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墨攻》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十万大军攻打梁城,由刘德华饰演的墨者革离,孤身救城的故事。
故事是以战国为蓝本,虚构了一场墨家与赵军“攻城”“守城”的斗智过程,塑造了墨家行走天下、锄强扶弱的智者形象。
《墨攻》剧照
电影很精彩,可墨家真的如电影中那般吗?墨家学派的主张”兼爱“”非攻“,又是指什么?儒家和墨家并称”世之显学“,为什么墨家不像儒、道、法等源远流长,而是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神秘的战国学派!
耐心看完,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墨家的鼻祖,墨子名翟,宋国人,也有说是鲁国人的,生于春秋末期战国早期之间,具体时间不详。
百度百科说,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关于墨子出身于农民,笔者认为不太可能。
墨子
《汉书·艺文志》中说,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当然,这个清庙之守不是什么寺庙住持之类的!
在先秦时期,这是指代负责祭祀的巫祝,也就是说墨家起源于巫祝!
《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历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
同时,墨家的文献中也很重视巫祝活动。
比如在《墨子·迎敌祀篇》中,讲到“巫”可以预测吉凶成败,并且对于战争前祭祀的相关规则都记载的十分详细。
墨子本人也信奉鬼神,主张“天志”!
“天志”,顾名思义是天的意志,也就是顺从天意。
墨子认为天意是“兼天下而爱之”的,是“赏贤而罚暴”的,这其实都是都是巫祝观点的延伸。
因为在巫祝看来,至高神上帝(非西方的上帝)庇护万民,享受天下人民的祭祀,对万民都能做到公正的赏罚分明。告诫人们,你不管做什么事儿,都要遵循原则!上天可都看着呢,违背了天意,上帝会降下神罚!
“天志”实质上代表了墨家学派的意志,墨子其实是想利用这种宗教思想让统治者实行他的主张!
墨子又很重视科学技术,而原始的科学技术是混杂在巫祝的“方术”中的。
以上种种,墨家的起源很可能源于掌管祭祀的巫祝。不管怎么说,神职人员的地位肯定都是庶民不能相比的。
虽然,墨子曾自称“贱人”。但,大概不是农民出身。祭祀之“礼”这在先秦时期,都属于高端知识,底层人民是接触不到的!
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墨子出生时早已家道中落,生活清贫。像孔子早期一样,虽出身贵族,却很落魄,不过学习贵族知识的机会还是有的。
但是,墨子并没有孔夫子那般幸运。孔夫子因家族中无子嗣,继承爵位重回贵族圈子,这是极个别的案例!
两个人不同的境遇,也导致了两个学派立场的不同。
墨家站平民的立场,而儒家始终站在贵族的立场!这也是两家水火不容的原因!
墨子认为治天下、治国都要遵循”法仪“,”法仪“是”天志“制定的。
所谓“法仪”就是指社会共同的公正法则,包括大国和小国之间、小家和大家之间、强弱之间、众寡之间、贵贱之间的相处原则,墨子称之为“兼”!
“兼爱”即是,不管我们之间是以上何种关系,我们都要无差别的关爱彼此,不分亲疏、贵贱!
大白话说就是,你不仅要爱你的父母 ,还得像爱父母一样,关爱你家隔壁的王老五!
大家有力气的站出来帮助弱者,有钱的把钱平分给穷人,懂道理的人出来教诲无知的人等等……
总之,大家一起互帮互助,都无私了,”和谐社会“也就实现了!
这就是墨家的“仁”!强调的是无私的爱!
墨子认为“兼爱”是天的意志,是上天让大家这样做的!是神圣的,大家都得奉行!
当下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皆因大家不能做到”兼爱“。
墨子试图利用人们对天神的敬畏,去构建一个乌托邦的国度!
想法很美好,显然不现实!过于高估了人们的道德水平!
“非攻”其实只是墨子众多政治主张中的一个,意为反对侵略战争!
墨子主要政治目标要求解决“三患”,达到“三务”。
“三患”是当前社会,人民存在的三个最大问题: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得不到休息。
《墨子·非乐》: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对应的,“三务”是统治者所要达到的政治目标:国家富足、人口众多、政治清明。
墨子认为解决“三患”:一方面,大家要做到“兼爱”。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生产使物质富足,同时还要注重节约、杜绝浪费。
因此,墨子又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以求”国家之富“。
很多人认为,墨子这是在反对一切人们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以及精神娱乐生活的追求。
其实未必,墨子说这些话的是有前提的,是依据他当时的时代背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如果”民“聊生了呢?墨子可没说!
墨子的本意是反对贵族铺张浪费,要乐你也得”与民同乐“!
“尚贤”“尚同”是墨子认为政治清明的根本!
墨子反对贵族世袭特权,主张选拔贤人来管理政治。何谓贤人,老百姓选举出的有能力的人,不论贵贱出身。
墨子甚至认为,上到天子、三公、国君、卿、宰(将军、大夫),下到乡长、里长都应该选举产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服从统治。
同时设立人民监察机制,对贤人赏,对恶人罚,这就是所谓的”尚同“。
从墨家的主张不难看出,墨子及其追随者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
墨子“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经历,让他深知民间疾苦。墨子的众多追随者,也大多出身贫苦,吃着糠咽菜,身穿着粗布衣,脚蹬麻草鞋。
这让墨家很自然的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之上!墨家思想很具体的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并对”王公贵族“们的奢靡荒唐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这样的墨家,让统治者们很不高兴!
墨家不但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团,最高领袖称为钜子。有着严密的纪律,甚至有一定的法。但,墨家的法不同于法家,更类似于私刑,领袖钜子的权力极大!
《吕氏春秋·去私篇》:“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墨家擅于作战,墨者又都有着“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宗教狂热”!
这样一股准军事组织,任何一个集权国家都不会允许它存在!
对统治者来说墨家宣扬的思想毫无利用价值,墨子和墨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墨子指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思想好的就像社会主义。墨子虽然许诺了幸福生活,但当时的社会条件,只能要求大家一起平等的过苦日子。
结果,王公大人不赞成,老百姓也不愿意,可真是奈天下何!
汉武以后,儒家从焚坑废墟中东山再起,墨家却几乎销声匿迹。墨子本人,在《史记》中也只有寥寥二十四个字。
这可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