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西游记》作者到底是吴承恩还是丘处机?)

20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5 08:42:07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钟一

谈起《西游记》,国人都知道它的作者是吴承恩。然而在清朝至民国这一段时间内,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长春真人。真人是道教中的称呼,长春真人自然是道教中人,可是《西游记》是一部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小说,为何道教的人要写佛教的小说呢?

我们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长春真人是谁。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长春真人是我们心中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丘处机。金庸先生的小说人物大多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对应的原型,而历史上的丘处机比小说中更富有传奇色彩。

丘处机为何写下《西游记》,这是放弃道教,皈依佛门的做法吗?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真相下面隐藏着一位不为人所了解的丘处机。

道学大师

丘处机在1148年出生于山东登州栖霞,人生的苦难很早地就降落在了他的身上。他自幼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生活的万般疾苦经常登门拜访丘处机。于是在他的心中很早地就升起了修炼成仙的想法,也许只有神仙能够摆脱这人世间的万般疾苦吧。

1168年,丘处机遇见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王重阳,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王重阳见他一向求道、真心无二,便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之后王重阳给这位年轻人取名为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可惜造化弄人,丘处机才跟王重阳学道不满一年,王重阳就仙化归天了。在王重阳弥留之际,他向众弟子嘱咐道:”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之后,马丹阳就成为了丘处机的传道人。

到了1174年的时候,丘处机对于道学有了许多新的感悟。于是他便在陕西宝鸡找了一块了无人烟之地,潜心研究道学。七年之后,他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了六年。这一段时间的潜修让丘处机的道学造诣达到了顶峰,一代道学大师就此横空出世。

丘处机在出山不久之后,就收到了金世宗的诏书,命其塑造王重阳、马丹阳的雕像,并到燕京(今北京)主持”万春节”醮事。丘处机成功地完成了金世宗安排的任务之后,就告诫金世宗要”持盈守成”。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让金世宗以和为贵,不要发动战争。

因为这份告诫,丘处机顿时名声大振。丘处机本可以凭借这份名声让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他永远也不会这样做,因为道学就是他心中最宝贵的财富。离开燕京的丘处机回到了他的故乡,并在家乡修建了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在此之后,他将自己心中最宝贵的财富分享给了无数的人,挽救了尘世间的诸多苦难。

1219年五月,丘处机的名声传到了成吉思汗的耳朵里,一代天骄便打算利用丘处机的名声壮大自己的声势,另一方面也想寻求养生之术。于是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来蒙古帝国相见。

西行之路

同年十二月,刘仲禄等人来到了丘处机的道场,将成吉思汗的诏书交给了丘处机。此时的丘处机已经迈入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而从山东到蒙古帝国有万里长的路,一个壮年男子都会在路上吃尽苦头和艰辛,更何况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呢。

但是丘处机欣然答应了成吉思汗的召见,当时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之后全天下的人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1220年农历正月,丘处机带着赵道坚、宋道安、尹智平、李志常等十八位弟子启程西去。一行人面对了无数次的风沙、无数次的险路、无数次的饥寒,终于在几个月后到达了蒙古帝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军攻陷)。

可是当时的成吉思汗正领兵西征中亚的花刺子模沙朝,丘处机只能向成吉思汗写信问问能否在燕京相见。丘处机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之后,得知成吉思汗忙于西征,不能东回燕京。丘处机只好继续西行,他势要与成吉思汗见上一面。

1221年四月的时候,丘处机等人走出了居庸关,途经了漠南和中亚地区。之后众人在漠北草原拜会了铁木哥斡赤斤,然后又途经了镇海城、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撒马尔干。

到了1222年的四月,丘处机众人途经铁门关,最终抵达了大雪山八鲁湾行宫,历时两年有余的西行之路终于到了终点。丘处机擦去了脸上的风尘,觐见了成吉思汗。因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此次会面也被称为”龙马相会”。

成吉思汗在与丘处机会面交谈之后,内心油然地升起了尊敬之情。之后又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之法和养生之道。丘处机则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道学思想作为回应。

丘处机的一言一句都在成吉思汗的内心扎了根,深深地影响了成吉思汗的思想。此后蒙古铁骑征战,大大减轻了对平民的伤害。而此时,人们才明白丘处机不远万里与成吉思汗会面的原因。他不顾年迈的身体,仍然要为天下苍生寻得一条活路,这才是道的真正意义。

之后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回到了宣德府。而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他们在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下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这本书详细记录了西域的山川地理、人情风俗以及丘处机等人往返西域的经过,是后人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与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无解谜题

在明代版本的《西游记》中,当时的人们将《长春真人西游记》写的序放在了最前面。这就造成两个不同的西游故事交融到了一起,于是长春真人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就逐渐流行了起来。到了清朝的时候,人们都认为丘处机就是《西游记》的作者。

清代的诸多学者也都认同这个观点,如:汪象旭的《西游证道书》、陈士斌的《西游真诠》、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刘一明的《西游原旨》等等。这些书都中的内容都是以丘处机作为《西游记》的作者。

虚假的东西就如气球一般,始终有破灭的那一天。而用针扎破丘处机是《西游记》作者这个气球的人,是淮安学者吴玉搢。他发现了《淮安府志》中的记载,其中记载道:”淮安人吴承恩著有《射阳集》四卷册、《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胡适对《西游记》的作者作了进一步的考证,最终肯定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原作者。自此之后,每一本《西游记》在出版时,才写上了吴承恩的名字。

然而关于《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这个观点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因为《淮安县志》中的记载只有简略的一句话而已,不能作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充分证据。但是不管《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这本书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关文章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事业巅峰的绝技是“读心术”吗

读功臣之心,灭其戾气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尉迟恭曾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江山板荡,尉迟恭见有机可乘,遂投锤从戎,报名参军,随官兵参与讨伐各地暴乱。打铁练就的膂力,再加敢于玩命,尉迟恭一路升迁,两年后就从一个新兵蛋子升迁为朝散大夫。后来尉迟恭又跟随校尉刘武周起兵反隋。在与唐军作

2025-06-22 00: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