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科举进士系列之:贰臣洪承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2 00:04:05    

明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被清军围困半年之久,粮食殆尽又无援兵的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俘获押解盛京(今辽宁沈阳)。


皇太极不断派人游说洪承畴投降清廷。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为试探洪承畴誓死不降的决心,皇太极派出了吏部尚书、汉人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见到范文程怒骂不止,范文程则笑脸相迎,绝口不提招降之事,而是与洪承畴谈古论今。其间房梁上一片灰尘掉落在了洪承畴衣服上,洪承畴停止了怒骂,仔细掸去了衣服上的灰尘。范文程捕捉到了这个细节,离开了洪承畴。范文程回禀皇太极道:“洪承畴求死并非真心,身陷囹圄衣服上粘了灰尘,都要仔细掸去,怎会不怜惜生命”?

当绝食数日已精神恍惚的洪承畴,即将走向死亡时。一位名叫“大玉儿”的满族女子,来到了洪承畴身旁怜悯地叹息道:“大人若这样走了,堂前老母谁来伺候?家中妻小谁来照应”?洪承畴已毫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痛苦。“大玉儿”从奁盒中取出酒壶,为洪承畴斟满了一碗:“大人既然去意已决,请饮下这碗酒,就算是为您送行”!洪承畴一饮而尽。“大玉儿”莞尔一笑:“这是人参汤。大人多日未食,就多饮几碗吧”!“大玉儿”又为洪承畴斟满了一碗人参汤,并趁洪承畴喝了人参汤心中燥热之时,偎入了洪承畴怀中。

第二日,“大玉儿”携洪承畴一起赴太庙觐见皇太极,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满面笑容地脱下身着的貂皮大衣,亲手披在洪承畴身上道:“天气如此寒冷,先生是不是很冷”?洪承畴愣了片刻,突然跪地高呼道:“真命世之主也!”洪承畴投降了清廷。而“大玉儿”就是当年不受皇太极宠爱的侧福晋庄妃布木布泰,即后来在清史上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太后。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卒于清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福建泉州人。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一六年)丙辰科钱士升榜第二甲第十四名,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

家境贫寒的洪承畴自幼以帮母亲卖豆干为业。每日卖完豆干后,喜欢在族中才子洪启胤所办私塾窗外听课。洪启胤发现洪承畴聪明好学,便允许洪承畴卖完豆干,免费入私塾读书。

明万历四十三年,洪承畴参加乡试获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参加殿试获中进士,被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明天启二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明天启七年,升陕西督粮参政。明崇祯二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陕西韩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令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农民军三百余人,解韩城之围。洪承畴升任延绥巡抚。次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被罢免,洪承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直到明崇祯十二年,己加授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将高迎祥、张献忠起义军基本消灭或降服,仅有李自成携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洪承畴剿匪不留活口,被其杀掉的流寇多达数十万人。农民起义陷入低谷。

明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互为犄角。明崇祯十四年,辽东危机。洪承畴主张集结宁远,步步立营,且战且守。但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与清兵会战。崇祯皇帝听信陈新甲主张,颁旨速战速决会战清兵。明崇祯十五年,洪承畴兵败被俘。

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诏命洪承畴隶属镶黄旗包衣牛录,后迁为镶黄旗汉军。但皇太极没有授洪承畴任何官职。

清顺治元年,洪承畴随多尔衮率军攻下北平。清顺治皇帝授洪承畴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成为清廷首位汉人宰相。清顺治四年,洪承畴差人接母亲来北平,当母亲行至北平城门时,洪承畴跪于城门外迎接,岂料母亲举起拐杖将洪承畴怒骂痛打一番后,随洪承畴之弟洪承畯直接返回了家乡。洪承畯封上故居院门,用草书写“大乘莲心(其意为:大无良心)”四个大字,以“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与母亲住在漂于水上的一条船中。洪承畴母亲直到清顺治九年去世,从未离开过这条船,也从未见洪承畴。

清顺治十年,洪承畴以大学士身份经略两湖、两广、云贵等地,极力推行清廷“剃发易服令”,残酷镇压各地反清起义。所到之处杀戮极重。

清顺治十六年,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平定。平西王吴三桂留驻。吴三桂请教洪承畴如何才能做到永远镇守云南。洪承畴道:“不可使滇一日无事”。吴三桂领悟了洪承畴语意,在云南不断制造混乱,从而得以稳坐平西王之位十四年。

清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驾崩,康熙皇帝继位。由于顾命大臣鳌拜的排挤,洪承畴自请致仕(退休),清康熙四年,洪承畴死于京师家中。清廷赐谥:文襄。

清乾隆三十一年,清廷将洪承畴编入《贰臣传》中。

相关文章

项羽:霸气外露的亡国之君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如星辰般璀璨,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英雄,便是古代的“破坏王”——项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既让敌人闻风丧胆,又让自己人感到无奈,真可谓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位“霸主”。那个男人就是来自江东的项羽,这位出生于楚国的壮汉,初登场时便自带“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场。小时候不

2025-08-29 02:19:56

世人皆知关羽败走麦城”,可谁又知道,他究竟被多少位猛将围攻

关羽之死:败走麦城背后的真相与人性博弈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但你真的了解这场悲剧背后的所有真相吗? 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是他的骄傲自负。但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关羽的败亡,远非“性格缺陷”四个字可以概括。那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更是一场复杂的人性

2025-08-29 01:00:53

王翰:边塞诗人的豪情与悲壮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年少聪慧,恃才傲物,善饮酒。二十出头便进士及第,然此后仍饮酒为事。王翰的仕途并不顺利,主要在开元年间做官。他先后到张嘉贞、张说的礼遇和举荐,曾任昌乐县尉、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职。后因张说罢相,王翰也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然而在仙州后,仍旧喜

2025-08-28 06:30:20

鬼谷子的两位徒弟苏秦和张仪孰强孰弱?苏秦的合纵能否抵挡秦东出

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合纵连横总称为纵横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秦国有张仪,东方六国有苏秦,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即六国合纵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张仪入秦为相根据《史记》的记载,苏秦之所以入秦,还得益于楚国相国昭阳的欺辱和苏秦的压迫,张仪的一生就好像被规划好了一般。张仪本是魏国人,在

2025-08-28 06:07:07

按照魏文侯的教导,西门豹治理邺城赫赫有功,为何却又被罢了官?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