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金维映简介(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2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2 14:32:19    

她是我国伟大领袖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更是我国在江浙地区早期盐民运动、妇女和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她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金维映先生,她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就连牺牲也是在战场上的炮火之中。

她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做到这样传奇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传奇人生。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01 往事回首,尽在眼中

1904年8月16日,是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一天,因为金维映先生降临到了人间。

金维映先生出生在江浙地区,家虽然在城市,但却家境清贫,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不从事生产劳动。

不只如此,在其六岁时,因为严重的灾荒,她只得随父亲返回老家镇海,寻求生路。

从那时起,金维映先生就和她的母亲还有叔叔、婶婶儿一起扎纸花、折锡箔等以维持生计,为了能够让她上学读书,还变卖了为数不多的家具。

家人们虽然贫苦,但是也知道一个道理:“唯有读书方有出路,唯有读书方能有所大作为,唯有读书才能够摆脱他们的贫苦生活。”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自此,金维映先生踏上了求学的道路,也在求学的路上认识到了更多影响她未来选择的人和事,为她将来投身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漫漫求学路,始知责任重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金维映先生进入了定海县第一女子小学求学。

也是在这里,金维映先生第一次认识了她的校长沈毅,并因为能歌善舞、聪明伶俐,更是受到校长沈毅的喜爱。

同时,也是在校长沈毅的资助下,金维映先生得以继续读书,并于宁波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小学任教。

在金维映先生回到小学任教的时候,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她在同伴和前辈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并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真正对她影响比较深刻的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群众的拒买日货、游行演说等行为,更是坚定了她投身革命,致力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信念。

于是她开始了白天教书,晚上做思想工作,并组织起盐民反抗斗争的生活。

然而1927年,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让金维映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革命的漩涡中心上海。

宁可错杀3000,绝不放过一个当时的上海在这样一个情形下人心惶惶,而要在这样的上海展开地下工作的金维映先生,无疑是刀尖上行走,随时都可能命丧于反派势力之手。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即使明知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依然诀别了家乡,投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继续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金维映先生不断在上海的地下开展秘密工作,培养党的后备力量。

03 无意邂逅,纠缠一时

在被调任到沪西区担任妇女部长时,她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行业—丝织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了解到这个行业中的女工受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与剥削,她决定帮助他们进行反抗。

女工:“金先生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人生,为我漆黑的天空带来了光明。因为金先生,我知道了,原来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他人选择。我决定和金先生一起,反抗这个黑暗的世界。也许我做不了太多,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以前有苦有泪,自己吃,自己咽。但现在,我要把它转化为我反抗的巨大力量。

金先生带领女工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1930年的时候,组织女工进行了丝厂大罢工。

这一时期的工人反抗斗争,也为中国人民的工人运动增添了色彩绚烂的一笔,也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进行解放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上海不断展开地下工作的金维映先生,不承想一次无意的邂逅,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维映先生来到上海的几年之后,于1931年和邓小平相识,并在共同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之时相知,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二人终于结为夫妻。

这是金维映先生的第一任丈夫,但她却是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邓小平的第一任妻子在1930年时不幸逝世)。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但是他们相识、相知、相熟到在一起,因为两人拥有共同的目标,为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努力。

然而世事无常,金维映先生后来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最终,邓小平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名字,邓小平:“不是不爱,而是深爱,只希望她能够过得更好。”

04 梅开二度,砥砺前行

虽然离开了邓小平,但是事业不能停止,金维映先生依旧奔波在人民解放事业的第一线,并于1934年,嫁给了具有同样理想的李维汉。

两人孕育了一个孩子,给他取名李铁映。这个孩子是在长征途中出生的,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李铁映没有让母亲失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对于性格坚毅的人来说,困难不仅不能打败他,还会成为他的试炼场和垫脚石,李铁映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里,顽强地生长着。

而且在母亲的深刻影响下,李铁映拥有着一颗非常爱国的心,虽然考取了外国知名大学,但最终也是回到祖国为国效力,同时也与母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李铁映:“我的母亲,她是一个伟大的人。她的伟大不是在于去诉说我要做什么;而是通过她的行动,去让别人感受到她做了什么。”

心怀大义,坚定信念,从长征到陕北,都留下了她的脚印,也都流传着她的事迹。

以身作则,魅力影响,从普通人到亲生骨肉,无一不佩服她、敬仰她、崇拜她,向她学习。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金维映先生曾说:“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成功,但我一直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也相信,中国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拼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我不是生来要去让人崇拜的,我只是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金维映先生,她不论什么事情,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在一次征途中,我们路过一个村庄,村庄里寂静无声,我们需要有人去打探消息。金维映先生一马当先,认为妇女不容易引起敌人的警觉,坚持和另一位女同志前去打探敌情。正是因为金先生的坚持和果断,最终我们把敌人一网打尽。”

05 巨星陨落!精神长存

如此操劳而奔波的一生,必然会使身体大受影响,事业的操劳,让金先生年纪轻轻就已疾病缠身,但她一直不想因为身体原因而影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金维映: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妇女运动组织者,37岁不幸牺牲

自己的身体是小事,人民的解放事业才是大事。但也终是将身体拖垮了,不得不住院看病,甚至为了更好地治疗而前往莫斯科的疗养院休养生息。

就如同金先生诀别家乡,再也没有回去过一样;这次前往莫斯科,也竟成为永别。

当时金先生的病已经非常凶险,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她住院疗养期间,又恰逢莫斯科发生战乱。

1941年,37岁的她所在的医院被临时征用,不得不迁出来另寻他处,但不幸的是,在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的炮火中,她牺牲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上。

对于孩子来说,她是自己的榜样;对于丈夫来说,她是共同前进的伴侣;对于党和人民来说,她是无畏的战士;对于国家来说,她是宝贵的财富。

肉体的逝去不能决定精神的消散,虽然她已不在,但是她的精神永远留驻在我们的心间,她的事迹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历久弥新。

相关文章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三国名声很好的四位降将,魏投蜀、蜀投魏各有两人,他们都是谁?

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

聂政:我杀别人利索,杀自己更狠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