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潘周聃。潘周聃,29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前两天刷视频,忽然刷到这个最近很火的梗——潘周聃“学霸式起身”。视频中,他面带傲娇感,起身时呈45度倾斜的姿态,然后大步流星走向舞台。很快,这一“狂拽转身”被网友竞相模仿,有大学生排队做核酸版,有潘周聃式喂猫粮版,也有人模仿“翻车”,差点落枕。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同样因怪异动作走红的“人类高质量男性”:油头白面纸人妆,讲话略带紧张感,岔开双腿成弓步……两个梗给人的感觉是类似的:有些无聊,但又莫名好笑。只是,热梗就像龙卷风,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正如现在“人类高质量男”热度骤减一样,潘周聃“魔性起身”的风潮大概也会很快过去。
不过,“万物皆可学霸式起身”的模仿热潮背后,倒是折射了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学霸变身知识网红,走入大众视野。他们打破了社会对学霸的单一化叙事,展现出更多真实、“好玩”的一面,也将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科普、传播开来。
这些年,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变迁,学霸的“现身”方式逐渐多元化。记得小时候看SK状元榜、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些学霸似乎无所不知的“开挂”表现,不管多么犄角旮旯的冷门知识,多么出其不意的刁钻出题角度,他们都能对答如流,所向披靡。作为观众,我一开始当然也会有“哇,好厉害”“学霸大脑存储量就是高”的中二感受。不过时间久了,也会想问:所以呢?然后呢?毕竟,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如果想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有多深,随手一搜就是了。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从知识到智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媒体的呈现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当时节目形式的限制,学霸的形象展示往往相对单调。相信生活中的他们,也会跟朋友们开开玩笑,打闹一下,可一上了台,便容易面容冷峻、不苟言笑,仿佛一台没有感情的“答题机器”。
这些年,移动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学霸的真实面貌。面对镜头,他们可以自然地展现个人魅力,对所在领域的知识侃侃而谈。你会发现,很多学霸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头扎身学术中”,他们也会追剧,聊八卦,也是紧跟社会热点的“梗王”。很多时候,这些接地气的内容输出,反而容易让受众产生兴趣,了解自己与这些知识的关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两年,我的订阅列表里,知识类博主的含量就明显增加。他们很多都是毕业于各大高校的学霸,涉及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等。之前,在“985相亲局”引发关注的时候,有人就会从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进行解读。针对最近“抓马感满满”的强尼·戴普离婚案,也有心理学博主适时推出视频,科普什么是法庭中所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应该如何应对。
某种程度上,这恰恰是用打破专业壁垒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对人文社科领域来说,很多研究成果本就该用来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对自身、对社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不是止步于象牙塔中,成为一小部分人谈论的对象。
而对于这样做会不会让知识学习肤浅化、碎片化的说法,其实也没必要过度担心。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时间充裕、心境平和时端坐在书桌前阅读,也可以是在工作一天、疲惫地挤地铁时打开一个知识博主的视频。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也不必在各个领域都力求深入。对于陌生的领域,花十几分钟了解一个术语、一种现象未尝不可。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科普类内容更多是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给受众提供一个易于接近的入口,与系统性学习并不冲突。就像网红文学教授戴建业所说的: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从视频中了解诗词,再扎根原著,系统地读书。知识网红就像是连接学术与大众的摆渡人,让那些看似枯燥、高冷的知识生动、鲜活起来。
总之,现在再提到“学霸”这个词,人们脑中不只有脸谱化的面貌。不管是像潘周聃一样“无心插柳”的走红现象,还是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知识博主,都能让我们看到学霸的不同面向。学霸走红,也能让知识普及这件事变得更有趣。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