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大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懂得关系到大局的重要道理。源自司马迁的《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
这段话是史学家司马迁对平原君的评价,意思是:平原君是混乱的战国时期风流洒脱、很有才华的公子,可是却看不清大局。俗话说:“贪图私利会使人头脑发昏丧失理智”,平原君贪图韩国上党的17座城池,劝赵王接受韩国上党守将冯亭的投降,于是引起了秦赵两国长平之战,赵军 40万人被秦军坑杀,使赵国几乎灭亡。
史学家司马迁在上文中,为什么会认为平原君“末睹大体”(不识大体)?
平原君是战国时赵国的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两任赵国的丞相。分封于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号平原君。杀嘲笑士人的姬妾(美人笑躄)是他重视志士仁人的美传,善用毛遂与楚国定盟(毛遂自荐)是他的功绩。他是重义、重贤、重德、重礼之人,与齐孟尝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齐名,史称战国时“四公子”。
史学家司迁认为平原君“末睹大体”(不识大体),缘于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起因。据《史记 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韩国不敌,韩王割让上党十七城池给秦。韩国上党守将冯亭不想归顺秦国,派使者到赵国,表示愿献出上党的十七座城池归属赵国。赵孝成王征求平阳君赵豹的意见,赵豹说:圣人把无缘无故的利益看做是大祸害。赵孝成王说:上党的百姓被我的恩德感召自愿归属,怎么说是无故呢?赵豹回答说:秦国割断上党和韩国本士的联系,是为了得到上党的士地,结果秦国付出了战争没有所得,而赵国却白白得到上党,这怎么不是无故之利呢?再说上党所以不归顺秦国,是想要嫁祸于赵国。秦国国力强胜,不能和秦国为敌,一定不要接受上党的十七座城池。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赵胜说:“出动百万大军进攻,过一年也得不到一座城,如今白白地得到十七座城池,这么大的便宜,不能丢掉。于是赵孝成王派赵胜去接受了上党十七城池的土地。
赵孝成王听信平原君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上党十七城池,这是引起秦赵“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60年5月,两国为争夺上党,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攻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在是否接受韩国上党守将冯亭的归属这一事件上,平原君赵胜“利令智昏”,不懂得关系到大局的重要道理,没有规劝赵王,而是怂恿赵王接受韩国上党十七城池,为秦国进攻赵国的长平留下了口实,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惨败。由此,对平原君赵胜的评价是“末睹大体”一一不识大体。
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关羽当年败走麦城被杀,凶手中除了孙权、吕蒙、陆逊,还有四个人刘备最为痛恨。这四个人,两个属于孙权阵营,分别是潘璋、马忠;另外两个原本属于刘备阵营,后来叛逃到了孙权阵营,分别是糜芳、傅士仁。其中糜芳最特别,他有个妹妹叫糜夫人,是刘备老婆,她为刘备生下了著名的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也就是说,糜芳是阿斗的
2025-09-12 00:01:53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自然鼓舞了镇守荆州的关羽,于是,他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先是包围了曹仁,后者苦苦支撑,所以向曹操求援。不久之后,于禁、庞德前来支援。但是,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成功俘获了于禁、庞德。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关羽的强大引起
2025-09-11 02:30: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