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作为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骚客频至隆中。他们在此探幽访胜,或缅怀先贤,忆古思今;或沉醉山水,触景生情,于感慨中吟颂出一首首不杇诗篇。曾巩的就是其中之一。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北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进士,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初为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出通判越州(今浙江绍兴),历知齐州、襄州、洪州、福州等地地方官,颇有政绩。
他在襄州(治所襄阳)做官时,趁公务闲暇之余,与同僚多次前来隆中祭祀诸葛武侯,访寻诸葛亮当年生活所留之遗迹,并写下《隆中》诗一首:
隆中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才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隆中》
诗中对诸葛亮拥有远大志向,却甘于平淡,在隆中躬耕的心态;对诸葛亮等待时机,不乱投人主的情怀;对诸葛亮因刘备殷勤三顾感动而出山,建立起形同鱼水的君臣关系;对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父子两代,尤其是对他在刘备死后总领蜀汉国政,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进行了歌颂。诗的最后,曾巩认为诸葛亮一生际遇,与早年间自比管、乐之事,虽然后人对其才能、品德看法各异,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又岂能是虚传?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