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这是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中的一句歌词。
歌曲背后,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那年国庆节,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儿子乘坐景点的缆车,中途缆车出了故障,危险发生之时,这对夫妇用自己的双手,将两岁半的儿子托举起来。
儿子活下来了,这对夫妇却不去世。
韩红得知这件事后,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天亮了》,还收养了这个小孩。
而这,只是韩红做过的无数件善事中的一件而已。
她6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妈妈改嫁,她被送到奶奶家,跟着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卖冰棍将她养大。
从苦日子中长大的韩红,成名后给奶奶买大房子住。
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西藏,写了《天路》《家乡》等多首歌曲来歌颂那片雪域高原。
如今50岁的韩红,仍然单身,她没有生育属于自己的孩子,但她却是拥有孩子最多的未婚妈妈。
01
1971年,韩红出生于西藏昌都一个艺术世家,爸爸是部队的相声演员,妈妈是知名歌唱家雍西。
早在1964年,雍西到北京演唱《北京的金山上》,便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韩红出生后,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特别喜欢唱歌,五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儿合唱队。
小时候的韩红,特别羡慕妈妈能登台唱歌。
妈妈表演的时候,音乐一起,韩红特别兴奋,她从舞台这边窜到那边,又从那边窜到这边。
妈妈专注着表演,不知道台下在笑什么,一回头,原来是调皮的女儿在捣乱。
韩红特别想跟妈妈大声合唱,但是又不敢,因为台下坐着的,都是当时部队的首长们。她只得站在舞台一边,跟着妈妈哼唱。
妈妈表演结束,韩红想着,今天免不了要被妈妈暴打一顿了。
果不其然,回到家,韩红没有逃过这顿胖揍。
这段挨打的经历,韩红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却是她童年难得的温馨时光。
平静的生活在6岁那年被打破,这年,爸爸去世了。
小韩红每天跟着妈妈,看着她排练、表演,有时还要去外地演出,妈妈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来顾女儿。
9岁时,韩红被送到北京,跟着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
可是一个外地孩子,初来乍到,同学们对她都有些异样的眼光。
当时的韩红,从西藏高原到首都北京,她瘦瘦的,脸上带着高原红,头发天生羊毛卷,还扎着在同学们看起来有些脏脏的小辫子。
不过韩红也不怵,在她眼里,同学们生活在大城市没什么了不起的,自己还是从高原来的呢,自己会唱的歌,同学们都还不会唱呢。
同学的排挤,在不到10岁的韩红来说,不算什么,苦的是生活。
奶奶在服装店打工,工作之余,她带着韩红做起了“副业”。
中午下班那一会儿,奶奶推着冰棍车,沿街叫卖冷饮。
同时,奶奶还兼职着送牛奶的活。
有一次韩红实在忍不住,打开一瓶牛奶,偷偷喝了一口,被奶奶发现了。
喝过的牛奶自然没法再卖出去,尽管奶奶没有过多责怪韩红,但她知道这是用来卖钱的,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偷喝。
那几年,韩红的作业都是在冰棍车上写的。
奶奶推着冰棍车叫卖,韩红坐在车上写作业,时不时也帮奶奶吆喝几声。
到了饭点,大马路上,尘封飞扬中,奶奶打开随身带的保温桶,祖孙俩开始吃饭,吃完继续写作业。
贫困的生活里,唱歌是韩红唯一的放松。
1995年,24岁的韩红考上了军艺,她推出了自己第一支MV《喜马拉雅》,是奶奶把自己全部积蓄拿出来,支持孙女的梦想。
1998年,韩红出了自己第一张专辑《雪域光芒》,反响非常好,在业内逐渐有了名气,赚到钱,韩红第一时间给奶奶买了大房子。
终于享福的奶奶,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孙女能登上春晚舞台。
机会很快来了,随着韩红歌曲流传越来越广,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多,春晚终于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2005年,韩红登上了央视春晚,演唱了代表家乡的歌曲《天路》,也算完成了奶奶的一个心愿。
可是奶奶,也在这年去世了。
在接受采访时,韩红笃定地说,尽管也有很多人唱过《天路》,但自认,谁也唱不过她。
因为这首歌,有她对奶奶深厚的感情在里面。
临终前,奶奶是听着最爱的《天路》走的。
从那之后,韩红每次唱起这首歌,都像第一次唱时一样用心、认真。
说起奶奶,韩红泣不成声。
奶奶去世后,妈妈来到了韩红身边,隔断的母女亲情重新连续起来。
02
六岁时爸爸去世,妈妈又被派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韩红只得去了妈妈的同事家。
没有父母管教的韩红,成了邻居眼中的野孩子,成天跟着一帮孩子在外面疯玩,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妈妈进修回来又要去外地演出,每次在家时间都不长,看着不服管教的女儿,妈妈也没什么好脾气。
尽管韩红多次请求,希望妈妈教她唱歌,但妈妈不想女儿再从事这一行,只让她好好学习。
母女关系越来越差。
九岁的时候,妈妈再婚了,对这个新家,韩红很叛逆很排斥,妈妈没法,把她送到了奶奶家。
对于妈妈,韩红心里一直有点怨恨,也更养成了她坚强不服输的性格,她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让妈妈看看,自己也是能唱歌的。
然而第一支歌曲《喜马拉雅》推出后,反响平平,甚至有业内同行,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说她“太胖了”。
郁郁不得志的韩红,非常苦恼,难道就因为自己长得胖,歌就没人听了么?
直到1997年,女性节目《半边天》的节目主持人张越,邀请韩红上了节目,节目访谈内容是《不要为你的相貌发愁》。
谁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节目播出后,业内终于有人注意到韩红,看到了她除了身材外的坦诚和才华。
没多久,有唱片公司找上门,韩红签约,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雪域光芒》。
在业内开始有了名气,韩红又推出第二张专辑《醒了》,反响热烈。
两张专辑的成功,让韩红终于相信,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奶奶在为韩红高兴的同时,也再一次劝解,希望她能跟妈妈和好。
奶奶知道,孙女表面不说,其实心里非常渴望有妈妈的关怀。
在奶奶劝说下,韩红第一次拿起话筒,给远在成都的妈妈打了个电话,汇报了自己的音乐成就。
没多久,妈妈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西藏民间音乐资料寄给韩红,并希望她好好利用自己的才华,多研究家乡的歌曲,将其发扬光大。
距离隔不断母女情,对妈妈的良苦用心,韩红也心领神会。只是分隔多年,谁也放不下架子主动亲近。
直到2001年五月,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邀请韩红和妈妈一起上节目,母女俩才敞开心扉,还一起合唱了妈妈的成名曲《北京的金山上》。
母女俩在台上合唱,最高兴的,是坐在台下的奶奶。
对她来说,最想看到的,就是眼前这一幕了。
歌曲唱完,韩红动情地说,妈妈这首歌是她的音乐启蒙,她就是听了妈妈唱这歌,才决心要走唱歌这条路。
妈妈珍藏的音乐资料,韩红一直悉心研究,认真学习。一年后,她决定去西藏采风。
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妈妈雍西主动提出,要给女儿做导游。
韩红和妈妈一起回到家乡,多年不见,邻居们没有一点生疏,都热情地拿出家里的酥油茶青稞酒,欢迎母女俩还乡。
这一幕让韩红非常感动,根据这次采风经历,韩红写成了歌曲《穿行》《茶马古道》。
母女俩的关系,也在这次采风中,逐渐亲密。
跟妈妈和好的同时,韩红自己也了一位妈妈。
03
1999年底,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节目组,找到了韩红,希望她能为一个新闻事件写首歌。
通过了解韩红才知道,这是一个家庭的不幸故事。
当年国庆节,贵州马岭风景区的缆车,突然出故障坠毁,车上十多位游客不幸遇难。
其中两位游客,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在缆车下坠过程中,夫妇二人四手合力,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托举起来。
最终,这对夫妇不幸去世,获救的孩子成了孤儿。
了解完故事来龙去脉,韩红非常感动,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双亲在身边的天伦之乐,又想起父亲去世后,自己的孤单、被排挤。
如今这个孤儿的遭遇,让韩红特别心疼。
这对年轻夫妇的壮举,父母对孩子付出生命的爱,深深打动了韩红,于是有了感人肺腑的《天亮了》。
同时,韩红也下了一个决心,她要收养这个小孩。
小孩名叫潘子灏,或许他还太小,不知道这件事对他意味着什么,见到韩红后,他没有哭,韩红抱着他,抱头痛哭。
父母去世,潘子灏的抚养权问题,历经几年官司才终于落地。
在这期间,韩红无论在哪里演出,都不忘打电话问一下潘子灏的近况。
潘子灏四岁生日那天,因感冒扁桃体发炎去了医院。接到韩红打来的电话,潘子灏怯生生地喊了一句“妈妈”。
这句“妈妈”,让韩红泪如雨下。就这样,韩红成了一个“未婚妈妈。”
失去双亲的痛苦,没有那么快愈合。
作为公众人物,身边的一切难免被放在镁光灯下,不过韩红非常贴心地想到这一点,她一直将潘子灏保护得非常好,不希望他受外界打扰。
除了潘子灏,韩红一直心系那些命运同样悲惨的孤儿,她前后收养了两百多个孩子。
没结婚,没成家的韩红,成了两百多个孩子的妈妈。
除了收养孤儿,韩红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04
奶奶在世时,曾多次提出,要韩红将退休的妈妈接到北京来一起生活。韩红嘴里答应着,实在是工作太忙,一直未能兑现。
她忙着演出,也忙着做公益。
谁知2005年,奶奶突然去世。奶奶的心愿还没有完成,韩红又自责又后悔,她顿时觉得自己的一切成功都没有意义。
这时,妈妈第一时间来到韩红身边,她不仅默默陪着女儿,还买回来字帖,让女儿练练书法,缓解一下丧亲之痛。
韩红练书法时,妈妈一直在旁边哼唱《雪域光芒》《天路》等歌曲,她用音乐,为女儿疗伤。
在妈妈的陪伴下,韩红逐渐走出失去奶奶的悲痛,同时,她也决心要用自己的能力,为那些处在贫困中的人,送去一点温暖。
养老院,福利院,地震现场,有困难的地方,都有韩红忙碌的身影。
她跟着团队的人一起救灾,搬运物资,她带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拉着老人的手聊天谈心。
她对这些人,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也从心理上安慰他们,从精神上鼓舞他们。
甚至,相对唱歌来说,慈善已经逐渐变为韩红的主业。
她坦言,奶奶去世,她悲伤了一年,但是她也比从前更坚强。
人的生命有限,自己能做一点事,能帮助到一个人,对处在困境当中的人来说,这种鼓舞的力量是无限的。
从黑暗中走过来的人,更知道光明的珍贵。
韩红童年有奶奶相伴,奶奶虽是普通妇女,但给了她温暖,也深深影响了她。
遗传了妈妈的音乐天赋,使韩红走上音乐道路;成名后,她又用自己的爱心,给更多的人帮助。
她没有结婚,没有生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成了孩子最多的妈妈。
亲情总是能给人无穷的力量,或许这就是传承吧。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