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是指头发绑在房梁上,用锥子刺痛大腿,让自己提起精神学习。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也称头悬梁,锥刺股此成语主要涉及两位主人公。
一个是孙敬,是东汉时候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年轻的时候,在读书上十分刻苦认真,整天闭门不出,不与他人来往,连水都不喝,生怕要如厕浪费时间,每天废寝忘食的读书,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饥饿加上长时间读书使他疲惫不堪,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于是乎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辩尾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只有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过来了,然后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头悬梁的由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个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年轻时期的苏秦学问并不多,虽拜鬼谷子为师,但是没有你把学问学好便下山,四处游历了,满怀雄心壮志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即使去过好多地方做过好多事情,但却并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痛下决心,发奋读书。 就这样他和孙敬一样每天读书读到但更半夜也不休息,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当想要打哈欠的时候,就马上拿起锥子往自己大腿扎一下,痛清醒了就继续读书,
这就是锥刺股的由来
图片来源于
就这样一个孙敬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苏秦成为了著名的纵横家。而如今悬梁刺股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名流千古。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就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