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魔道祖师》的《陈情令》,其实是一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从服化道以及人物称谓上,无不透着深厚的国韵文化,小编越品这部作品,就越佩服其作者墨香铜臭,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到底是有多大的知识贮备量才能铸就这样一部作品呢?
我们知道这部作品中不仅仅区分了人名,还有人的表字,甚至还有称号。比如名蓝湛,字忘机,号含光君;再比如名蓝涣,字曦臣,号泽芜君。古代人的名字基本相当于乳名,家里比较亲近的人才可以称呼,比如父母或者伴侣。字一般是长大以后,由家里长辈所赐,主要是对外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大名或者学名,用在家族外交或者比较正式严肃的场合。而号则是世人送的,根据此人平日里的功绩或者品性,世人送的尊称,一般就是此人的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像剧中的泽芜君、敛芳尊、赤峰尊还有含光君等等,都是称号,而魏无羡的夷陵老祖也是世人送的号,但是却感觉魏无羡的这个夷陵老祖跟别人的号还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夷陵老祖这个称号的由来呢?这个称号的根据是什么?那么小编根据自己的所知,尝试说一下夷陵老祖这个称号背后的故事。
起初看阿令,听到夷陵老祖这个称号,给人的感觉很霸气,当然魏婴归来后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对得起这个称号,可大家都知道夷陵是个地名啊,难道仅仅因为魏无羡在夷陵乱葬岗创建修习了诡道术法,就被称为夷陵老祖?夷陵这个地方是作者随随便便捏造的,还是有什么根据呢?
咋听夷陵这个地方,莫名有一种熟悉感,仔细一想,那不就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晚年时候对东吴发动那场战争的地方吗?那场战争史称“夷陵之战”,也是因为这场战争,刘备败光了蜀汉的兵力。这里小编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相关的史料。
《陈情令》里面的这个夷陵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古代这个地方叫做夷陵,也是有原因的,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意思就是水到了这里变得平缓,山到了这里也不再那么险峻。在古代夷陵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的地方,是军事上重要的地理位置,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能够控制川鄂的门户,也能遏制巴楚的咽喉,总之夷陵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来都是古战场,既是古战场,自然是尸横遍野的地方。
所以在《陈情令》里也说夷陵的乱葬岗是古战场,百年前还是一座仙山,后来因为薛重亥的原因,这里成了尸横遍野怨气冲天的乱葬岗。有一首《夷陵》的古诗词中这样描写: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是不是有一种夷陵乱葬岗的荒凉之感?而夷陵中的这个“陵”字,本身就有陵墓的意思,魏无羡是诡道术法的开创者,无疑对他来说,夷陵乱葬岗是最合适的地方。而老祖的意思,原本是对道教祖师的尊称,后来延伸到各行各业开创者的尊称,是对开先河者的一种敬称。
因此在《陈情令》里魏无羡被称为夷陵老祖是非常契合的,也是有文化渊源的,更是可以结合历史考量的。这个称号也是对魏无羡的一种敬称,并非是作者杜撰凭空捏造的哦,都是有根有据的!那么关于夷陵老祖这个称号,你知道些什么呢?
公元前258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向魏国的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公子无忌)求救。心细的人会有疑问,这应该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怎么成为了两位公子之间的私人交往故事了。原来,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的求救使者络绎不绝。平原君责备信陵君,
2025-05-12 01:25:58信陵君是战国末期一个特别有名且特殊的人物。当年站在乱世舞台上的有这样一个群体,就像以前的F4,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他们全都是在当时战国诸雄当中有一定名气,担当一定的爵位,左右了一定的国政的封侯。不是诸侯王的子侄兄弟,就是诸侯王的丞相大臣。分别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
2025-05-12 01:18:55(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