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树倒猢狲散”,通常用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依附的人就会立刻一哄而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与权势、金钱等相关时,都是贬义的。不像成语“墙倒众人推”,同样是贬义词,如果那个失势或受挫的人,不是坏到“头顶生疮,脚底化脓”的那一种,被人赶尽杀绝时,旁观者多少还会生出点怜悯的情感。
“树倒猢狲散”出自宋庞元英的《谈薮・曹咏妻》,说的是厉德新写的一篇文章《树倒猢狲散赋》,而这棵树指的就是遗臭万年的秦桧。这中间的厉德新与曹咏、秦桧是什么关系呢?秦桧是曹咏的领导,厉德新是曹咏妻子的哥哥,即大舅子。厉德新为什么要写《树倒猢狲散赋》这篇文章呢?这中间的来龙去脉是这样子的。
在宋高宗时,曹咏的官职低微,但他善于拍马屁,尤其是拍得奸相秦桧挺舒服,因此在秦桧手上连升三级,成了朝中的要员。曹咏的官做大了,自然就会有人来拍他的马屁,这也让他非常得意。但有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就是他大舅子厉德新,顺理成章的事不做,反而故意疏远自己。
厉德新,这个人头脑非常清醒,知道曹咏的官是靠拍秦桧的马屁升的,心里更清楚秦桧是什么人,日后定没有好下场,于是坚决不肯和曹咏同流合污。对于厉德新的举动,曹咏气不打一处出,恨得咬牙切齿,总想治治这大舅子,但是却怎么都找不到他的把柄,最后只好作罢。
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坏事做绝的秦桧病死了,那些曾经依附秦桧的人仕途也跟着崩塌,曹咏被贬到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之后,当即就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给了曹咏。厉德新在赋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曹咏等人就是这棵树上的猴子,奸相秦松一倒,猢孙们便四处散去。于是“树倒猢狲散”便传开来了。
厉德新这个人斗志很坚,是个“痛打‘落水狗’”好手,而且不畏亲情,穷追猛打,他为这事接连又写了十首诗,全部都给了妹夫曹咏,其中一首云:“断尾雄鸡不畏牺,凭依掇祸复何疑。八千里路新州瘴,归骨中原是几时?”把妹夫曹咏气得七窍生烟,曾经的羽毛已不再闪闪发光,脱了毛的肉鸡,只好忍气吞声。再说不光彩的事情,结局历来如此。
重温成语“树倒猢狲散”的故事,收获依旧是老套路:做人做事决不能有依附关系。权势依附,金钱依附,观念依附⋯⋯那棵树,不能有,五体投地,失去原则是不行的。人一旦失去自我,最终都会活成一条狗,悲催的只能是自己。(
屈原,名平,字原。他生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自幼聪慧的他,博览群书,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早期,他深受楚怀王信任,担任重要官职,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希望能使楚国强大起来。他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然而,他的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诋毁。渐渐地,楚怀王对他产生了怀
2025-08-31 03:21:27中国有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一个是尉迟恭。相传泾河龙王犯了天条,玉帝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了活命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便与魏征下棋拖延时间。结果魏征灵魂升天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以为李世民言而无信,日夜哀嚎使其不能入睡,直到秦琼、尉迟恭守卫宫门李世民才得以入睡。李世民不忍二人日夜不眠,就画了他们画
2025-08-30 01:16:4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门神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年画,象征着驱邪避鬼、保平安。而在这群威武的门神中,尉迟恭无疑是最具人气的一位。他不仅是唐朝名将,更是被誉为“门神”的传奇人物。然而,尉迟恭为何能从一个历史人物变身为家喻户晓的门神?这背后的故事可不是简单的民间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尉迟恭的传奇经历尉
2025-08-30 00:19:45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如星辰般璀璨,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英雄,便是古代的“破坏王”——项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既让敌人闻风丧胆,又让自己人感到无奈,真可谓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位“霸主”。那个男人就是来自江东的项羽,这位出生于楚国的壮汉,初登场时便自带“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场。小时候不
2025-08-29 02:19:56关羽之死:败走麦城背后的真相与人性博弈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但你真的了解这场悲剧背后的所有真相吗? 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是他的骄傲自负。但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关羽的败亡,远非“性格缺陷”四个字可以概括。那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更是一场复杂的人性
2025-08-29 01:00: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