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秦穆公称霸西戎,原来主要依靠这个“汉奸”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09:17:16    

“汉奸”这个词,指的是通敌卖国的中国人。当然,这个词是在汉朝之后才有的,因为有了汉朝才有汉人。汉朝之前,中原各国统称“华夏”。

那么,在汉朝之前,有没有通敌卖国之人呢?

当然是有的。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汉奸”这个词而已。而我们熟悉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称霸西戎的时候,就是依靠了这么一个“汉奸”。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汉奸”原本是来劝秦穆公背叛周朝,投靠戎狄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个“汉奸”说的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做由余,当然,不是吃的那个鱿鱼。他原本是晋国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到了戎狄那边去。秦穆公上位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治举措,而这个引起了隔壁老邻居戎狄的注意。于是,戎狄王就派由余这个中原人出使秦国,打探消息,看看秦国是否真的发展起来了。

由余来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向他展示了宫室的华丽、仓廪的富足。看到这些,由余心里是很震惊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是戎狄的使者,肯定要替戎狄说话。于是,他就开始颠倒起黑白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说:“你们这儿确实发展得不错,可惜苦了秦国的老百姓啊!”

秦穆公一听,愣了一下,我们发展得不错,怎么就苦了老百姓了。于是,就问他:“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中国用诗书礼乐法度这些来管理国家,国家还时不时会发生动乱,戎狄没有这些东西,治理国家不是更难吗?)

由余说:“你们就是因为有诗书礼乐法度,所以才乱的啊!你想想,以前黄帝他们那么圣明,靠这个东西还能勉强把国家治理好。你们现在的这些国君和大臣们,哪个比得上黄帝他们,既然比不上,就不要用这些东西来治理国家了。你看看我们戎狄,我们管理国家哪儿有这么复杂。我们的国君施以德行,每个大臣忠诚地侍奉国君就可以了。这样简单又高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好像一个人管自己一样,多方便啊!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由余的说辞里,国家只有废除先进的管理模式,恢复到国君对大臣好,大臣对君王忠心,这样简单的扁平化管理的模式,那才是最好的。这句话说出来,别说秦穆公不相信,就连他自己都不信。

为什么呢?

国君怎样才算对大臣好,大臣怎样才算衷心,有标准吗?没有。而且平时的工作只看忠心就可以了吗?戎狄人口少,臣子数量也不多,所以国君可以对接到每个臣子,但是中原各国可能吗?

就拿我们现在企业的管理来看。很多企业在招人的时候,都会表示他们是扁平化管理,员工可以直接和老板对接,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这个公司有一百个人,每个人都找老板对接,那老板不得累死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说,由余所提的这个模式,只适合戎狄这种人员较少,国家结构较为简单的环境。放到中原各国来看,这个模式是根本施行不下去的。

由余这么说,其实就是诡辩,也叫做强词夺理。但是,不可否认,这个人的口才确实不错,如果换成一个稍微糊涂一点的国君,可能就被他忽悠过去,然后放弃自己先进的管理模式,回归原始社会的管理方式。

当然,秦穆公可没那么傻。听了由余一席话,他就知道,这是个聪明人,放在只动手不动脑的戎狄那边,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于是,他就私下找了内史廖来商量。

内史廖给秦穆公制定了一套离间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一步,先给戎狄王送去美女乐团,让戎狄王沉浸在享乐之中,从而荒废国事。

第二步,等时候差不多了就派人去跟戎狄王说,我们国君觉得由余是个人才,想招揽他,希望您能同意,让他到我们那儿去发展。

第三步,扣留由余,让他回不去。只要他一直不回去,戎狄王就会以为他真的想待在秦国,不再跟戎狄混了。毕竟由余本身就是华夏人,放着好好的宫室不住,为什么非要去跟别人挤帐篷,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史廖的这三步走成功地让戎狄王对由余产生了怀疑,离间了他们君臣的关系。当由余回到戎狄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戎狄已经没有容身之处了。无奈之下,只能又回到秦国,投靠秦穆公了。

回到秦国后,由余估计都很无语,自己本来是替戎狄王来策反秦穆公的,没想到自己反倒被人家给策反了

但是,不得不说,由余是一个非常有职业操守的人。给戎狄王当说客的时候,可以脸部红心不跳地把黑的说成白的。现在老板换成了秦穆公,而且秦穆公还对他礼遇有加,他立马就调整了自己的角色,开始绘声绘色地把戎狄的情报全都透露给了秦穆公,告诉秦穆公,攻打戎狄应该怎么怎么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年后,秦穆公打败晋国,稳住了东部的局势,便“用由余谋伐戎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而由余,也从一个“汉奸”变成了帮助秦穆公收复失地,往外扩张的英雄式的人物。

相关文章

按照魏文侯的教导,西门豹治理邺城赫赫有功,为何却又被罢了官?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

霍去病:年轻的将军与汉朝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

著名的“长平之战”,见证了“战神白起”的巅峰和没落

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

王勃:唐朝的天才诗人,终年27岁,躲过杀人抵命,却难躲溺水而亡

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

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谁的水平?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