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若是吴三桂接受撤藩,能够安享晚年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8 00:27:50    

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上表请求回辽东老家养老,康熙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尚可喜的辞职报告,还顺便拒绝了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代替尚可喜继续镇守广东的请求,诏令平南王尽撤全藩。


消息传到云南,吴三桂非常不安。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吴三桂决定以退为进,主动上奏朝廷请求撤藩,希望康熙能出言挽留,许他像明代沐王府一样永镇云南。


谁料康熙竟然不按套路出牌,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吴三桂的撤藩请求,下旨让吴三桂撤到山海关之外。


吴三桂闻讯大怒,他当即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而后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造反。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吴三桂造反的战火一烧就是八年,西南半壁江山“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如此惨况,让后世许多人忍不住痛心地想:当初吴三桂若是接受了撤藩,真的搬家去东北,是否既能避免生灵涂炭,自己也能当个富家翁安享晚年呢?


01这个富家翁不好当

富家翁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三国时期,有个很傻很天真的大将军曹爽,就曾做了个“富家翁”的美梦。当时权臣司马懿对着洛水胡说八道一堆废话,曹爽就拱手将兵权交了出来,结果最终不但没做成富家翁,还被司马懿以谋反之罪屠灭三族。


曹爽的经历如此惨烈,吴三桂又不是没读过书,哪肯重蹈覆辙。他深知自己多年深耕云南,在关外早已没有势力了,一旦接受撤藩放弃兵权,就如同没有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人宰割。


更何况,吴三桂并非没有妥协过。据《清史稿》记载,顺治元年,多尔衮许诺吴三桂的待遇是:“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


这待遇堪比“裂土封王”,吴三桂心动不已,当即在顺治元年四月率众归降,而后掉转枪头对付明军,还将逃亡缅甸的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捉回昆明处死。

然而,吴三桂为清廷立下大功,清廷却始终提防着吴三桂。顺治二年,朝廷就借着“出镇锦州”的名义,将吴三桂旧部拆分接管,仅留给吴三桂少量亲兵,变相夺了吴三桂兵权。


谁料清廷这厢刚处理了吴三桂的问题,那厢“剃发令”就激起了江南百姓的怒火。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的抗清义军也不停地“搞事情”,清王朝无奈之下,只好又把兵权还给吴三桂,以便让吴三桂入关平叛。


这之后,清廷明面上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让他在云南开藩设府,暗地里却一直想要削弱吴三桂的权柄。比如康熙二年,朝廷就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


那时的吴三桂,或许还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默默接受了朝廷的安排。哪知清廷一见吴三桂退让,马上又“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夺走了吴三桂的人事任免权。

吴三桂顿时慌了,他借口自己患了目疾,请求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以此试探朝廷,结果康熙真的让云贵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还下旨要求今后“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轻轻松松剥夺了吴三桂的司法权。


此时吴三桂的实际待遇,比起当初多尔衮的承诺已然有了巨大的差距。想来吴三桂兵权在手,人还没离开云南就已经被各种打压,若是他真的接受撤藩,下场必将更加凄惨。


02康熙画的饼

除了个人荣辱,吴三桂还得考虑他麾下众将的集体利益。朝廷撤藩表面上是康熙与吴三桂之间的博弈,实际上朝廷面对的关宁军利益集团,吴三桂只是其中的代言人。


如此一来,哪怕吴三桂个人愿意当个富家翁,关宁军利益集团也不会答应。平西王固然可以在撤藩后当个“吉祥物”,可关宁军中其他人怎么办?众将舍弃了关外的土地,跟着吴三桂入关,打了多少硬仗,手上又沾了多少血,连弑杀永历帝的事都干了,到头来说撤藩就撤藩,众将多年打拼,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重要的是,吴三桂的“富家翁”并不好当。据文献资料显示,吴三桂家族生活奢靡。吴三桂本人曾花费数十万两白银购买歌舞姬,也曾以十四万两白银为故交曾应遴儿子“接风”,若要让吴三桂舍了权位去当“富家翁”,朝廷该给吴三桂多少俸禄才够?

事实上,撤藩伊始,康熙曾放出豪言称,只要吴三桂撤藩,“百万俸禄亦无不可”,但这番话很有可能只是康熙在“画大饼”,吴三桂若真的撤藩,只怕生活条件顷刻间就要大幅度下滑了。


据《大清会典则例》载:“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这就是说以吴三桂平西王的工资标准来看,一年也就一万两银子,这点工资对于吴三桂来说太憋屈,对于清廷来说却是妥妥的“高薪”了,要知道义王孙可望岁俸只有区区5000两银子。


更让人无语的是,就这5000两银子,朝廷还给得不情不愿。孙可望死后,他的儿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可工资却被朝廷从5000两减到了3000两。


几个月后,孙征淇又去世了,他的弟弟孙征淳本想承袭义王,结果却被朝廷降为慕义公,俸禄也降到了700两。


到了孙可望孙子这辈,朝廷直接把孙宏相降成一等轻车都尉,工资也变成了235两银子。

但这也算是朝廷“天恩浩荡”了,乾隆三十六年,清廷索性彻底过河拆桥,下令“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从此孙可望家族就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


孙可望家族的遭遇,犹如吴三桂家族的影子。同为降将,朝廷防备吴三桂还来不及,又怎能给吴三桂百万俸禄。原本康熙想要撤藩的原因之一,就是三藩开销太大,“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若是撤藩后还是要朝廷每年花费百万俸禄供养吴三桂,那康熙岂不是成了“慈善家”。


正因如此,吴三桂想要撤藩后当富家翁不现实,或许即便他接受撤藩,也难保平安。他最好的出路,反倒是在朝廷怀疑他拥兵自重可能谋反时,真的具有谋反的实力和胆量。

相关文章

一代神童,十六岁,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王勃传奇的一生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

对大秦朝有功商鞅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死了之后百姓却不怜悯呢?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根据商鞅制定的法制,赐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序幕《垦草令》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复兴秦穆公时秦国强大的国力,广发求贤令,商鞅因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得以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第一次商鞅用帝道向孝公

2025-08-19 00:39:38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为务,先知动

2025-08-18 00:09:41

项羽、吕布、李元霸、李存孝、高宠,五大天下第一谁是真无敌?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