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9 10:02:04    

大名鼎鼎的黄光望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首,我们知道他的《富春山居图》是历史上的传世名作,为世人所仰慕。但黄公望生前却并无半点名气,也没想过要成为一名画家,他的人生甚至比常人还要失意:官场失败、蒙冤入狱、靠着并不体面的卖卜(算命)为生,浪迹于山水之间,直到完成了《富春山居图》,人生才有了一些意义。

黄公望生于宋末,幼年便父母双亡,族人不得已将其过继给了永嘉州(今温州)平阳县(今苍南县)的黄氏为子,改姓黄,名公望。10岁那年宋朝灭亡,元统治者一统天下。与众多的有志青年一样,黄公望自幼便饱读诗书、聪颖好学,在仕途上有着远大的抱负,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人生理想。但无奈的是这一考便是几十年,直到他45岁的时候,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这来之不易的一份差事,本以为可以让黄公望大展鸿途,却不料被上司张闾贪腐案牵连入狱。出狱之后,蒙冤而失落的黄公望,再也没有信心继续他的雄心与抱负了,现实的无奈、命运的多舛与磨难,让他看透了仕途的黑暗和人生的凶险。从此之后,黄公望急流勇退,隐居于山山水水之中,信奉全真教,当了一名道士。

这悲惨的人生本以为尘埃落定、就此安定下来。但这个倒霉的失意者却决定与自己的过往彻底决裂,来一次华丽的转身。他决定,用余生做一点自己喜爱的事,为自己而活。当时的黄公望已经50岁了,为了学习山水,他跑遍了很多地方拜师学艺,先是拜赵孟頫为师,后拜师王蒙,但因为年龄太大而遭到了拒绝。黄公望自此下定决心,以大自然为师,遵从自己的内心,重新开始。此时的黄公望有着乘风破浪的勇气,或许他的人生盛宴才刚刚开始。由于黄公望学识渊博,学养深厚,书法、诗文、音律样样精通,又有着丰厚的人生阅历,所以,对他来说研习文人画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此后的29年,他便背上行囊(里面装有纸和笔),行走于大山大河之间,遇到美景便坐下来观察思考,一坐便是一天,也许他思考的不仅是眼前的山水,还有他坎坷的一生吧。期间为了生存,黄公望靠卖卜为生,他的师弟无用一直伴其左右,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到了79岁的那一年,黄公望不再走了,他独自留下来,决定用他的画笔来干一件大事。

富春江边,从此多了一位老人,每天独自一人,在深山中游走,思考、记录、绘画,他终日坐于山中,废寝忘食,日积月累、得之于心、运之于笔,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描绘富春江边的美好景色和平淡人生。在这几年的时光当中,富春江就是黄公望唯一的挚友,他们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相互成就。黄公望坎坷的一生,就像这富春江一样悠长而深远,充满波折、历经沧桑却又有着气定神闲的骨气和波澜不惊的淡然、洒脱。就这样,一位80岁的老人,前前后后用了几年的时间,直到生命的尽头,完成了《富春山居图》。他将此图赠与重逢后的无用师弟,无用看到此画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这幅长卷就是黄公望的一生啊!一年之后黄公望便离世了,他的人生已无遗憾了。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此后《富春山居图》便开始了同它的主人一样的传奇命运。一开始在民间流传,还没有多少人看到它的价值,直到明朝沈周发现了此图,奉为神品,大家才开始知道《富春山居图》的价值。沈周将此图挂于自己的房间内,天天观摩、爱不释手。时间久了,他发觉这幅作品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没有名人的题字。于是他便邀了朋友来一起欣赏、题字,却不幸被人盯上盗走,沈周捶胸顿足,懊悔不已,伤心了好久,寻遍各地始终没有再找到这幅作品。不料有一天在画摊子上却看到了此画,沈周大喜,赶紧回家取钱购买,却不料在这过程中被别人买走了!沈周伤心欲绝、寝食难安,最后不得以凭着自己的记忆重新复制了一张《富春山居图》,才了了自己的心病。之后这幅画又几经波折落入了大收藏家董其昌手中,董其昌晚年将此画卖给了吴洪裕的祖父吴正志。清顺治年间吴洪裕继承此画,由于太过于喜爱,便在自己奄奄一息之际,授意将此作品烧掉带走,众人将此画投入火盆,幸好吴洪裕的侄子吴子文上前将此画救起,才免于非难,但遗憾的是,作品被烧成了两段。后来吴家子弟吴寄谷将烧断的两部分重新装裱组合。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将董其昌的题跋由画尾放于画首,居然看不出有裁剪的痕迹,从此大段部分被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小段的部分被称为《剩山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到了乾隆年间,一幅假的《富春山居图》流入宫里,乾隆皇帝一看大喜,召集大臣一起观赏,自己题字收藏、赞不绝口,大家也不敢揭穿。后来真的《富春山居图》也流入皇宫,皇帝一看画的也着实不错,但无奈已经把假作当成真迹,不好改口,所以也命人收藏了这幅作品,至此,《富春山居图》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归宿。后来,故宫博物院在战争期间历经波折保存了此作,战争结束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被国民党带去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剩山图》藏于浙江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一生心血的结晶,它记录的不仅仅是富春江边的美景,更是那个时代和个人命运的缩影,《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送给后代的一份礼物,六百多年过去了,富春江依旧,但已经很少有人能再像黄公望一样在耄耋之年如此专注的与江水对话了,或许黄公望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人生已经毫无意义的走过了99%,如果你愿意,那1%也可以熠熠生辉。

相关文章

说汉代人物——年轻时代的刘邦,是一位无赖之辈还是浪荡游侠?

对于年轻时代的的刘邦,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市井无赖流氓之辈,整日不务正业,游荡厮混。那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刘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事情来分析一下。刘邦的大哥刘伯不幸死得早,留下了他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刘邦经常带领一帮朋友到他大嫂家里混饭吃。一次两次还能接受,但是隔三差五的带一帮朋友到

2025-04-05 02:03:06

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读不懂,因为缺乏通透的思维

其实关于刘邦这个人,我写过很多分析的文章。但是,从最近的作品评论里来看,依然有很多朋友把对刘邦这个人的认知过于极端化、表面化、情绪化、现象化!特别是一些喜欢项羽的朋友,恨不得用“臭流氓”的标签贴满他的全身上下!刘邦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厉害的,不说别的,近代伟人就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很会当皇帝的

2025-04-05 01:40:40

中国古代人物:刘邦

刘邦(前256年或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战国时代楚国的沛丰邑中阳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丰县),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家世)出身的皇帝。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参与以西楚为首的反秦行动,成为诸侯之一。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获胜,统一了自秦朝灭

2025-04-05 00:50:13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

刘备是不是伪君子?四句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仁义之君”到“乱世枭雄”:剖析刘备的权谋之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而刘备,作为蜀汉昭烈帝,一直以“仁义”著称,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细细品味刘备的生平,我们不禁要问:他真的是一位毫无瑕疵的仁君吗?他那些看

2025-04-05 00:40:19

历史上的刘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秦末,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下云集响应,到处都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同时山东六国残余的旧贵族们,也就是所谓的山东诸侯们,也乘势而起,企图利用农民的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恢复他们各自的政权。当此之时,沛县的一个亭长刘邦也掀起了反秦的旗帜,企图夺取政权。经过了四年的斗争,刘邦肃

2025-04-05 00:06:0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