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是谁灭掉了存在了873年的周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10:18:01    

周朝自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始,王室的力量就日渐衰弱,中间虽然有春秋五霸相继勤王。但是每次周王就要赏赐一些财富或者土地给有功的诸侯。慢慢的周天子的土地就越来越少了,国力也就越来越弱了。后来进入战国时代后,周天子的影响力就更加弱小了。

因为魏国周室在跟魏国和韩国的领土交界,所以随着魏国和韩国力量的增长,周室的衰弱。魏国和韩国将周室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也就是俗称的:东周和西周。当秦昭襄王的时候,昭襄王在范睢的建议下,决定称帝。于是派张唐打通了三川,消灭了西周国,迁移九鼎到秦国。这时候消灭的是西周,但是东周依然存在。

当秦国的昭襄王死了之后,太子安国君继位。不过这个安国君继位之后,将子楚立为太子,这个子楚就是当年质押在赵国,被吕不韦救回来的异人。安国君继位却只当了三天的的秦王,他父亲的丧事刚刚办完,他就死了。虽然所有人都怀疑是吕不韦下毒害死的,但是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再加上吕不韦掌握着朝中大权。而且他又是子楚的救命恩人,所以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责难他。

安国君死了之后,吕不韦奉子楚继位,这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当上秦王之后,就让赵姬做了王后,让嬴政做了太子。这时候秦国的相国还是蔡泽,但是他知道现在的秦王想要报答吕不韦的恩,想让吕不韦当相国。于是就主动辞退,让出了相印。于是吕不韦就成了秦国的相国。

秦国一向强大,而且又代替周朝称帝,所以这让周王很不满。前面的时候,秦国比较强大,周王也只能忍气吞声,唯唯诺诺。现在看到秦国连续死了两个国君,国家正在混乱之中。所以周王决定趁机联合六国消灭秦国,以报仇雪恨。所以派遣使者到各个国家前去游说,希望诸侯都能够派兵前来。

吕不韦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没有等到诸侯给周王答复。就奏请庄襄王说道:西周已经被昭襄王所灭,只留下东周还在。东周毕竟是周武王的子孙,如果他们鼓动天下人跟我们为敌,那对我们是不利的,不如直接派兵灭了东周吧。庄襄王答应了吕不韦的请求,于是让吕不韦统率十万大军讨伐东周,抓获了东周国君,占领了东周所有的城池。

从周武王开始,到东周被吕不韦彻底消灭,周王室成了一个历史名词载入了史册。周朝一共经历了八百七十三年。最终被秦国所灭。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是秦昭襄王灭了西周,是秦庄襄王时代彻底灭了东周。结束了周朝长达八百多年的统治。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