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别燕丹,壮士怒冲关。昔时人已去,今日水犹寒。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荆轲刺秦事件,托了司马迁老先生妙笔生花的福。荆轲舍身为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侠形象深入人心,一篇《刺客列传》,人物心理动作武打写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身临其境,恨不得马上冲上去帮荆轲补两刀。不过这些都是假的,你别相信啊!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写的真的太逼真了,史学界有一个共识,这种越逼真的东西越不能信。因为当时荆轲跟燕太子丹干的是一单天价大买卖,掉脑袋的那种。这种事情通常都是谋划于密室 ,法不传六耳,哪能像他们一样,临走前还要开一个大型音乐欢送会,唱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么多人但凡有一个人传了出去,马上就能够让人起疑心,你去秦国出一趟差怎么就一去不复还了呢?
所以,这些事情除非当时司马迁拿着单反在旁边全程摄影,否则这件事情只能是他通过后来人口口相传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怎么能够当真呢?
比如说吧,在这故事里头,他们说那个樊於期将军是自愿献出自己的人头为家人报仇雪恨,可是根据考证这个樊於期将军就是秦国将军桓齮。此人是在荆轲刺秦前七年公元前233年,在肥之战被赵国战神李牧打败,然后就畏罪潜逃跑到了燕国,按照秦国的法律打了败仗的将军回去肯定要被处分的,但没听说过哪个将军打败仗回去就要被杀头,更没听说过哪个将军打败仗回去会被杀全家的。人家李信20万大军攻打楚国全军覆没,也没见秦始皇要他脑袋啊!但是投降或者临阵脱逃株连九族那是有的。
这个家伙为了逃避一些甚至不用付出生命的战败处罚,居然连累自己全家被杀,贪生怕死的程度可见一般,这种人怎么可能会自愿献人头呢?
而且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的起因呢,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义凛然,完全就是太子丹出于自己的私人恩怨搞出来的闹剧。
这太子丹,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秦王嬴政一起在赵国做过人质,当时列国的人质也是要根据国家强弱以及国际关系的好坏,来分369等待遇的,关系好的当然是香车美女,好吃好喝好待遇,关系差的当然是吃糠咽菜,任打任骂任侮辱。
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60年,那一年长平之战结束,秦国斩杀赵国45万青壮年劳动力,只放回了几百个小孩子,那个时候秦始皇他爹就在赵国做人质,赵国是家家披麻户户带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孩子到底是在一个怎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反正换做是普通人,死的心都有了。
长平之战结束后看到赵国的惨相燕太子丹他爹居然起趁火打劫的心,可没想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军队居然一路反推到了燕国都城之下,逼迫他们签下城下之盟,燕太子丹也就是这个时候进入赵国做人质的,一个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一个是趁火打劫的无耻小人,他两个待遇相差无几,当时就混在一个圈子里头,同是天涯沦落人,有过共患难的交情。
公元前233年,这个时候,当年的小伙伴已经成为了权倾天下的秦王嬴政,燕太子丹呢,又恰好在秦国做人质,就想着跟老朋友套近乎,看一看能不能够提高一下待遇,为国家争取点利益。
可结果却是: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骥。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我们实事求是地说这件事情,真的不能怪秦始皇忘恩负义,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历史上我们都经常见到,很多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现象,这是因为共患难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画面。
比如越王勾践在吴国做人质的时候,曾经给吴王夫差尝粪便,这种事情要多屈辱有多屈辱。他每次见到跟他一起共患难的范蠡会不会想到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呢,看到这么一个知道你丑态的人天天在你面前晃悠,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在他面前是一个脱光衣服的小丑?特别是你还主动跑上去跟人家忆苦思甜这不是找打吗?
所以啊最好不要随便去跟领导回忆往事,而且最好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共患难的时候也许你们是战友是兄弟,但现在,你们是上下级,太子丹就是犯了这个忌讳。赵国那段经历,在秦始皇的心里到底有多么的不堪回首呢?
且看: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更重要的是太子丹对于这件事情的结果估计有严重的偏差,首先他觉得可以效仿春秋时期鲁国曹沫劫持齐桓公让他归还土地的故事,让秦国把吃下去的肉全部吐出来,其次,秦始皇死了之后秦国会发生严重内乱,到时候山东六国可以联手灭了他。
春秋时期的那件事情,确实是一件成功的案例,当时齐桓公在被劫持的情况下签下了城下之盟,按照国际规定他是可以赖账的,但是在管仲的劝说下他非但没有赖账,还要按照合约,把土地全部还给鲁国,史书里头一直把这件事情作为齐国霸业的开端,因为他取信于天下,当时齐桓公和管仲这么做确实是有这个目的地。因为他们要的是称霸天下,土地反而是次要的。
可战国时期搞的是兼并战争啊,按照秦国的制度,将士们可以在战场上砍人头获取土地,也就是说那些新征服的土地是要分配给立功将士的。这里头牵扯到整个秦国军事集团的利益,宁可死王上,绝不弃土地。也就是说即使太子丹侥幸成功了,也不可能逼迫秦国把土地吐出来,大不了另立新王。
至于秦王死了然后就上下离心开始内战,这种事情在秦国确实发生过,公元前308年就是因为秦武王在东周被龙文赤鼎砸死,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几个弟弟都有继承权,继而发生了内部大混战,可是秦始皇那个时候已经有长子扶苏了。
史记: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当听到这首悲凉的离别之歌,就想起数千前荆轲刺秦前的那次送别,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荆轲非常清楚,这一次的送别将是永别,正如歌声中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样,荆轲此去,唯有一死,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荆轲是战国著名剑客,也是战国四大刺客之首,他行刺秦王的故事
2025-01-11 10:30:46燕国太子姬丹到秦国碰壁,心里十分怨恨秦王嬴政,想要对秦国进行报复,为此,燕太子姬丹征求他的太傅鞠武的意见。鞠武建议太子丹向西与韩、赵、魏三晋结盟,向南与齐、楚联合,向北与匈奴结交,只有大家共同结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燕太子姬丹说:“太傅的计谋虽然挺好,但要实现它,却是旷日持久的事情,实在令人内心烦闷
2025-01-11 10:15:45公元前227年,秦国咸阳宫朝堂,众目睽睽之下,荆轲刺秦王!当荆轲追着秦王绕柱子“转圈圈”的时候,医官夏无且怎么也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个动作,改变了历史进程。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先后灭了韩国与赵国,之后又派王翦率领大军来到了燕国南部边界,随时都可能攻打燕国!燕国太子丹知道情况危急,便找来了杀手荆轲,让
2025-01-11 10:00:37年少时,燕国太子丹曾在赵国做人质。恰好嬴政当时也还没回国,两人便玩在了一起,成为儿时的玩伴。虽然都是人质,奈何命运不同。后来,嬴政一举成为“超级大国”秦国之主,太子丹则继续当太子,还来到秦国作人质。原以为,凭借两人儿时的交情,秦王嬴政能善待自己。可不想,当上秦王的嬴政身边多得是服侍之人,早就忘记了儿
2025-01-11 09:45:46秦始皇死后仅两年,刘邦项羽就联手灭秦,他们二人都是楚人,灭秦的主力是楚军。假如战国末荆轲刺秦王成功了,秦始皇在灭楚国前就驾崩,楚国还能提前灭秦国吗?秦始皇嬴政(当时还是秦王)奋六世之余烈,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
2025-01-11 09:30:4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