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悲情皇后潘虹个人资料:10岁领父亲骨灰,63岁出家,一生坎坷无儿无女

12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0 08:01:36    

潘虹,一个名字让人陌生,却又让人十分熟悉的女演员。她是八十年代的影后,也是表演艺术家,她饰演的角色总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演员真正的魅力。然而,在生活方面,潘虹的人生却像一部“悲剧”。她从小失去父亲,一生无儿无女,63岁选择皈依佛门,过着清净的生活。她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

## 童年的阴影

1954年11月4日,潘虹出生在上海,是家中的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妹妹。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后来母亲带着她嫁给了继父。在她10岁时,父亲就因为服用安眠药自杀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像她父亲这样的人不胜其数。

父亲去世了,母亲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就连父亲的骨灰还是10岁的潘虹去领回来的。失去父亲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开始照顾妹妹,年少的潘虹仿佛一夜长大,她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嘲笑、被人看不起,渐渐取缔潘虹快乐的童年,她知道只有靠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1972年,17岁的潘虹被迫离开上海的家,来到长江的崇明岛插队落户。

自幼,潘虹就喜欢艺术,特别喜欢表演,但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连生存都是奢求,成为一名演员更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本想着在崇明岛度过一生,没想到机会却悄然而至。

## 事业的起飞

1973年,上海戏剧学院来到崇明岛招生,喜欢表演的潘虹毫不犹豫就报名了,凭借出色的外表和不俗的天赋,她被录取到了表演系。

读书期间,她就相继出演了《青春》、《欢腾的小凉河》与《朝霞异彩》等三部影片,都有不俗的表现。1976年,潘虹主演电影《奴隶的女儿》,这是她毕业后第一部作品。

两年后,她主演电影《苦恼人的笑》,在剧中扮演一位贤妻良母,对生活充满热爱,却又害怕丈夫被坏人陷害。这部电影斩获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主演们一举成名,尤其是潘虹。

很快,潘虹就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1981年,潘虹在《杜十娘》中扮演一位虽沦落风尘,却出淤泥而不染,始终追求真爱的京城名妓杜十娘。凭借精湛的演技,出色的表演,潘虹斩获了第四届小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封影后。

1982年,她主演电影《人到中年》,斩获了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紧接着,她又相继出演了经典影视剧《寒夜》《火龙》《末代皇后》《井》等。荣获了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9届小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奖项,拿奖拿到手软。

她的演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早已经演技征服了观众和导演。但是她始终坚持演戏,哪怕现在66岁了,仍活跃在演艺圈。

## 感情的波折

尽管是大名鼎鼎的影后、表演艺术家,但是外界对她的感情生活了解甚少,足以看出她的低调。

1977年,刚刚出道的潘虹认识了在峨眉厂担任美工的米家山,情窦初开的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一年后,两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为夫妻。

从小失去父爱的潘虹,内心极度渴望被爱,所以选择了年长7岁的米家山,他不但长相老成,为人也十分成熟体贴。为了帮助潘虹,让两人拥有更多共同话题,米家山特意跑去北电进修导演专业,开始为妻子把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丈夫的帮助下,潘虹的事业越发顺利,名气越来越大,开始东奔西跑拍戏。两人的聚少离多,加上事业差距越来越大,距离感不断增强。有一次,米家山问她:“你是选择做女人,还是要成功?”

思考后,潘虹坚定地回答:“我想要成功!”最后,两人和平分手了,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8年,没有子女。

其实,潘虹之所以选择成功,跟她的童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被嘲笑被看不起,她比任何都想要证明自己。

## 晚年的清净

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后,潘虹没有选择再婚,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演戏中。于是她在电视剧中,塑造一个又一个“恶婆婆”的形象,让人恨之入骨的同时,彰显了她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演技。

尽管时光荏苒,可潘虹从未老去,她仍旧年轻漂亮,气质优雅。她还是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明星,也是荣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次数最多的演员。

潘虹曾说:“我是一个有着属于自己信仰的人了,生活过得很充实。我已经是一个居士了,早在6年前的时候,我就正式皈依佛门了。”

原来,她早在2010年皈依佛门,成为了一个俗家弟子,开始吃斋念佛,普度众生。在《潘虹独语》中,潘虹这样说道:

“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考虑两大问题----爱与恨、生与死,其他的问题都依附在这两大主题上。尤其是生和死,那由不得我们。我们只能主宰生和死之间短短的一段时光。活着,就要活好它。”

是的,既然活着,那就好好活着,活出自己,活出精彩,才不枉此生。潘虹虽然一生无儿无女,但是她将大半生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了老戏骨,表演艺术家,无悔于他人无愧于己心。

晚年,她选择了皈依佛门,让自己内心更加清净,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希望她一生健康快乐,随性而活。

相关文章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同样是法家代表人物,为何李悝与商鞅,二人最后结局却不相同

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八位心腹部下,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

14首诗纵览杜牧的一生,才华横溢、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