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落水中,亦刚亦柔
2021年夏天,王源就像一颗流星落入了我的视野,他的新专辑《夏野了》让我惊喜和愉悦,然后他就几乎占据了我的整个夏天。在那个被一场手术搅得混乱不安的暑假,王源的音乐和文字让我得到了片刻的宁静,让我能够在某些时间里忘记痛苦和恐惧。当我抛下过往对他的印象,真诚地去聆听他的音乐,才发现他与我过去所想象的样子截然不同,他是一个清醒理智、温柔坚定的少年,而不仅仅是可爱。在这个00后创作歌手的音乐作品中,最让我眼前一亮并喜爱至今的是《柔》这首歌以及它的MV。
王源《柔》MV
第一次听到《柔》,我就被它吸引。仿佛有人潜进意识的深海,窥探到了我小心隐藏的秘密,然后用温柔而有力的声音向我诉说:“别怕!我懂你,我会陪着你走出困住自己的透明空间,飞往自由的天空!”我没有学过专业的乐理知识,但在这首歌里深深地共情了,我听到了困在意识中的自我独白,看到了一个少年柔和地迎接社会刺向他的利刃,试图用他的善良换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解。长大以后的世界危险丛生,天真的我们希望用温柔避免受伤,像水一样遇石则转,不必撞得头破血流。
王源《柔》MV中再现Edward Hopper画作的一幕
当我点开《柔》的MV时,再次收获了高山流水般的惊喜。油画质感描绘出一个人的孤寂和挣扎,再加上与水声交融的琴声与歌声,这支MV将灵魂的独语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许多象征性的画面剖析着人心。循着书页上的一行小字,我翻看了Edward Hopper的画作,体会了荒凉年代人的孤独和困顿。如果说Hopper的画展现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孤独群像,王源的《柔》则生动表达了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初入社会的孤独和混乱。“在一个人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顿悟的特殊时刻,从无忧无虑的时光中醒来,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是艰辛、复杂、令人难以忍受的。然后,怎么办?”[1]王源在《柔》这首歌里给出的答案是“以最柔的柔去感同世界,用最完美的笑去瓦解”。
二、月映万川,人格同一
王源《朝暮》线上演唱会海报
在信息庞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容易困于信息茧房,仅仅相信某一种观点,并狂妄地以为一个句子就能定义一件事物。但实际上,即使一个命题拥有大量证据,也未必为真。现在确信为真的命题,也可能被未来的某些新的证据或另一种看待当前事物的角度证伪,从而引起认知者的信念崩塌和重建。在“后真相时代”,我们还能谈论“真”吗?
作为公众人物,王源就像一束阳光,透过不同人的棱镜折射出多变的色彩,没有人能够看到光的全部颜色,甚至连阳光自己也看不到全部。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是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到了他的身上,将他想象成可能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因此,在大众的话语体系中,加到王源身上的词有可爱、刚柔、丧燃、帝国小水晶等等,但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够概括他的全部抑或本质。一个人向外界展现的只有部分自我,藏在深海里的隐蔽自我只会在短暂的瞬间向特殊的人展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永远也无法百分之百地了解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
王源2019年《源》演唱会现场照片
但是,理解一个人的personal identity的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无预设的真诚对话慢慢触及自我的核心。我从音乐出发,听到了未在镜头前表现的王源;当我去阅读他的文字,又看到了心灵的成长和蜕变;此刻再去看他的视频,在我眼中显现的已不再是一个稚嫩的孩子,而是坚定成熟又单纯善良的逐梦者。只有当我们卸下对王源的固有印象,不做任何预先判断地去认识他,才会猛然发现,他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小孩,他已经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大众对明星的刻板印象,也侧面反映出了一部分人的认知偏见,不愿意改变旧观念。而在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经常检视并修正观点,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
三、随风而起,飘入梦境
王源《柔》MV
“仲尼厄而作春秋”,痛苦是创造伟大作品的源泉,艺术家在自身最痛苦时刻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最打动人心。在王源的作品中,用孤独和困苦凝聚成的音乐有《柔》《夜间游泳池》《鱼缸旅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花瓣》等。王源仿佛有着心理咨询师的敏锐,能够潜进自己和他人“臆想的深渊”,听到人们只会对自己诉说的秘密,然后用声音和文字细腻刻画潜意识的世界。在这些音乐作品呈现出的意识海洋中,绝大部分的海面是黑暗的,有一只小船在风浪中摇晃,却朝着星光所在的方向驶去,船上的灯光忽闪忽闪地传到了陆地上。就像那首《答案》里唱的,“迷路的人别害怕朝着光,你也是某人的火把”。不只是王源自己,他的歌仿佛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照亮他人的火把,即使我们正处在绝望之中。
王源《源》专辑封面
2019年对于王源来说是真正成人的开始,伴随着疼痛和未知经历了灵魂的锤炼,同时给世人留下了值得铭记的作品。《源》这张专辑生动记录了少年成长为大人的精神轨迹,既有少年特有的敏感和脆弱、遭受外界质疑时的温柔坚定,也有在激荡思想中的自我鼓励、在孤独空间里的自我治愈,更有对宇宙人生的哲思和情窦初开的轻盈。如果有心理学家试图研究人们在迈入成人阶段时的心理变化,这张专辑能够提供宝贵的资源。
借助着音乐和文字,以及强大的内心力量,王源顺利完成了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用一首《我的童年》告别过去,用《一样》与社会联结,用《四百击》敲响了征战成人世界的铿锵鼓点,书写着《成长的量变与质变》。在当下的华语乐坛,选择音乐道路和创作歌手身份是需要勇气的,王源下了一场盛大的“孤注”,担起了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责任。在2021年,他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夏野了》让许多像我一样的路人看见了他的实力,打破了心中对他的固有印象,开始将他看作一个成年人、一个优秀的Z世代唱作人。
王源《夏野了》专辑封面
有时候会觉得,王源的音乐蕴含着存在主义的内核,在绝望中创造希望,不断打破旧有的框架,诠释着“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践行着存在主义哲学,向世界宣告着只有我才能定义我自己,每个人都想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夏天。现在我正等待着花盆和泥土,迫不及待地想要种下千本蒲公英,在夏天时看粉色的蒲公英自由地飘向空中,飘向我遥远的梦境……
王源《夏野了》实体专辑中的千本蒲公英
写于2022年2月
备注: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
附录:王源《环球人物》文章中的部分句子
——王源“18岁的一份答卷”《环球人物》20190815
——王源“波士顿的雨”《环球人物》20191015
——王源“致文字”《环球人物》20220115
王源《致文字》
参考资料
王源《环球人物》专栏文章合集2018.2.9-2020.7.20
环球人物·王源说 - 哔哩哔哩
王源《柔》MV
王源-柔-高清MV在线看-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1《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8期“高中生需要哲学吗”第62页“夏先生的故事”
自建的王源歌单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