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风起陇西烛龙到底是谁(风起陇西:陈恭脱逃,荀诩遇险,烛龙真实身份曝光)

18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0 12:12:20    

在古装悬疑谍战剧《风起陇西》里面,相继出现了白帝陈恭、黑帝荀诩以及赤帝的身影,天水郡吉利车行的老板谷正本来是和白帝陈恭单线联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赤帝出面截胡,窃取情报。

谷正和赤帝从未见过面,相互之间以弓弩射箭的方式交换情报,这不过是烛龙的反间计而已,烛龙作为曹魏派遣潜伏在蜀汉的高级间谍,他的神秘踪影魑魅魍魉,让陈恭和荀诩数次陷入绝境。

烛龙老谋深算,胆大心细,陈恭为了追查烛龙的去向下落,潜入到天水郡守郭刚的府衙之中,翻箱倒柜查阅烛龙传递情报期间的军情驿马动向,却是一无所知,无功而返。

相比于陈恭和荀诩,烛龙的谍报手段,似乎是更胜一筹,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就像陈恭说的那样:如果抓不住烛龙,陈恭和荀诩都得完蛋!

一、烛龙的真实身份,最终浮出了水面

在蜀汉和曹魏互派安插的所有游枭间谍里面,只有烛龙的身份最为神秘,陈恭担任天水郡府衙的主簿,掌管钱粮军备,早已被曹魏情报机构间军司的司马糜冲识破,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而荀诩作为蜀汉情报机构司闻曹曹掾冯膺派出的第二位游枭,他的任务是身藏剧毒刀刃,锄奸铲恶,惩恶扬善,让叛变的白帝的灭口失声。

由此看来,烛龙潜伏在蜀汉,最是安然无恙,他伪造赤帝这个并不存在的假人物,三番五次从吉利车行老板谷正手中套取情报,反手交给曹魏的情报机构间军司,让糜冲如虎添翼。

然而,烛龙虽然没有现出真身,但是,他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最终好事露出了破绽,现出了马脚,在原著小说《风起陇西》里面,烛龙的真实身份最终被揭秘:

荀诩对这份报告并不感到惊讶。“李平叛逃”这种事是不能公开的,那会让朝廷颜面大失, 也会暴露出狐忠的“烛龙”身份。据荀诩自己猜测,诸葛丞相之所以苦心孤诣促成李平叛逃, 就是想以此事为筹码,迫使李平在其他方面作出让步。

原来,烛龙潜伏在蜀汉掩护的身份,竟然就是成都的中都护属参军狐忠!在古装悬疑谍战剧《风起陇西》里面,狐忠已经登场,随着的剧情的深入,他将如何辗转腾挪,我们拭目以待。

二、连弩技术的杀伤力,对手望而生畏

烛龙作为高级间谍潜伏在蜀汉,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为了获取连弩技术,他被曹魏的情报机构头目唤醒,前往南郑郊外的连弩总成部,与前来刺探的糜冲、陈恭接头会面。

在古装悬疑谍战剧《风起陇西》里面,连弩技术就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他让蜀军在历次的攻城行动中占尽上风,令敌人闻风丧胆,连弩技术堪比竹鹊和木牛流马,也让魏军损失惨重:

“这就是元戎弩的威力吧……”张郃心想,同时感觉到全身有些绵软,视线也因为血液的迅速流失而变的模糊起来。在陇西这几年的战争中,他已经无数次地见识过这种弩箭的威力, 无数次地见到魏军士兵被洞穿并发出凄厉的惨叫,死者名单中甚至包括他的同僚王双;而现在,终于轮到他自己切身体验这种恐怖了。

这是原著小说《风起陇西》里面的记载, 从侧面证实连弩技术的杀伤力巨大,众所周知,张郃是曹操麾下的名将,戎马生涯,赫赫战功,但是,他被元戎弩所伤,已经是回天无力。

烛龙不惜暴露真实身份,就是为了掌握连弩技术的核心机密,使其为曹魏所用,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反制手段,只可惜,当糜冲和陈恭前往连弩技术的总成部后,一切又发生了变数。

对于烛龙而言,他在蜀汉潜伏许久,只待曹魏的召唤,去执行绝密任务,以报知遇之恩,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在所不辞,这也让陈恭和荀诩拥有了可乘之机,双方势均力敌,发生激烈交锋。

三、烛龙和荀诩相杀相爱,令人意难平

在古装悬疑谍战剧《风起陇西》里面,天水郡吉利车行的老板长年为白帝输送情报出境,在听松院的诀别之中,谷正早早领了盒饭,而糜冲在前往蜀汉的路上,最后也被陈恭痛下杀手。

试看中原逐鹿,到底是鹿死谁手?在烛龙、陈恭和荀诩的斗智斗勇之下,蜀汉丞相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终让烛龙相形见绌,原著小说《风起陇西》写道:

“那么究竟为什么诸葛丞相一直纵容李平从不满到背叛,甚至派你千方百计劝诱他出逃,然后又安排人在最后一刻阻止他?为何如此大费周章?丞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烛龙听到这个问题,不禁发出一阵长长的叹息。他四肢动弹不得,所以只能用眼神注视着这位同僚一言不发,微微颤动的面部肌肉蕴藏着无限的寓意。荀诩以同样的眼神回应,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默契。

荀诩和烛龙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默契,这是英雄惜英雄的气度胸怀,只是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听候敌对的命令,为不同的主人服务,最后注定只能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烛龙走到生命的尽头,依然是无怨无悔,而荀诩在蜀魏相争的隐蔽战线之中经年累月,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内心却没有半点的高兴,反而是淡淡的忧伤。

烛龙一言不发,只能用眼神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荀诩在一瞬之间,顿悟烛龙内心的深意,两人相视一笑,烛龙再也不会含恨而去,而是死得瞑目,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