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蒋介石的曾孙,顶着蒋家后代的光环,又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
他一路喊着“不做蒋家第四代”、“蒋家再起,不会从政治起来”,明明可以靠脸,又非要搞设计,27岁创业2次倒闭,如今却成了台湾最赚钱的设计公司创始人。
我记得尼采有句话说: "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这句话用来形容蒋友柏,再适合不过。
1
从天堂跌入地狱
姓“蒋”成了原罪
最近腾讯推出了一个豆瓣评分8.9分的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让蒋友柏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线。
他作为最后一期的嘉宾,节目播出后播放量高达3500万,仅次于当红的易烊千玺。
镜头前的他剃光了头发,把自己练得像“巨石强森”一样,一开口就说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话。
“我看过为人民服务的状态,看过商人的状态,但我从来没有看过幸福的状态……”
蒋友柏这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拿着玛丽苏男主剧本,一出生就享受了许多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企及的东西,还说自己从未见过幸福的状态,开什么玩笑?
但那段轰轰烈烈的家族过往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光环,却也把他推向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深渊。
蒋友柏曾在《悬崖下的小道》里写道:“我的成长过程就像一个虚幻的梦,或者你也可以说是一个海市蜃楼。”
他出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的家庭之一,曾祖父就像他的阿拉丁神灯,让他整个童年要什么就有什么。
蒋友柏小时候也一直觉得自己以后会成为“总统”。
然而大权旁落来得太快,随着祖父蒋经国去世,蒋家迅速没落,父亲蒋孝勇带着他们,举家搬到加拿大蒙特利尔。
一夜之间姓氏不再是他的“神灯”,司机、管家、保镖也全都不见了,就连过去所有的价值观都轻易被推翻。
因为语言不通,他不能融入群体,十几岁的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却常被同学指着鼻子骂“蒋匪”、“蒋贼”。
他不敢跟家里人讲自己在学校的遭遇,年少的他始终无法说出“蒋匪”、“蒋贼”这样的字眼。
后来在美国外念书时,他也有过一段荒唐时光。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你能够想到的事情我都做过,你没有想到的我也都做过。”
他的浑浑噩噩一直到二十岁时,父亲去世,蒋友柏才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蒋友柏感谢父亲远离政治,让他有机会做一个普通人。
“当自己屈着身体躺在离天堂19层远的地狱时,我反而看到了天堂的全貌”。
他回到台湾,开始拼命挣脱姓氏带给他的一切,背离家族的安排,放弃银行、投资、律师等等世家子弟首选行业。
骨子里的那股傲气,让他觉得“找一种人家不屑的职业,把它做起来”才是最痛快的报复,所以蒋友柏选择了权贵都不屑的设计。
一做就坚持了15年,也让他“宁愿放弃快乐,也要孤独求败”
2
27岁创业,2次倒闭,又爬起来
“不靠姓蒋”才是人生的开始
“今天,做为一个后代,如果还要用前辈帮你种的树来纳凉,你就没资格姓这个姓。”
这是蒋友柏对自己说的话。
2003年蒋友柏与弟弟蒋友常创立了橙果设计公司,主营工业设计、品牌包装、空间设计等方面。
身为名门后辈,做得好,大家不会觉得是他努力得来的。公司不好,大家就在一边看笑话。
但橙果的经营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二年就因为周转不开发不出年终奖,蒋友柏只能向员工们道歉。
加上他原来公子哥桀骜不驯的性情,作为乙方实在是太难了,短短4年就面临了2次倒闭危机。
但“在商言商”,服务于客户,不懂得妥协注定是死路一条。
他第一次放下高傲是给英国著名设计师迈克·杨打电话。
他一次次被拒绝,却连续坚持6个月,每天都给他一通电话,最终以“你的前途在亚洲,而台湾是你最佳的跳板”的理由打动了迈克·杨。
在一次次化险为夷的过程里,蒋友柏在台湾设计界立住了脚跟。
他可以自信地对着那些想要看自己笑话的人说:“现在台湾设计界,要找获利比我高的很难。”
如今,在这部纪录片里他就是一个正常的、成功的、同时也是焦头烂额的41岁中年男人的状态。
他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与整个公司的命运休戚相关。
他的设计公司要去接生意、要去比稿、要头脑风暴、要管人,为了追求效果,也要亲自下场跟工程队“撕逼”。
员工提到他,都赞不绝口:“这是我最佩服老板(蒋友柏)的地方,他是一个能弯腰的人,即使大家知道他是谁,他还是可以弯腰。”
低头的是麦穗,昂首的是稗草,能做成大事的人,向来不惧俯身。
记得08年看《人物》上的他的专访,那个阳光模样的青年,言语间尽是“不做蒋家第四代,要做蒋家第一代”的豪情,
而今,他似乎正一步步实现着自己当初说过的话。
在即将出版的新书里,蒋友柏写到:“在我这一代就结束了……因为我会让它结束,这是我可以控制的事。”
10年弹指一挥间,当初那个杂志上的青年已至不惑之年,我们又何尝不是惊觉岁月悚然。
3
所谓的奇迹
不过是持续性自律的结果
在蒋友柏《我的时代和我》的海报上,赫然写着:一个姓氏,两个故乡。
从“悬崖边上的没落贵族”到如今橙果设计公司创始人,许多人喜欢用“奇迹”来形容蒋友柏的前半生。
但每一个成功,都不是没有理由的:
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买早饭,六点二十喂狗,七点十五出门送小孩上学,八点准时到楼上的咖啡厅点一杯冰拿铁。
他永远是最早到公司的人,喜欢在上班前的一小时就一口气排完一整天的工作。
对创作的追求让他狂热地爱上了健身,
蒋友柏说创作者要健身,因为健身能让血管变粗,增加氧气浓度,提升人的专注力和耐力,这是一个创作者最需要做的事。
这也让今年42岁他仍拥有一副强健而耐操的体魄,随时迸发澎湃的力量。
他喜欢做饭,但从来都是做给别人,自己不吃;
喜欢养狗,但养的都是流浪狗;
在他书架上永远不动的只有女儿的祝福卡片和母亲送的玉石;
面对刻薄的言论与谩骂,他从不回应,作品就是最好的回答;
家族的烙印,让他自小便尝尽了落寞的滋味,他也曾有意与自己的姓氏做出分割,然而直到年过不惑才发觉“武将个性”早已融入他的血统。
所谓奇迹,不过是持续性自律的结果。
最后以蒋友柏的采访作为结尾,整个视频40分钟,他身上不见商人的圆滑,反而举手投足仍是一身傲骨。
如果有时间的话,即使用正常倍速看完也不亏。
“宁愿放弃快乐,也要孤独求败”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