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康熙犯了3个错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2个到现在还没改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3 01:00:33    



“一字之错”争论300年

传言因为北京太热,满洲出身的清朝皇帝不愿意在北京办公。于是修建了承德避暑山庄,这里就成为了皇帝的办公之地。承德避暑山庄的大门上,“避暑山庄”四个大字的牌匾就是康熙皇帝亲笔所写。虽然康熙的书法看上去浑厚有力,彰显着帝王之气。

但是这四个字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第一个字“避”字右边,应该是辛苦的“辛”字。

“辛”字应该是一个“立”加上“十”字组成。而康熙皇帝却在下边多加了一横。至于康熙皇帝为什么会写错这个字,很多人认为是故意写错的。因为在书法中,很多字本身极有多种写法,为了整体的布局结构,很多字都会变形、多一笔和少一笔。这些情况在书法中都很常见。

第二种说法是,康熙确实是提笔忘字,疏忽了,下边的人不敢提醒,所以将错就错三百多年。

第三种说法是从康熙的执政思想来考虑的。康熙一生征战四方,从来不愿选择逃避,这个“避”字不太符合康熙傲气的性格,所以康熙故意写错,意指自己不会逃避任何事情。

这三种解释,都有其理由,不过到底是哪种,只能是康熙自己知道了。

康熙的判断错误,造成九子夺嫡

康熙被后世真正承认的错误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立储问题上的错误。

康熙因为活的时间很长,执政时间也很长,留下了很多的子嗣。这些子嗣之间为了争夺皇帝的位置,互相争斗,史称“九子夺嫡”。康熙晚年因为立储问题不仅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而且皇子们互相争斗,给朝堂的内部都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为“九子夺嫡”,使得雍正皇帝推行新政,阻力重重,雍正皇帝不得不耗费大量的心血来对付他的兄弟们。所以后来的皇帝吸取了康熙的教训,都偷偷把准备立储的人的名字写好,放到正大光明匾的后面。

等到自己一去世,由内阁大臣监督,当众读出继承人的名字,确立新一代君主。这样就避免了康熙后期“九子夺嫡”事件的再次发生。

不过,康熙还有另一个错误,它到底是什么呢?

哈密国进贡,被康熙错误命名的水果

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政权进攻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部。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部隶属于清朝的藩属部落,而且,当时喀尔喀土谢图汗部驻扎的地方,距离北京很近。康熙在收到求救信后,与大臣们商议。大家都觉得,如果任由噶尔丹继续发展,恐会影响到大清朝的疆域安全和内部的稳定。

于是,康熙便决定与噶尔丹发动战争。康熙在位时一共三次发动对噶尔丹政权的进攻,最终彻底击溃了噶尔丹部。噶尔丹失败后,原来被噶尔丹征服的地区,都马上重新给清朝呈上贡品,愿意成为清朝藩属部落。

哈密地区就是在噶尔丹失败之后,最快选择归附的一个势力。

哈密国贵族额贝都拉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除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便,不断地给清朝提供噶尔丹残余势力的动向之外,还生擒噶尔丹之子色布腾巴勒珠尔,彻底断绝了噶尔丹部再次兴起的可能。

康熙皇帝大喜之下,奖励生擒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哈密贵族额贝都拉,扎萨克一等达尔汗的封号。

清廷派遣外交使臣布尔赛去往新疆哈密封赏,他在品尝新疆美食的时候,对一种外皮比较坚硬,而内部松软甘甜的新疆甜瓜十分喜爱,在回京之前,布尔赛向额贝都拉建议,可以在来年进贡的时候把这种瓜进贡给康熙皇帝品尝。

第二年的元旦,康熙与各个大的部落共同庆贺元旦佳节,同时也是为了庆贺征讨噶尔丹胜利,祈求来年再无战事。哈密部落也早早受到邀请参会,额贝都拉听从了布尔赛的建议,从鄯善东湖区精挑细选了十几个甜瓜,从遥远的新疆边陲运送到了清朝的皇宫之中。

比较幸运的是,历时五十多天的运输,十几个瓜,仅有几个在运输途中被损坏。大抵是因为这种瓜的皮比较坚实,所以才能远赴千里之外,来到康熙皇帝面前。

康熙皇帝在大宴群臣的时候,吃到这种瓜果,感觉十分的甘甜爽口,便问群臣:“众爱卿觉得这个瓜,怎么样?”

群臣也都对这种瓜赞叹不绝。

然而,康熙皇帝第一次享用这种瓜,不知道它的名字,便问进贡的官员,这是什么瓜?由于额贝都拉担心长时间运输,这种瓜中途会坏掉。万一提前报备,又不能进献给皇帝,恐有欺君之嫌,所以没敢提前报备。

到了京城之后,进献完贡品,还要沐浴更衣,便没有时间报备,就登上了宴席。所以,管理贡品的官员也并不知道瓜果的名字,便对康熙皇帝说:“只知道是哈密国王进贡的,具体是什么瓜名,并不知道。”

康熙便说:“既然是来自哈密,那就赐名哈密瓜吧!以后都叫哈密瓜!”

群臣也在随声附和:“好名字,哈密瓜!圣主英明!”

因此,由于康熙皇帝的一句话,哈密瓜就被这样被命名了。

但是哈密瓜并非原产于哈密,它的本名,也绝对不是哈密瓜。那么它应该叫什么呢?

哈密瓜的正确叫法是什么呢?

根据对哈密瓜历史渊源的考证,哈密瓜最早产出在吐鲁番盆地,这里十分适合哈密瓜的种植。比如属于大陆干旱性的气候,昼夜温差大。哈密瓜在此种植,甜度更高,所以,哈密瓜在吐哈盆地种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

其实,新疆种植哈密瓜的历史超过四千年。野生的哈密瓜很早期就被新疆人发现与种植,经过人们的一代代培育,形成了甘甜爽口 ,肉质松软的特性。到了公元二世纪,敦煌地区也有不少农户开始种植哈密瓜。

不过,可能由于地理环境与培育技术的原因,敦煌产出的哈密瓜不如哈密瓜品质好。所以,哈密瓜在敦煌只有少量种植,绝大多数都品质好的哈密瓜,还是出产于哈密与吐鲁番一带。

中原王朝最知道哈密瓜应该在汉朝之后。

因为在汉武帝之前,中西方的通道一直没有被打通,直到汉武帝打败匈奴,占据西域走廊,开启了西域的贸易,各种外来的产品,才从西域不断进入中原,哈密瓜也才能被中原人所认知。

距今为止,哈密瓜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在东汉时期。根据宋朝人写的《太平广记》记载,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的夫人,阴贵人就曾经食用过哈密瓜。不过阴夫人食用的应该是出自敦煌的哈密瓜。

因为那个时候西域与长安的来往还比较密切,按照当时的运输条件,皇家最多也只能吃到敦煌产物,要想吃到哈密地区产的甜瓜,路途遥远不说,还有很多地方并非汉朝所能管辖,所以说阴贵人应该吃的还是敦煌产的哈密瓜。

我们都知道杨贵妃爱吃的荔枝的故事,这阴贵人吃哈密瓜的难度,相比于杨贵妃吃荔枝也差不了多少。

到了唐朝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来往更加密切,西域的很多产物也被中原王朝所熟知。哈密瓜,也在这个时候,被唐朝人认为是一种很珍贵的水果。著名诗人骆宾王在从军时因为没有吃到哈密瓜而遗憾,当时就在诗中留下“归期未及瓜”,深深表达了自己“没吃到瓜”的遗憾情感。

这就说明,在大唐,哈密瓜是珍贵的水果,即使当年骆宾王已经是一个官,但是奉礼郎兼东台祥正学士,只是九品,可能还是吃不起这么贵的瓜的。元朝时,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更加深入,哈密瓜已经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明朝的书《西域番国志》中还对于哈密瓜有专门的插画记载,甚至具体到哈密瓜的重要产区。鄯善地区,书中明确记载,这里适合种植哈密瓜。说明大明朝已经很清楚哈密瓜的种植的方式以及注意出产区了。

到了康熙皇帝时期,在哈密国归附之后,哈密国每年都会从鄯善东湖采摘上好的哈密瓜,送往清朝朝廷。在以后,这就成为哈密国向清朝皇帝进贡的范例,一直到光绪皇帝初年,当时国家并不安定,光绪皇帝也觉得哈密瓜需要长途运输,消耗人力财力巨大,便下旨“体恤藩臣,不依口腹累人,罢之”。

中原王朝吃了西域多年的瓜,到了康熙时代才给这种瓜命名,康熙在这一点上,不愧为“千古一帝”。不过康熙的命名还是有点偏颇,因为他自己吃的瓜都是鄯善来的瓜。

在维吾尔语中,从汉朝直到现在,都用“穹窿”这个词来称呼哈密瓜这种水果,其实本来“穹窿”的意思就是甜瓜。那如果细究起来,新疆的哈密瓜,今天就应该被称为“鄯善穹窿瓜”。

不过,因为康熙的喜爱,让哈密瓜品质更加的完美

在新疆,就有传言,吃哈密瓜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说的应该就是哈密瓜的抗氧化物质。

中医认为哈密瓜偏寒性,有着益气、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康熙给哈密瓜命名之前,哈密瓜只是当地人喜欢吃的水果,但当康熙皇帝喜欢之后,哈密瓜的待遇就大不一样了。

额度贝拉在第一次贡瓜回到哈密之后,就专门找到当地种植哈密瓜的“种植能手”,为康熙皇帝专门在哈密国境内,选了一个最适合种植哈密瓜的地方,专门培育、种植哈密瓜。

经过哈密国人几代的培育,哈密瓜的品质、成色、甜度、口感,都一次比一次提升。为了能让康熙皇帝吃上最为新鲜甜美的哈密瓜,哈密国首领额贝都拉都会专门派人,在哈密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提前挑选上好的哈密瓜,贴上标志。

等到哈密瓜成熟了,马上就装入特制的木箱中。为了上贡哈密瓜,哈密国首领额度贝拉甚至专门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送瓜大队”,他们用快马、走官道、经驿站、几个日夜不停地奔波,到了京城,就为了让康熙皇帝能吃上最好吃的哈密瓜。

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每当哈密国送到哈密瓜,康熙皇帝都会让人挑选出最好的,先送到皇太后那里去。因为康熙知道,太后也非常喜欢吃哈密瓜。康熙每次用膳之后,都会吃上一两片哈密瓜。

康熙虽然叫错了哈密瓜的名字,但是有了他的认可,却让哈密瓜变得更加的甜美,成为新疆的“一绝”。

相关文章

康熙皇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康熙皇帝 【康熙的诞生】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顺治皇帝的妃子佟佳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据说佟佳氏怀孕时有人看到金龙环绕,孝庄太后还说自己怀顺治时也这样。这事儿现在看可信度不高,但在古代却很正常,因为帝王出生往往都有神奇的记载。像刘邦的母亲和蛟龙交合生下

2025-01-23 01:30:55

战国四大公子之孟尝君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

2025-01-23 01:30:32

康熙犯了3个错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2个到现在还没改正

“一字之错”争论300年传言因为北京太热,满洲出身的清朝皇帝不愿意在北京办公。于是修建了承德避暑山庄,这里就成为了皇帝的办公之地。承德避暑山庄的大门上,“避暑山庄”四个大字的牌匾就是康熙皇帝亲笔所写。虽然康熙的书法看上去浑厚有力,彰显着帝王之气。但是这四个字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第一个字“避”字右边,

2025-01-23 01:00:33

康熙的昏聩晚年:九子夺嫡、饿死索尔图,逼得雍正写书:我没篡位

康熙的昏聩晚年:九子夺嫡、饿死索尔图,逼得雍正写书:我没篡位九龙夺嫡:是康熙的错,还是历史的必然?“九子夺嫡”,这段清朝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像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宫廷剧,充满了权谋、算计和血泪。康熙大帝,这位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千古一帝,却在晚年深陷皇子争位的泥潭,最终也没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2025-01-23 00:31:36

孟尝君竟然是鸡鸣狗盗之徒

“鸡鸣狗盗”是成语,意思是指用欺诈手段窃取别人的东西。历史上还有一个“鸡鸣狗盗”的故事,和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婴的后代田文有关,他先是在齐国担任丞相,后又辗转来到秦国,在秦昭王的支持下,出任丞主持秦国朝政,后又担任魏国丞相,一人先后担任过三国丞相。1.为什么秦昭王信任孟尝君?随着魏冉秦昭王的势力正在壮

2025-01-23 00:28:0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