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庄子:一个人最大的聪明,是接纳自己的“无知”,反思自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2 08:48:21    

庄子和惠子,都是当时最有思想和学识的人,他们有时候是好朋友,有时候在思想上,又有着非常巨大的分歧。

比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说鱼很快乐,惠子却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马上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关于这场辩论所蕴藏的哲理,我们不多加讨论,但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就是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正确,于是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生活中,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无知,所以他们才会坚定地反驳别人的观点,然而,庄子试图用很多故事来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学识,他的认知也一定有边界,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无知,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聪明。

庄子和惠子,还有过一次有趣的争论,惠子故意说庄子的言论毫无用处。庄子反驳,只有先懂得无用,才能谈有用。

他用了一个比喻,比如大地很广阔,但人双脚站立的有用之地却只需要一小块,如果将其他的无用之地全部挖掉,只留下这一小块,人就会彻底困死。

正是因为有广阔的无用之地,人才可以自由生存,我们立足的这一小块,是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世界,而之外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无知,人只有明白自己的无知大过于已知,才不会让自己困在一个狭隘的世界。

西汉时期的曹参,是萧何的挚友,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出任宰相的萧何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国家因此稳步发展,萧何临终之际,向皇帝推荐曹参接任自己的宰相之位。

但是曹参当上宰相以后,所有的工作全都照搬萧何制定的规矩,这在皇帝看来,曹参无所作为,于是质问曹参为何懒政。

曹参回答:我的才能远远不及萧何,他制定的法令受到百姓赞颂,现在我做宰相只要能遵循萧何的治理、国家就可以稳步发展,所以我还是不添乱为好。

皇帝听完之后深以为然。这就是“萧规曹随”的典故。那么曹参,很显然并不是一个无用之人,但却是一个“深知”自己“无知”的人,他承认萧何比自己厉害,也坦然接纳自己的无知,所以这反而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智慧!

但是生活中,大多数稍有权力和地位的人,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他们从不反思,也拒绝接受,总是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将自己的无知当作真理不容反驳,逼迫别人接受并强硬推行。

而这种愚蠢的做法,迟早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一个人最大的聪明,并不是自己知道多少,而是能够接纳自己的“无知”!因此,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正如道德经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上智!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