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被赵高做掉之后,自己想登基称帝,奈何群臣不拥,只好顺水推舟立公子子婴为秦王,去除帝号,也向天下诸侯传达一个秦朝只是秦国,不图天下的意思。但最终也没能阻止刘邦大军打进咸阳。不过,这位子婴到底是谁?好像史书上没有交代清楚。因为他只做了46天的秦王,后人没有再去关注和考证,成为了千古之谜。
第一,《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从这里看,这位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弟弟。不过,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只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成蛟,因为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只生了两个儿子。另外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就是嫪毐和赵姬所生的孩子可以忽略,因为早就在嫪毐之乱的时候被杀了。难道子婴就是成蛟,也不可能,因为成蛟早就逃亡赵国,也早在始皇帝统一天下前就死了。
第二,《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也就是说秦二世胡亥的兄长。很明显这应该是个错误的记载。因为胡亥登基的时候,他的哥哥们基本都已经去世了。即便还有个别的没有去世,胡亥清洗宗室子弟的时候也都被干掉了,他连自己同母兄弟都没有放过,怎么可能还会留一个?
第三、除了这两种史书记载之外,还有一种部分学者的说法:认为子婴是成蛟出逃赵国之前留在咸阳的长子。依据是史书上说的:“乃召始皇弟子婴”,把这句话理解成始皇帝的弟弟的儿子,名叫“婴”。虽然这种猜测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如果认真了解一下成蛟叛变的原因和秦国的法律,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成蛟之乱的起因是因为当时成蛟受人蛊惑,想取代嬴政的地位。况且叛国降赵这样的罪已经大到要夷灭三族了。即便真的有儿子留在咸阳,嬴政也想留个仁君之美名而没有杀,那这个儿子也只能是活着而已,不可能有王族身份。更不能出现在殿上劝说胡亥不杀蒙恬兄弟。成蛟降赵发生在公元前239年,而嫪毐之乱中,嬴政诛杀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发生生在公元前238年,基本属于同一时期,我们找不到秦王嬴政杀弟弟,留侄子的理由。
由此可见,这两种说法都很不靠谱。我们要弄清他的身份,要先推测一下他的年龄,以便于知道他大概什么时间出生的。子婴诛杀赵高时,是找了几个帮手的,其中就有他的儿子。子婴的儿子都可以参与政变了,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子婴大概在18岁生下这个儿子的话,子婴应该也已经35岁以上的年龄了。子婴登基那年是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刚死,死的时候23岁,也就是说,子婴至少比他大十几岁。由此推断,子婴出生于公元前240年左右。秦始皇出生在公元前259年,两人正好差了一辈人。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纯属给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戴绿帽,因为那个时候秦庄襄王已经死了至少七八年了。
反过来说,秦二世清洗兄弟姐妹,为何就没有把这个子婴给干掉呢?至少说明了,子婴不可能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什么才叫不构成威胁呢?其实就是因为子婴不是秦始皇的直系血亲,也就是不是秦始皇生的。早在秦二世刚刚登基时,子婴已经在史书上第一次出场,那就是劝谏胡亥不要乱来,不要杀公子扶苏的死党蒙家兄弟。可是胡亥没听。子婴可以劝皇帝,说明这个人在朝中应该是有一定名望的人。胡亥不杀他,是因为鬼都不信他能成为皇位的竞争者。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他一定不是秦始皇的儿子。
那问题就来了,他既然不是秦始皇的儿子,也不是秦始皇的弟弟,年龄的缘故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孙子。那他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秦始皇更上一代的王族子弟。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也就是那位安国君,共有二十几个儿子。当年正是因为吕不韦奇货可居的策略,让华阳夫人收了异人(后来改名子楚,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子,嬴政才成为大秦的合法继承人的。那么,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有很多儿子,也可能有很多孙子,至于那个儿子后来生了个“子婴”,我们大可不必再去细究了。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