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高俅怎么死的真相(难道恶人没有恶报?还是另有缘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2 18:45:44    

在《水浒》中,高俅被施耐庵描写为最大的反派BOSS。

一个市井小混混出身,因为善于踢球得到端王赏识,搭上徽宗潜邸「旧臣」的末班车,最终在端王得登大宝后,也逐渐爬上国家国防部长的高位,最是能触动读书人的神经。

在《水浒传》开篇,高俅通过精妙的设计陷害林冲,让原本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大好前途毁于一旦。

观众读罢,不免感叹高俅心机歹毒,手段毒辣。


不光是林冲,高俅是宋江一伙的梦魇,120回结束,梁山108好汉被害的几乎死绝,读者合卷之后,除了感叹宋江一伙的悲剧命运,对高俅也是恨的牙痒痒。

历史上的高俅,真的那般歹毒吗?真的有那么坏吗?

秘书出身

中国历史上奸臣不少,但是像宋代末年那样奸臣扎堆涌现的例子还是很少的。

艺术生徽宗的画室搭档蔡京、出身太监却掌握国家禁军的童贯....天马行空的徽宗皇帝搞创作是天马行空,就连用人治国都是如此,自己把自己国家玩没了,也是少见的。

而相比之下,像我等好事之人搜罗高俅祸国殃民的证据,发现其跟上面两位比,其实也不算什么。

大抵还是高俅不学无术的一个小混混最终得居高位触动了施耐庵的神经,再加上历史上不多的记录有创作空间,将其编排为十分妖孽无耻的《水浒》第一反派。


历史上高俅确有其人,但关于这位高官的历史记录确很少,少到连其祖籍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评价也是十分模糊。这也给像施耐庵这样的小说家以艺术发挥的空间,在《水浒》里将高俅、童贯、蔡京和杨戬四人列为祸国殃民的四大奸臣。

历史上高俅与《水浒》中的描述还是有些差别的。

在《水浒》里,苏轼认为高俅是个帮闲浮浪的小混混出身,不喜欢高俅,在原著中——

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得他?不如做个人情,他去驸马晋王府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太尉,他便欢喜这样的人。

但根据南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高俅却是苏轼的小史(秘书),擅长抄写工作。

在苏轼牵涉党争被排挤外调地方做官时,特地安排自己的这位小秘书一个好去处,让他跟着曾布,曾布是国家执政,高俅给他做秘书,将来前途肯定不会差。

试想,如果苏轼不喜欢高俅,怎么会给他安排这么个顶级高官做荫护呢。

可惜,曾布说自己秘书太多,给婉拒了。

后来,苏轼又将高俅推荐给了驸马王晋卿。

在《挥麈后录》中,这样记载,说高俅「草札颇工」,高俅写毛笔字很好;在被苏轼推荐给王晋卿,也就是《水浒》中的小王太尉后,说其「已自好文」,说明其写文章有些功底,能「与晋卿善」,王晋卿可是与赵佶相交莫逆的,按照这位艺术生皇帝的脾性,没点文墨你做不了这位皇帝的好友。

综上所述,可以根据已有的史料推出,历史上高俅是一个为人比较乖巧,高情商,很会讨领导欢心,且书法文章俱佳的一个人。

再加上其高超的球技颇得徽宗皇帝的圣心,是一个有杂学技艺在身的。

恶人没有恶报?


最终,高俅凭着徽宗皇帝喂到嘴边的「军功」执掌国家军权。


高俅不是个军事家,他那些才能当个「诗待招」都够呛,让其做国家国防部长实在是太荒唐,而且其本身是「有才无德」之人,有皇帝做靠山,当了高官只顾着贪财营私,哪里会治军呢。

在《靖康要录》这样记载——

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

这高俅管理国家禁军呢,侵占军营的地皮用来建自己的宅子,而且让禁军的将士给自己装修房子。能够花钱雇工匠的士兵,可以免除操练,没钱的只能想法找别的营生赚钱。

实际上,当时宋朝的军队军纪已经十分松弛,不是高俅一个人能给带坏的,说朝廷的军队都是他带坏,然后遭金人欺负,实在是背了一口黑锅。

历史上,高俅虽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但是其能够上位绝不是仅靠着踢足球,其为官弄权十分有手段。

高俅为奉迎皇帝好大喜功的心理,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军队争标竞赛。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

争标之前,搞了好多杂耍百戏,让徽宗看了十分高兴。

搜罗来搜罗去,高俅的奸臣行径也就这些,跟同朝为官的蔡京、童贯相比,其恶劣程度远不及这二位。

高俅和蔡京、童贯不是一党,他有皇帝做靠山,没必要与朝中大臣勾连。

而且,历史上围剿宋江一伙的也不是他。

后来,徽宗南逃,高俅因为与童贯发生了矛盾,没有跟随南下,反而是返回了开封,最后病死在开封。

相比较,徽宗集团的童贯等「六贼」被逐个枭首,高俅的下场算是好的,虽说是运气,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综合其一生,高俅算是一个贪官,恃宠营私,至于说败坏国家,他作为国家最高军事长官之一,带头营私,造成禁军武备松懈,导致金人大举攻来,军队不战而逃,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

但高俅一生你要说有多么大的过失,也是没有的。

蔡京等人迫害苏轼家属,而受过苏轼提携的高俅则知恩图报,对苏家子弟帮扶有加。

高俅也没有参与蔡京、童贯联金灭辽的错误战略决定,也没有参与征讨方腊的战争。

时人对其评价也是大节无亏。

在《水浒》中被描述为「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实则是他仅凭着踢球就得居高位触动了施耐庵这样文人的神经;二来他确实在小节上有亏损,而且关于其的历史记录也并不多,更容易艺术加工,发挥想象力。

施耐庵借高俅这一丑角集合当时朝廷奸臣的所有丑态,用以讽刺当时朝廷,塑造这样的代表形象更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乱自上作」主题也更加明晰,朝廷这般,宋江一伙反叛朝廷也便情有可原,多了同理心。

相关文章

一代神童,十六岁,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王勃传奇的一生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

对大秦朝有功商鞅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死了之后百姓却不怜悯呢?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根据商鞅制定的法制,赐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序幕《垦草令》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复兴秦穆公时秦国强大的国力,广发求贤令,商鞅因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得以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第一次商鞅用帝道向孝公

2025-08-19 00:39:38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