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安德海怎么死的真相(慈禧加急懿旨救他,为何他还是被丁宝桢杀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4 09:32:47    

1844年,安德海出生在直隶青县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里。由于父母早亡,兄妹3人被迫寄养在叔父家。但叔父是一个老光棍,好吃懒做,对3个孩子不闻不问。身为大哥的安德海,只好到本村的财主家打工,以维持生计。

10岁时,安德海自阉进宫,在咸丰帝身边当差。由于他机灵圆滑,手脚麻利,又曲意逢迎,特别能谗言献媚,很快就得到咸丰和慈禧的宠爱。


在辛酉政变时,安德海奉慈禧之命,两次往返于北京和热河之间,为慈禧和恭亲王奕欣传递消息。最终让奕欣成功摆脱了肃顺等八大臣的围追堵截,来到热河面见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削夺了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让慈禧开启了垂帘听政,独掌清廷大权数十年的历史。

安德海在此次政变中立下奇功,助慈禧成功上位,因此被慈禧提拔为自己寝宫的总管,赏六品顶戴,成为了慈溪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被人称作“安大总管”或“安二爷”。官员们为了讨好慈禧,纷纷巴结安德海,愈发地让他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安德海得势后,为了进一步讨好慈禧,恶意中伤朝廷大臣,连当初一起发动政变的恭亲王奕欣,都不放在眼里。他多次在慈禧面前进谗言,说奕欣挪用军费修建自己的花园,肆意贪污受贿,最后导致奕欣被剥夺了议政王一职。

安德海不但对大臣下黑手,甚至连同治皇帝载淳都不放在眼里。他经常到慈禧面前打载淳的小报告,把载淳在书房里的调皮表现,添油加醋地告诉慈禧。为此,载淳经常被慈禧责骂,安德海还在旁边装腔作势地附和,甚至还无视君臣礼仪,出言训斥载淳。

当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后,就曾对身边太监说,他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小安子”。后来,在一次载淳的生日宴会时,他当众赐安德海“绿顶子”,以此来羞辱他,可见载淳对安德海的厌恶和痛恨。

安德海仗着有慈禧这个后台,完全无视载淳和大臣对他的不满,依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沉浸在权势滔天为所欲为的氛围里。


1869年,清廷着手为载淳的大婚做准备,安德海以为皇上采购婚礼用物为由,在征得慈禧的同意后,带领一帮死党,前呼后拥地前往江南一带办差,顺便游山玩水,显摆威风。

出京后的安德海,风光无限。他找了两艘太平船,挂上龙凤旗,雇了几个保镖,带上他的叔父和妻子,一行30多人浩浩荡荡地沿着京杭运河南下,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过州走县,沿途得到了一些势利官员的迎来送往,巴结讨好。

当安德海的船队经过山东境内时,安德海还过了一个场面宏大的生日聚会,不但借此聚敛钱财,中饱私囊,还惹得当地百姓聚众围观,一时引发轰动。

德州知州赵新闻讯后,将安德海的私自出京,擅用皇家御用禁物龙凤旗,肆无忌惮骚扰地方的行为,报呈了山东巡抚丁保桢。丁保桢本来就对安德海的骄横跋扈极为不满,于是下令泰安总兵王心安、知县何毓福将他缉拿归案。

丁宝桢是咸丰时期的进士,47岁时升任山东巡抚,是晚清官场中一股难得的清流。他为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在朝野都有极好的口碑。

同时,他对安德海祸乱朝政,恃宠而骄的行为深恶痛绝,早就想找机会除之而后快。

安德海归案后,丁宝桢一面以最快的速度上奏载淳,一面对安德海进行了审讯,以固定证据。安德海面对丁宝桢,依然十分嚣张:“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图自寻死耳。”


丁宝桢淡定地历数安德海的罪状:“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见明降谕旨,必诈无疑;善用御制禁物龙凤旗,死罪。”

安德海的奏折到达载淳手里时,恰逢慈禧偶然风寒,命他代批奏折。对安德海早已忍无可忍的载淳于是下旨:“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矫饰。”

实际上,逮捕安德海的时候,其手下有几名太监逃脱,他们马不停蹄地回京报告了慈禧。慈禧闻讯后,颁下了六百里加急的懿旨,想救下安德海,因而其懿旨先于载淳的密旨到达。但丁宝桢虽然接了慈禧的懿旨,并未当场宣读,而是巧妙地以建好皇亭后宣旨为由,成功地拖延了时间,等到了载淳的圣旨。

在载淳密旨到达的当晚,丁宝桢就将安德海押赴刑场,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安德海被诛后,丁宝桢随即声明鹊起,朝野对他智斩慈禧的红人大加赞赏,称赞他不畏权贵,为国除奸。李鸿章在得知消息后说“稚璜成名夷”。 曾国藩也给予他高度赞扬:“稚璜,豪杰士也!”

至于慈禧,她知道安德海僭越违制,一路招摇,罪无可恕,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没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后来,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政绩斐然,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被当地百姓成为“青天”,自发为他建造生祠,表彰他对百姓的贡献。

1877年,光绪赐丁宝桢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任兵部尚书,迁任四川总督。在四川期间,他筹建了四川机器制造局,整治了都江堰,同样造福了四川百姓,让当地人民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为此,慈禧还专门赐字“国之宝桢”,以示嘉奖。

1886年,66岁的丁宝桢在四川任上去世,竟然没有钱财办理身后事。在属下的资助下,丁宝桢的灵柩才回到了山东,当地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场面十分动人。

相关文章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文人也可以血气方刚,他是太子老师,最终因为反武身死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逐句解读:骆宾王入狱、出狱、起兵,三个时期的三首精品五言绝句

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

西门豹治邺,禁止巫风,破除封建迷信是因为什么?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