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璀璨的艺术明珠。宋词在整体风格上,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是以范仲淹、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代表人物非常多,有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李煜、温庭筠等等。相对于气象恢弘豪放派来说,婉约派更是侧重儿女情长,语言圆润,重音律邪婉具有符合中国人个性的婉转之美。婉约派更是被世人喜爱和流传,我们来欣赏下五位婉约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
“词国皇后”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代表作非常多,以靖康之耻为界,前期题材主要写自然风光、离别之愁,反映的是闺中生活。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念旧和怀念亡夫的情感。
婉约派的李清照,最豪迈的一首诗莫过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杰指的的张良,萧何,韩信这种人;鬼雄暗指项羽,虽败犹荣。李清照这首诗,凛然风骨,力透人胸臆,浩然正气,直指人脊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了以死抗敌,为国捐躯的无畏精神。南宋南渡有李清照这样的女中豪杰,后来的南明难度也有秦淮八艳爱国女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是为思念丈夫所写的一首诗,新颖的比拟手法,道出了女人独居的孤独、寂寞、痛苦之情。
“千古词后”李煜,他本是一位诗人,却落帝王家。他的这种无奈的处境和几百年后的仓央嘉措一样,一个不想做雪域最大的王,却被困在了布达拉宫。李煜代表作非常多,都属于难得的一流作品,部部经典。流传最广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悲愤之情有如江水,一发不可收拾。这首词把李煜经历的亡国之痛,描述的淋漓尽致。这一千古名句,无意中成了李煜的绝命诗,赵光义听了这首诗后,赐杯毒酒结束了李煜短暂的一生。
柳永,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宋词的贡献可以排到前几位的,他全面改善和革新了宋词创作手法。继承了南唐后主李煜之风,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看那冷落清秋节”把离别的场景渲染的如此悲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天的我,又能在哪里醒酒呢,恐怕是在凄凉的杨柳岸边,独自面对残缺的月亮吧。心情不美好,一起风景都是摆设。这首词,让柳永一书成名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孤独的旅途上,思念意中人,即使相思和愁绪让人消瘦憔悴,也不后悔,这是多么痴情的人呀。这首词极具感染力,是不可多得佳句。
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出自于《玉春楼 春恨》,这首词主要表达是相思之情,写的缠绵悱恻,离别愁恨又情意绵绵。天涯海角都有尽头,我的相思却无限悠长。与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异曲同工之妙。晏殊这种相思痛的领悟,读了让人肝肠寸断。
秦观的千古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似曾相识,当看到影视中那些爱情经典的片段时,都会想起这首诗。通俗易懂的语言都不用去翻译,爱情历来都是古今相通的,正如有歌词写到“如果曾经拥有算永远,不管期待多少年”这些凄美的爱情或者终成眷属,或者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但是,这份美好的爱情期待,比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具浪漫的情怀,更叫人割舍不下。
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不断,每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名将,不胜枚举,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战神”——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出身河东薛氏,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世代官宦。614年出生于唐朝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出生时家道衰落,种田为生,日子过得艰难。他准
2025-09-07 00:29:40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