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安德海怎么死的真相(慈禧加急懿旨救他,为何他还是被丁宝桢杀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4 09:32:47    

1844年,安德海出生在直隶青县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里。由于父母早亡,兄妹3人被迫寄养在叔父家。但叔父是一个老光棍,好吃懒做,对3个孩子不闻不问。身为大哥的安德海,只好到本村的财主家打工,以维持生计。

10岁时,安德海自阉进宫,在咸丰帝身边当差。由于他机灵圆滑,手脚麻利,又曲意逢迎,特别能谗言献媚,很快就得到咸丰和慈禧的宠爱。


在辛酉政变时,安德海奉慈禧之命,两次往返于北京和热河之间,为慈禧和恭亲王奕欣传递消息。最终让奕欣成功摆脱了肃顺等八大臣的围追堵截,来到热河面见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削夺了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让慈禧开启了垂帘听政,独掌清廷大权数十年的历史。

安德海在此次政变中立下奇功,助慈禧成功上位,因此被慈禧提拔为自己寝宫的总管,赏六品顶戴,成为了慈溪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被人称作“安大总管”或“安二爷”。官员们为了讨好慈禧,纷纷巴结安德海,愈发地让他骄横跋扈,不可一世。

安德海得势后,为了进一步讨好慈禧,恶意中伤朝廷大臣,连当初一起发动政变的恭亲王奕欣,都不放在眼里。他多次在慈禧面前进谗言,说奕欣挪用军费修建自己的花园,肆意贪污受贿,最后导致奕欣被剥夺了议政王一职。

安德海不但对大臣下黑手,甚至连同治皇帝载淳都不放在眼里。他经常到慈禧面前打载淳的小报告,把载淳在书房里的调皮表现,添油加醋地告诉慈禧。为此,载淳经常被慈禧责骂,安德海还在旁边装腔作势地附和,甚至还无视君臣礼仪,出言训斥载淳。

当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后,就曾对身边太监说,他第一个想杀的人就是“小安子”。后来,在一次载淳的生日宴会时,他当众赐安德海“绿顶子”,以此来羞辱他,可见载淳对安德海的厌恶和痛恨。

安德海仗着有慈禧这个后台,完全无视载淳和大臣对他的不满,依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沉浸在权势滔天为所欲为的氛围里。


1869年,清廷着手为载淳的大婚做准备,安德海以为皇上采购婚礼用物为由,在征得慈禧的同意后,带领一帮死党,前呼后拥地前往江南一带办差,顺便游山玩水,显摆威风。

出京后的安德海,风光无限。他找了两艘太平船,挂上龙凤旗,雇了几个保镖,带上他的叔父和妻子,一行30多人浩浩荡荡地沿着京杭运河南下,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过州走县,沿途得到了一些势利官员的迎来送往,巴结讨好。

当安德海的船队经过山东境内时,安德海还过了一个场面宏大的生日聚会,不但借此聚敛钱财,中饱私囊,还惹得当地百姓聚众围观,一时引发轰动。

德州知州赵新闻讯后,将安德海的私自出京,擅用皇家御用禁物龙凤旗,肆无忌惮骚扰地方的行为,报呈了山东巡抚丁保桢。丁保桢本来就对安德海的骄横跋扈极为不满,于是下令泰安总兵王心安、知县何毓福将他缉拿归案。

丁宝桢是咸丰时期的进士,47岁时升任山东巡抚,是晚清官场中一股难得的清流。他为人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在朝野都有极好的口碑。

同时,他对安德海祸乱朝政,恃宠而骄的行为深恶痛绝,早就想找机会除之而后快。

安德海归案后,丁宝桢一面以最快的速度上奏载淳,一面对安德海进行了审讯,以固定证据。安德海面对丁宝桢,依然十分嚣张:“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图自寻死耳。”


丁宝桢淡定地历数安德海的罪状:“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见明降谕旨,必诈无疑;善用御制禁物龙凤旗,死罪。”

安德海的奏折到达载淳手里时,恰逢慈禧偶然风寒,命他代批奏折。对安德海早已忍无可忍的载淳于是下旨:“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矫饰。”

实际上,逮捕安德海的时候,其手下有几名太监逃脱,他们马不停蹄地回京报告了慈禧。慈禧闻讯后,颁下了六百里加急的懿旨,想救下安德海,因而其懿旨先于载淳的密旨到达。但丁宝桢虽然接了慈禧的懿旨,并未当场宣读,而是巧妙地以建好皇亭后宣旨为由,成功地拖延了时间,等到了载淳的圣旨。

在载淳密旨到达的当晚,丁宝桢就将安德海押赴刑场,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安德海被诛后,丁宝桢随即声明鹊起,朝野对他智斩慈禧的红人大加赞赏,称赞他不畏权贵,为国除奸。李鸿章在得知消息后说“稚璜成名夷”。 曾国藩也给予他高度赞扬:“稚璜,豪杰士也!”

至于慈禧,她知道安德海僭越违制,一路招摇,罪无可恕,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没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后来,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上政绩斐然,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被当地百姓成为“青天”,自发为他建造生祠,表彰他对百姓的贡献。

1877年,光绪赐丁宝桢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任兵部尚书,迁任四川总督。在四川期间,他筹建了四川机器制造局,整治了都江堰,同样造福了四川百姓,让当地人民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为此,慈禧还专门赐字“国之宝桢”,以示嘉奖。

1886年,66岁的丁宝桢在四川任上去世,竟然没有钱财办理身后事。在属下的资助下,丁宝桢的灵柩才回到了山东,当地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场面十分动人。

相关文章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信陵君毁废而亡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

2025-04-19 02:00:42

中国首位有杰出贡献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成就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于盛唐时期改国号唐为周,开启了长达15年的武周政权,后又还权利于李唐后人。武则天住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弼,

2025-04-19 01:45:28

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到底是怎么偷得虎符?

信陵君身为皇家子弟,魏安釐王的兄弟,绝对是魏国的核心高层。但是为了打败侵略赵国的秦国人,反倒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魏安釐王妃子,取得调兵虎符,救援赵国。或许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魏国人要对赵国这么上心,事实上,早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一直注意着和邻国赵国和韩国的关系,并建立了三晋联盟,只是后来的魏国君主

2025-04-19 00:56:17

武则天的功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下是她的一些功绩:政治: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有才华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她还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使得国家更加稳定。经济: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推广了一些

2025-04-18 03:24:17

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的影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武则天于7世纪中期成为唐朝皇帝,她不仅扩大了唐朝的疆域,还推动了政治和文化的变革。本文将探讨武则天对唐朝历史的影响,分析她的政治成就、文化影响以及社会影响。一、政治成就武则天是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她推动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

2025-04-18 02:21:0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