝食难安。只有实实在在上了位,登基大宝,王位这才算掉在口袋里,十拿九稳了。怎么做得到呢?简单,老爹杨坚死了,自己不就可以顺利当皇上了么。

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的身体每况愈下,患病住在仁寿宫,看着老爹病骨支离,杨广心却里乐开了花,就盼着杨坚快点离去,好顺利得到王位。

“绿茶”太子杨广,为夺王位,做了这三件脏事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坚的病越发严重,杨广考虑到杨坚随时可能驾崩,需要先做好登基的准备,于是就给当时的隋朝开国功臣杨素,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内容不得而知,但与登基之事八九不离十。杨素将回信送回杨广时,却被宫人误送到了杨坚手中……

杨坚气急败坏,当即就要召见杨广、杨勇二人,想要废掉杨广,将杨勇立为太子。这可把杨广吓坏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天夜里就派亲信张衡入宫刺杀了杨坚。至于隋文帝怎么死的,一说是被张衡毒死,还有一说是被张衡“血溅屏风”,总之和张衡有关。

杨广即位后,又假传隋文帝的遗嘱来赐死杨勇,诬陷杨秀用巫术诅咒隋文帝,将其软禁。利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当时会对他构成威胁的人。

作者:我方团队张风平

相关文章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大唐天可汗 ——李世民

李世民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其陵墓

2025-05-08 01:17:59

历史人物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开创者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 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中国历史上,像李世民这样武功与文

2025-05-07 01:05:47

大唐天子李世民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贵族出身的李世民,自称十八岁的时候还生活在民间,故“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他曾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参与过激烈的战争,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自己特别勤行三件事:“鉴前代成政事,以为元龟”,“进用善人,共成政道”,“舍弃群小,不听谗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位比较

2025-05-07 00:55:32

信陵君礼贤下士,这让他不仅能知天下事,关键时刻还帮他救了赵国

战国时,秦昭襄王为了给范雎报仇威胁赵王交出魏齐,赵相虞卿带着魏齐逃出赵国,想要前往楚国。在路经魏国时,虞卿找到信陵君求助。虞卿之所以求信陵君,全在于信陵君对名士很敬重,喜欢帮助别人,而且在各国名气很大。1.知天下事公元前277年,信陵君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薨逝了,他的兄长魏圉继承了魏国的王位,是为魏安

2025-05-06 00:08:4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