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被认为是“欧洲互联网之父”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彼得·柯斯坦近日在伦敦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
说起这位“欧洲互联网之父”,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柯斯坦教授以老式的方式塑造了他在计算机联网领域的关键角色,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982年,他与新生的计算机网络领域工作的美国科学家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促使他在自己的伦敦研究实验室采用了他们的标准。这些标准被称为“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即TCP/IP,它使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能够共享信息。美国互联网先驱温顿·瑟夫称:虽然即使没有柯斯坦教授,TCP/IP最终也有可能进入欧洲。但是,柯斯坦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
有人可能会奇怪,这样就称得上是“互联网之父”?确实,一般而言,说起什么什么之父,大部分人的理解都是创造或发明某个东西的人,但这种认知过于简单粗暴,当然这也是受百科全书式的思考逻辑影响。
其实,就“互联网”这一存在而言,仅凭一人的努力当然是不够的。因此,“互联网之父”并不是指单独某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群体。就像很多人都不知道,“互联网之父”这一美称其实被先后授予多人,包括:蒂姆·伯纳斯·李、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等多位伟大人物。
目前来看,众多“互联网之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蒂姆·伯纳斯·李,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这位计算机科学家,但是凡是会用电脑的人一般都看到过“WWW”这串字母,这个就是蒂姆在1989发明的,也就是“World Wide Web”的意思。此外,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也是蒂姆发明的。
除了这几位,有意思的是,各个国家也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之父”。比如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多互联网之父,这个名称是不是太水了?其实,世界那么大,互联网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也是非常宽广的,因此每个细分行业都会有着突出性的代表人物。而德国这位互联网之父的主要贡献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德国于1984年正式接入了互联网,维纳·措恩也因此被誉为“德国互联网之父”,并入选“互联网名人堂”。此外,还有韩国互联网之父Kilnam Chon等。
而说起中国的互联网之父,也有多人曾被冠以这项称号,比如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马云,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中国Internet之父——钱天白。前者广为人知,后者事实上也不可小觑。这位钱教授于中国网络事业,就等同于詹天佑之于中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比如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代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关于这些互联网之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