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共培养了三千多名弟子。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大圣人,曾经提出过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勤以治学,喜欢钻研学问,整理古籍,编著了不少典籍。
孔子晚年的时候特别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书,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他花了很大的精力,终于把<易经>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他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孔子感概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经>的文与质了。’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又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但是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都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所以当时的书都特别沉重。由于孔子刻苦学习,经常展开书简翻阅,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也因此有了‘韦编三绝’这个成语。
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赞颂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