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六一居士是谁(六一居士·欧阳修)

1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0 11:44:18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四岁丧父,母亲以桔杆在地上写画,教他读书识字,后随母亲一道寄居在湖北随州的叔叔家中。自幼酷爱学习的他,常去城南李家借书,所借之书不但学习背诵,更要抄写一遍留存。叔叔说欧阳修日后不仅可以光宗耀祖,更能闻名天下。天圣元年(1023年)后欧阳修先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凭自己写的《上胥学士偃取》的拜贴,得到胥偃的喜欢并收为学生。胥偃进士甲科,在朝中先后担任工部郎中、翰林学士等,当时权倾开封府。天圣七年(1029年)在胥偃的保举下,欧阳修参加开封府的考试连中三元,准备参加殿试。不仅如此,胥偃还将自己十五岁的女儿许配给欧阳修。真的是十年寒窗苦搏得榜上名,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顺风顺水的欧阳修特意去做了身新衣服,打算殿试时穿得风光,夺得状元。谁会想到欧阳修的同学王洪辰在一天夜晚,调皮地先穿上这身新衣,并笑言自已穿上状元袍了。巧不巧,殿试那天真就是这王洪辰夺得状元。欧阳修只得二甲进士。欧阳修与胥偃之女结婚后不久,新婚妻子便去世了。后来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巧的是王洪辰在先已娶了薛奎的大女儿,成了欧阳修的姐夫。这个王洪辰小欧阳修几岁.却事事跑在前,欧阳修心中个憋啊,不提也罢。更巧的是不久之后王洪辰夫人去世,他又娶了薛家三女儿做老婆,继续和欧阳修做连襟。欧阳修在王洪辰新婚夜对王说道,“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这一调侃好像找回了少少面子。

殿试后主考官晏殊说,欧阳修本来有机会夺状元的,但殿试过程中太显山露水,才被压下做了二甲进士。后来在同朝为官和日常交往中,晏殊有多次被欧阳修呛得没辙。殿试后欧阳修被授任为将士郎和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了仕途之旅。初入仕途的欧阳修便得到上级领导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宠护,终日吟诗作赋,与梅尧臣、伊朱结等人舞墨弄文,探古思今力图打破宋开朝以来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正是由于钱惟演的宠护,给了青年时期的欧阳修,梅尧臣等有宽松的研学环境,留下了无数的千古名篇。

在朝为官,升升浮浮,被贬外派。欧阳修都能淡然处之,“曾是络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坐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庆历三年(年1043年),因受庆历新政变革失败的影响,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州)任太守。在这里欧阳修写下了傲世文章《醉翁亭记》。传说原本在文章的开头,欧阳修用了很多笔墨描绘滁州周边的山,文章写好后张贴于城门处,供人观赏。一樵夫阅读后评说到开头太啰嗦了。欧阳修知道后重新审阅自己的文稿,将先前描述的文章开头删了,修改成“环滁皆山也”五字,简练隽秀,字字千意。心正口直的欧阳修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持修订《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集古录》(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络阳牡丹记》,《欧阳文忠集》等。由于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中的巨大成就,被选入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有六人均是北宋时期的政治或文学大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可以说都出自于欧阳修门下。王安石也曾得到欧阳修的大力帮助和提协,只是王安石也如欧阳修当初顶撞晏殊一样,多次搞定得殴阳修不快(出来混,迟早会还。)。身居高位的欧阳修善诗善词,相比于同时代的柳永毫不逊色,甚至更有张力。一次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人员中有一不起眼的歌伎,宋朝使臣们并没怎么在意她。谁知道宴席开始后,该歌伎献曲助兴,一开口全唱的是欧阳修的词。另传在颖州也是有一歌伎会唱欧阳修的所有词作。与晏殊相比欧阳修的词要新派一些,朝通俗化开拓。《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描写了少妇闺中寂寞,思恋意中人而不得,幽恨怨屈的无奈心态。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写女子闺怨的词,字意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很好显现了作者的文笔和音韵功力。有一说这首词是冯延巳(五代十国时南唐词人)写的。几十年后的才女李清照则非常肯定这一词的作者是欧阳修,而且李清照非常喜欢“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曾借用于自已的词作中。《临江仙·庭院深深沉几许》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真这么让人爱之不及,有人要把这句归为冯延巳,更有李清照直接搬来自己的词作中。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施新政变法。欧阳修不赞同,故有抵触。熙宁三年(1070年)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府后改号为“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年)以太子少师身份退休,居颖州(今安徽阜阳)。第二年七月,欧阳修于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获赠“太子太师”,“谥忠”……“秦国公”“楚国公”等。

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