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金维映简介(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2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2 14:32:19    

她是我国伟大领袖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更是我国在江浙地区早期盐民运动、妇女和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她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金维映先生,她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就连牺牲也是在战场上的炮火之中。

她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做到这样传奇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传奇人生。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01 往事回首,尽在眼中

1904年8月16日,是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一天,因为金维映先生降临到了人间。

金维映先生出生在江浙地区,家虽然在城市,但却家境清贫,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不从事生产劳动。

不只如此,在其六岁时,因为严重的灾荒,她只得随父亲返回老家镇海,寻求生路。

从那时起,金维映先生就和她的母亲还有叔叔、婶婶儿一起扎纸花、折锡箔等以维持生计,为了能够让她上学读书,还变卖了为数不多的家具。

家人们虽然贫苦,但是也知道一个道理:“唯有读书方有出路,唯有读书方能有所大作为,唯有读书才能够摆脱他们的贫苦生活。”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自此,金维映先生踏上了求学的道路,也在求学的路上认识到了更多影响她未来选择的人和事,为她将来投身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漫漫求学路,始知责任重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金维映先生进入了定海县第一女子小学求学。

也是在这里,金维映先生第一次认识了她的校长沈毅,并因为能歌善舞、聪明伶俐,更是受到校长沈毅的喜爱。

同时,也是在校长沈毅的资助下,金维映先生得以继续读书,并于宁波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小学任教。

在金维映先生回到小学任教的时候,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她在同伴和前辈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真正对她影响比较深刻的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群众的拒买日货、游行演说等行为,更是坚定了她投身革命,致力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信念。

于是她开始了白天教书,晚上做思想工作,并组织起盐民反抗斗争的生活。

然而1927年,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让金维映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革命的漩涡中心上海。

宁可错杀3000,绝不放过一个当时的上海在这样一个情形下人心惶惶,而要在这样的上海展开地下工作的金维映先生,无疑是刀尖上行走,随时都可能命丧于反派势力之手。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即使明知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依然诀别了家乡,投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继续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金维映先生不断在上海的地下开展秘密工作,培养党的后备力量。

03 无意邂逅,纠缠一时

在被调任到沪西区担任妇女部长时,她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行业—丝织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了解到这个行业中的女工受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与剥削,她决定帮助他们进行反抗。

女工:“金先生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人生,为我漆黑的天空带来了光明。因为金先生,我知道了,原来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他人选择。我决定和金先生一起,反抗这个黑暗的世界。也许我做不了太多,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以前有苦有泪,自己吃,自己咽。但现在,我要把它转化为我反抗的巨大力量。

金先生带领女工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1930年的时候,组织女工进行了丝厂大罢工。

这一时期的工人反抗斗争,也为中国人民的工人运动增添了色彩绚烂的一笔,也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进行解放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上海不断展开地下工作的金维映先生,不承想一次无意的邂逅,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维映先生来到上海的几年之后,于1931年和邓小平相识,并在共同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之时相知,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二人终于结为夫妻。

这是金维映先生的第一任丈夫,但她却是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邓小平的第一任妻子在1930年时不幸逝世)。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但是他们相识、相知、相熟到在一起,因为两人拥有共同的目标,为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努力。

然而世事无常,金维映先生后来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最终,邓小平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名字,邓小平:“不是不爱,而是深爱,只希望她能够过得更好。”

04 梅开二度,砥砺前行

虽然离开了邓小平,但是事业不能停止,金维映先生依旧奔波在人民解放事业的第一线,并于1934年,嫁给了具有同样理想的李维汉。

两人孕育了一个孩子,给他取名李铁映。这个孩子是在长征途中出生的,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李铁映没有让母亲失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对于性格坚毅的人来说,困难不仅不能打败他,还会成为他的试炼场和垫脚石,李铁映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里,顽强地生长着。

而且在母亲的深刻影响下,李铁映拥有着一颗非常爱国的心,虽然考取了外国知名大学,但最终也是回到祖国为国效力,同时也与母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李铁映:“我的母亲,她是一个伟大的人。她的伟大不是在于去诉说我要做什么;而是通过她的行动,去让别人感受到她做了什么。”

心怀大义,坚定信念,从长征到陕北,都留下了她的脚印,也都流传着她的事迹。

以身作则,魅力影响,从普通人到亲生骨肉,无一不佩服她、敬仰她、崇拜她,向她学习。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金维映先生曾说:“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成功,但我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也相信,中国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我不是生来要去让人崇拜的,我只是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金维映先生,她不论什么事情,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在一次征途中,我们路过一个村庄,村庄里寂静无声,我们需要有人去打探消息。金维映先生一马当先,认为妇女不容易引起敌人的警觉,坚持和另一位女同志前去打探敌情。正是因为金先生的坚持和果断,最终我们把敌人一网打尽。”

05 巨星陨落!精神长存

如此操劳而奔波的一生,必然会使身体大受影响,事业的操劳,让金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疾病缠身,但她一直不想因为身体原因而影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自己的身体是小事,人民的解放事业才是大事。但也终是将身体拖垮了,不得不住院看病,甚至为了更好地治疗而前往莫斯科的疗养院休养生息。

就如同金先生诀别家乡,再也没有回去过一样;这次前往莫斯科,也竟成为永别。

当时金先生的病已经非常凶险,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她住院疗养期间,又恰逢莫斯科发生战乱。

1941年,37岁的她所在的医院被临时征用,不得不迁出来另寻他处,但不幸的是,在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的炮火中,她牺牲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上。

对于孩子来说,她是自己的榜样;对于丈夫来说,她是共同前进的伴侣;对于党和人民来说,她是无畏的战士;对于国家来说,她是宝贵的财富。

肉体的逝去不能决定精神的消散,虽然她已不在,但是她的精神永远留驻在我们的心间,她的事迹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历久弥新。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