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四圣指的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四位圣贤,他们都是老子的最具影响力的传人,但是,这四圣里面并不包括老子。
文子: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是老子的弟子。文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汉书·艺文志》中《文子》九篇所著:“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也就是说文子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其著有《文子》一书。
亢仓子:亢桑子,又名亢仓子、庚桑子,春秋时期陈国人,被尊为洞灵真人,是道教祖师之一。他也是老子的弟子。其著有《亢仓子》(《洞灵真经》)一书。
列子:列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列子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等各个方面影响非常深远。
庄子:庄子对战国中期宋国人,其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庄学”这个哲学流派,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生著述十余万字,书名《庄子》,这部书籍的出现无论是对哲学还是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像闻一多说的:“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关于兵家四圣,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兵圣孙武、亚圣吴起、计圣孙膑、尉圣尉缭,这是最为普遍说法;第二种说法:兵圣孙武、谋圣鬼谷子、亚圣吴起、次圣孙膑而这是史书中记载说法。本文主要介绍第一种说法。
兵圣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被尊称为兵家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作《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广泛应用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苏轼评价孙武说:“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亚圣吴起: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后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而被杀害。吴起著有《吴子兵法》,与孙武并称“孙吴”。曹操评论他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计圣孙膑:孙膑本命孙伯灵,是孙武的后代,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曾辅佐田忌奠定齐国的霸业。他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之中。毛泽东在《读<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胜·孙膑>》中批语:“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尉圣尉缭:尉缭,战国时期魏国人,后入秦,官拜国尉。战国时期“尉缭”有两人,其中一人是魏惠王时期的隐士,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时期的尉缭与魏惠王时期的尉缭时间相差近百年,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人。但史学界对于1972年出土的兵书《尉缭子》的作者仍无法确定,众说纷纭。
至圣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早期在鲁国学习,后来周游列国,晚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孔子作为儒家始祖,他的学说集中体现在了他的弟子所整理的言论集《论语》中。孔子逝世后的千百年年,他的思想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被后世称为“至圣先师”。孙中山评说孔子说:“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
复圣颜回: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自幼拜师孔子,终生向孔子学习,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曾陪同孔子游历诸国。颜回通过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颜氏之儒”的儒学宗派。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宗圣曾子:曾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之一。曾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为“宗圣”。
亚圣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政的思想,在45岁左右也率领弟子出游诸国。孟子的一生经历与孔子十分相似,虽然弟子没有空子多,但其首次提出的“民本”思想影响深远。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的言论集中汇编在《孟子》一书中。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
2025-04-12 00:44:07没错,当我观看《楚汉相争》中的刘邦时,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痞气”,一种流氓之气。比如那个最为人熟知的桥段: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了,在两军阵前摆出要烹杀刘老爹的架势,以此逼迫刘邦投降。换作旁人,恐怕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可刘邦却能嬉皮笑脸地说道:“咱俩可是拜过把子的,我爹也是你爹,你要是煮了咱爹,可别忘了分
2025-04-11 01:22:18早年经历:从才人到尼姑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原名武媚,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的中书令,家境殷实,才华横溢。年少的武则天聪慧过人,才情横溢,宛如“明珠出海”,在当时的社会中极具吸引力。她以“才人”的身份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妃,风光无限。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李世民去世后
2025-04-11 00:55:30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五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国君魏安釐王之弟。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在秦兵进攻魏国的时候,正是他想诸侯求援,打败了秦兵,解了围。然而,没有几年,他便郁郁而终。那么,信陵君魏无忌,唯一能抗衡秦国的翩翩公
2025-04-11 00:52:00一、早年经历武则天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其父亲武士彟在唐太宗时期担任地方官职。她的家庭背景为她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年轻时聪明机智,才华横溢。她在14岁时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因李世民去世而被迫出家为尼,成为一名尼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甘心于此。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她凭借自己的美貌
2025-04-11 00:31: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