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称《道德经》,所著者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今天就和书海一起来感受老子的人生智慧吧。
《道德经》分为道和德两部分。
道指的是天地之间的规律和真理。德是指具体的事物、法则、自然。
整部《道德经》只有廖廖五千字左右,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无穷无尽。若能循大道而行,则可达天人合一的境界(书海还在努力追求这种境界)。
首先,贯穿整篇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做事不必追求圆满。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件事达到极致以后,接下来一定会是下坡路。做凡事留有余地,做人也要留三分,从而避免盛极而衰。只有符合自然规律,才更符合“道”。
其次,老子所提倡的第二个观点也是大家最常听说的那就是“无为”。什么是无为?就是做事顺应自然规律,反对人为强行干预。书海认为“无为”不是现在所说的“躺平”、“摆烂”,而是做一件事顺水推舟、顺应大势,而不是逆水行舟,逆天而行。现在太多人不理解“无为而治”的观点,总是出于个人功利的目的去做一件事,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总想着去强行改变事态的发展,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已经偏离了大道,为日后埋下了祸端,最后却是害了自己。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做事能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尽人事,听天命,任事务自然发展,主观上不做为、不强求,客观上反而会获得成就。
第三个重要观点是“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为天下溪”这个观点在网上有很多字面意思上的解释: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于柔和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沟溪。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屈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但书海并不赞同这么浅显的解释,我认为老子所说的“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为天下溪”中的“知雄守雌”可以用诗人西格夫里·萨松作品《猛虎与蔷薇》中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来解释更为妥切一点。“雄”在古代往往代表的是强大、进攻,而“雌”通常代表的是防守、柔弱。我认为这句话可以通俗地解释成虽有强大的力量与无可匹敌的权势但是仍会对弱小之人生起怜悯之心,为生活中的感动而落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至于“为天下溪”我认为可以与第一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前后衔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第一章,在我的主页中也有关于这一章的解释,就不在赘述了。
老子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观点也都非常发人深省,希望我们都能没事去翻一翻。每次的阅读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感悟。
20岁时我读《道德经》,看着书中的译文并没有什么感触,别人都说《道德经》很高深,对我却没什么特别的触动,认为不过是一些人故弄玄虚,博人眼球罢了。
30岁时我再读《道德经》,对书中的译文有了一些认同和触动,但是我仍然认为书中的很多观点过于理想化与社会大势不符,不具备可行的条件,老子的价值观也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40岁时再回首读《道德经》我已经不再看译文,这时我才明白《道德经》需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悟,自己去经历。《道德经》这本书并没有唯一的解释,也没有所谓的正解,只有属于你自己一个人的解释,自己悟出来的才是“道”。去读《道德经》吧,里面有属于你“道”和人生的无穷智慧。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