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时期,出过很多精忠报国的武将以及将士望族。他们为朝廷建立诸多功绩,但有的人因为功高震主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武则天就曾直言要灭绝薛丁山一族,而真正的原因确实让人不敢相信。
其实薛丁山这个人物只出现在小说之中,真正的历史原型叫做薛讷,他的父亲也十分有名气叫薛仁贵。当初李渊、李世民父子带头起兵对抗隋朝的时候,薛仁贵就投入了他们的麾下效力,在东征西讨之中薛仁贵屡次建下不可磨灭的功劳,之后当上了唐朝大将军。
后来,李世民当上唐太宗,薛家因此世代受俸成为唐朝的名门望族。后来薛仁贵年事渐老,不久就生了一场重病卒于公元683年,他死后就由儿子薛丁山带着薛家一族继续为李家效命。
后来,武则天的上位并不是通过起义带着各路英雄讨伐得来,因此她跟薛家没什么关系。对武则天而言,薛丁山一族只是效命于李家皇族,对自己却是很大的威胁。野史中提到,武则天喊着要杀薛丁山全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薛家后代起兵反唐,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扰乱。后薛氏一族285口却被武则天斩尽杀绝,并在两辽王府挖下大坑,将所有尸体堆埋,并用铁水浇灌,命名“铁丘坟”。
毕竟武则天早就有称帝的野心,确实难以置信,一个女子在当时想要称帝,谈何容易,然而她却做到了。其实当时很多大臣大多已经被铲除,剩下的薛氏一族自然难逃厄运。
该事迹曾在小说演义中有所提及,称薛丁山娶了女强人樊梨花,不久就生下儿子薛刚。该儿郎自小性情刚烈,胸有抱负,十分的看不惯别人持强凌弱。
据说薛刚还有点仗着“我爸是李刚”的霸势,经常不把皇族放在眼里,后来不知道他为何惹当朝太子,纠缠之中竟一脚把人家太子给踹死了。而薛刚踹死太子的事情,最终衍变成薛家被满门抄斩的导火索,武则天就以此来发誓一定要除掉薛家一族不可。
演义中称薛刚是青龙星托世投胎,一身正气爱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长到年轻气盛阶段更是按捺不住骚动的心,到处喊打喊杀。有一日,长安城迎来热闹的元宵灯会,薛刚带着家仆一起来到庙会玩耍,不料遇到权臣张泰的儿子张宝强,正在帮着贪色的太子强抢良家小女子。
薛刚见状瞬间正义感爆棚,管他是皇帝老子,立马露出一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架势,冲上去抓起张宝强就往死里抽,旁边太子见状怒喝一声,心想是谁家贱民打狗也不看看主人是谁,因此太子爷也气得冲上去跟薛刚厮打起来。这一来二去拳脚无眼,薛刚本身很强壮,力气又大,一个不小就抬脚把太子踹到了地上,然后太子没挣扎多久就断气了。
此事传回皇宫,当时的皇帝本年老体衰,听到自己的太子被人当街打死,可能受的惊吓太过大接受不了也跟着驾崩了。于是朝廷追究下来,当父亲的薛丁山才知道自己儿子闯下弥天大祸。当他把儿子送走之后,朝廷就派人把薛家全族都抓起来判了死刑。
后来,侥幸逃出去的薛刚,一路遛到西辽,跟西辽君主达成协议,借兵正式起来反唐。然而这只是小说里的故事,比如《反唐演义全传》有提及。但薛刚的真正历史原型是薛仁贵亲孙叫薛嵩,武则天要除掉薛家一族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薛刚事件,而是薛仁贵父子的权力威胁到了她。
当年薛仁贵为唐朝基业创下大功绩,后被赐封平辽王,儿子薛丁山跟樊梨花又为平定西凉征战很多年,取下赫赫功绩之后又被唐朝皇帝封为辽王,而且还掌握着兵权,此时的武则天欲夺李家天下,首先要除掉的必定就是薛家一族。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