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227年),诸葛武侯创作了名垂千古的《出师表》。诸葛武侯在《出师表》中特别写道:“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由此可见,诸葛武侯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的评价很高,希望后主刘禅信任重用他们,甚至认为重用他们可谓“汉室之隆”。那么诸葛武侯《出师表》中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谁呢?
侍中就是《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在建兴五年(227年)的时候,郭攸之、费祎担任季汉侍中。诸葛武侯执政时期的季汉有皇宫和丞相府两个权力中心,侍中就是负责皇宫政务的最高官员。
不过由于性格过于和顺的侍中郭攸之不太能管事(主要是刘禅),费祎则参加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此季汉的宫中政务主要是由侍郎董允负责的,《出师表》的“侍中”应该也是包括了侍郎董允。
尚书则指的是陈震。季汉继承东汉的制度,最高实权机构为尚书台。建兴五年(227年)的季汉尚书台的最高长官是录尚书事诸葛武侯,尚书令是陈震。在北伐期间,尚书台自然由尚书令陈震主持。
长史指的是张裔。长史是丞相府的高级官员,辅佐丞相处理政务。建兴五年(227年)时的丞相长史共有两位,分别是向朗、张裔。不过向朗参加了第一次北伐,不是《出师表》需要提的留守官员。
由此可知,留在成都处理丞相府事务的长史是张裔,也就是在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期间代行丞相在后方的职权。根据史书推辞,张裔此时的身体可能不是太好或有其他原因,不能一个人主持丞相府。
参军指的是蒋琬。由于张裔不能单独主持丞相府的全部事务,诸葛武侯便安排参军蒋琬作为副手一起主持丞相府。“长史、参军”其实就是代表以张裔、蒋琬为首的在北伐期间的所有丞相府留守官员。
在诸葛武侯北伐期间,“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就是季汉留守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诸葛武侯自然要在《出师表》里对刘禅说明。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一、从女皇到“太后”,武则天的华丽转身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名字几乎成了权力和智慧的代名词。在705年的那个冬天,一场由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却让她不得不从权力的巅峰退下来,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你以为她会因此黯然神伤,或者愤愤不平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武则天虽然失去了皇
2025-04-30 00:35:34魏无忌出生日期不详,老爹是魏昭王,前辈孟尝君就曾在其父手下打工。魏昭王去世后,哥哥魏圉(yǔ)继承王位,史称魏安釐(xī)王,魏无忌是货真价实的皇室贵胄。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无忌为了魏国的将来,积极招揽天下英才。太史公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无忌仁爱宽厚
2025-04-30 00:25: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