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将军与妻子陈碧莲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国民党中将郑洞国将军一家的传奇经历。
郑洞国是湖南石门人,出生于1903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军事生涯早期,郑洞国参加过两次东征、北伐战争以及中原军阀大战,24岁便当上了团长。“九一八事变”之后,郑洞国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是最早投身抗战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年轻时郑洞国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他是黄埔一期里唯一“冒名顶替”考入黄埔军校的学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郑洞国得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后紧赶慢赶到广州报名,可是还是晚了,黄埔一期报名时间已经过了。
郑洞国家境并不好,如果错过了黄埔一期,他就没有钱再在广州待下去了,这下子可怕郑洞国急得团团转。
郑洞国当时住的是湖南会馆,会馆里有不少年轻人都是专门来报考黄埔军校的,其中有一位老乡告诉郑洞国,自己报名的时候怕考不中,因此报了两次名,没想到第一次就考中,因此还剩余一次报名。如今之计,郑洞国可以冒名顶替自己参加黄埔一期的考试。
郑洞国
而这位老乡就是红军时期著名军事领导人黄鳌。
而郑洞国也顺利地以“黄鳌”的名义报考黄埔一期成功。
只是有一点不好,郑洞国和黄鳌都被编入黄埔学生二队,每次点名的时候,真假黄鳌同时答“到”,成了学校一景。
郑洞国经过几天的思考,找到老师主动承认了冒名顶替黄鳌的行为。黄埔军校的老师也理解郑洞国的举动,让他改回名字后没再追究。
抗日战争时期郑洞国将军可以说是无役不予。
他先后参加了保定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缅甸战役等大型战事。
解放战争时期,郑洞国困守长春,他觉得投降不好听,坚持说要“投诚”,解放军方面为了和平解放长春,也同意了郑洞国将军的请求,就这样,1948年10月,郑洞国将军在长春宣布投诚,长春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郑洞国先后担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系列职务;这里着重说明一下,全国政协常委是正部级,换言之,郑洞国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为数不多担任正部级职务的国民党将军。
陈碧莲女士
郑洞国将军一生结婚三次。
郑洞国第一位夫人叫覃蜡娥,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但是郑洞国将军运气很好,他和覃蜡娥情投意合,覃蜡娥也为郑洞国生下了两儿一女。
覃蜡娥和当时许多妻子一样,在丈夫外出工作的时候,自己在老家伺候公公婆婆,抚养孩子;而正当郑洞国因军功当上了团长,准备把覃蜡娥和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时,覃蜡娥却因为感染伤寒而病逝了。
1933年5月,郑洞国在南京受训时探望好友肖忠贞时,在肖忠贞家里遇到了自己第二任妻子,当时年仅17岁的陈碧莲。
陈碧莲是肖忠贞夫人的堂妹,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一个中西结合的女子,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还会写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
郑洞国对陈碧莲可以说是一见倾心,而年仅30岁却已经是上校旅长的郑洞国无论如何也算得上青年才俊。
郎才女貌,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虽然郑洞国和陈碧莲一直没有生育,但是陈碧莲一直把郑洞国两个儿子郑安飞与郑安腾视如己出,而郑安飞与郑安腾兄弟也把陈碧莲视作是自己的母亲。
大概是因为陈碧莲年纪比郑洞国小13岁的原因,郑洞国在婚后一直很宠陈碧莲,而陈碧莲也因为丈夫节节高升而生活得比较无忧无虑,这也造成陈碧莲“公主脾气”挺大的。
前面说了,建国后郑洞国先后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务,而这也使得郑洞国必须在北京生活;陈碧莲大概是过不惯北京的生活,又或者是和郑洞国赌气,陈碧莲竟然以“北京太冷了,不愿意前往”为理由坚决要和郑洞国离婚。
郑洞国无奈之下也只好同意与陈碧莲离婚,但是这一次离婚给郑洞国带来了深深的伤害,20世纪80年代陈碧莲多次提出与郑洞国复婚,而郑洞国之子郑安飞也多次提出希望夫妻与“妈妈”陈碧莲复婚,均遭到了郑洞国的拒绝,甚至因此,郑洞国还和自己儿子郑安飞大吵过好几次。
郑洞国曾经自嘲地说过,自己的工资都不够陈碧莲10天的花销;从郑洞国这句话看来,陈碧莲和香港女明星关之琳的性格很像。
离婚后的郑洞国一度情绪非常低落,后来经友人介绍,他在北京认识了第三任妻子顾贤娟,彼时郑洞国52岁,顾贤娟35岁(带着与前夫生下的一女)。婚后一年多,顾贤娟生下一女,取名郑安玉。
1972年夏,顾贤娟病故,这让已经快70岁的郑洞国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他在给儿媳焦俊保的信中说:“贤娟的死,是我人生又一次最大的打击。”
1977年,郑洞国最喜爱的女儿郑安玉,竟被工作厂内一个求爱不成的男青年残忍杀害,遇害时年仅21岁。这个打击让郑洞国病倒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告诉家人:“我是个军人,对生死都看得很淡,你们不要为我难过,好好生活。”
郑安飞
郑洞国有两个儿子,郑安飞与郑安腾。
两人都是郑洞国第一任妻子覃蜡娥所出。
1948年,郑安飞与郑安腾被蒋介石安排去到台湾读书,这倒不是蒋介石要控制人质,当时郑洞国正被困在长春,蒋介石以为郑洞国肯定兵败自杀,于是特意拨出一些钱,把郑洞国两个儿子接到台湾读书,这其实也算是蒋介石对“殉国”的郑洞国的一种奖励。
1948年10月,郑洞国将军在长春投诚;而当时国民党都宣称郑洞国已经“殉国”,当时在台湾读书的郑安飞与郑安腾作为儿子肯定坐不住,小哥俩儿商量后,由长子郑安飞到长春“收敛”父亲郑洞国,而弟弟郑安腾还留在台湾好好读书。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分别竟然成了永别。
郑安飞到了长春自然知道父亲不但没死,还因为主动率军投诚,成了革命功臣;于是郑安飞自然选择留在大陆,留在父亲身边;只是从此郑洞国与郑安飞以及一个人在台湾的郑安腾断了音讯。
20世纪80年代两岸恢复交流后,郑洞国曾经托人到台湾寻找郑安腾,但是一直没能找到郑安腾。等于是从1948年10月之后,郑家与郑安腾再也没有联系。
也不知道是因为蒋介石迁怒而被暗杀了,还是怎么回事。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
郑洞国长子郑安飞则是从1948年从台湾返回大陆后,就一直留在大陆。
新中国成立初期,郑安飞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工作;1977年,组织上为了照顾年迈、孤独的郑洞国,将郑安飞夫妇调入北京工作,直到1998年春病逝。
郑安飞为人老实、本分,甚至有些胆小、木讷。
根据郑安飞之子郑建邦回忆,20世纪80年代郑安飞经常和父亲郑洞国两人对坐待上好几个小时,父子俩都不需要说一句话。
但是,郑安飞却敢为了“妈妈”陈碧莲与郑洞国复婚的事情,和郑洞国吵过好几次,这说明郑安飞虽然为人老实、本分,虽然胆小、木讷;但是他依然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事实上郑安飞与儿子郑建邦一直在照顾陈碧莲女士的生活,一切费用都是郑安飞父子在承担,一直到2006年陈碧莲女士去世。
其实陈碧莲女士去世时,郑安飞已经去世了8年了。
郑安飞的长子郑建邦是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20世纪80年代初,他进入北京一家高校任教,1985年之后,郑建邦历任民革中央宣传部干部、主任科员、民革中央宣传部副处长,2000年43岁的郑建邦又担任了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
2018年开始郑建邦被选举为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还担任了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等职务。全国政协副主席在级别是是副国级。
以上就是郑洞国将军家族的传奇经历。
END
演义小说中的五个战力天花板1、《西汉演义》项羽秦二世时,陈胜吴广在大泽山起义,天下纷纷响应。项梁和侄子项羽在吴地起义,项羽拔剑斩杀会稽郡守殷通,慑服季布、钟离昧,一时间各郡县望风而降。项羽起义后,得精兵数万。当时,季布、钟离昧进言,会稽涂山之中有桓楚、于英两人,统率八千精兵,啸聚山林,更兼两人都有万
2025-08-17 03:58:59从魏国投奔蜀国:姜维、夏侯霸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蜀军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天水太守马遵抛弃,不得已而归顺诸葛亮。姜维在归顺诸葛亮后,一心一意为复兴汉室江山而努力。他不但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跟随大军北伐,即使在诸葛亮死后,姜维也进行了多次北伐。即使在后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不改初心,于
2025-08-17 00:09:11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