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草圣是谁(他是一笔书的创始人,被誉为一代“草圣”!)

1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1 18:02:19    

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书论上有一句话:匆匆不瑕草书。因为中国古代人不喜欢断句,这句话从古至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争议的原因,全是逗号惹的祸。一个句式:匆匆,不瑕草书;还有一个句式:匆匆不瑕,草书。逗号位置不同,就成了两句话,两层意思。

第一句话的意思,匆匆忙忙的,是不能写好草书的;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匆匆忙忙的,只能草草而书了。据说里面还隐藏了哲学态度、人生观及写字的认识、技法、是否习学草书成功的标准。总之,不一一而足,两个字,头大。三个字,头真大。

说这话的人是谁?谁能把六个字说的引起千古之争?能有谁?草圣啊!草圣张芝啊!除了他,还能有谁?在中国人心中,冠以圣的可都是相当了不得、相当了不得的人。

儒教只有一个圣:孔圣人!书法有两个圣,一个是书圣:王羲之。一个是草圣,草圣就是张芝。连李斯那样的人都没有做的了圣,而李斯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字、对于中国书法起到过什么作用,你是懂的。连个亚圣都没有混上,当然,书法没有亚圣。当然,羊欣列过多人为书圣,被后代忽略了,而且用了一个巧妙的字代替代:圣书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中可见一斑。当然,也有人被称为亚圣,张芝的四弟张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精善章草,被时人称为“亚圣”。时人,当时的人。时人,都有点狂热。比如当下书坛,也是狂捧一片,恨不得有人说他超羲迈芝。其实是个什么货色,时人说没用,需后人说。比如,还有人知道,张芝的四弟曾经被时人,称为亚圣?

张芝年轻时候就很了得,亦文亦武,文武双全,举荐也举过,朝廷也征召过,就是不出来做官。他不仇官,因为他自己就是官宦之后。他的爷爷张享做过汉阳(今天水)太守。张芝的父亲张奂更是声名显赫,做过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张芝的母亲是富家闺秀,淑慧贤良,张芝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之家出生的。张芝少有志向,勤奋苦学,当时的朝廷太尉认为张芝未来必是文为师宗、武是将表,知道他的人对他都寄予厚望,朝廷也希望他出来建功立业,但是,都被他严辞拒绝了。他有个虎爸,在他很小时,就在河边立有石桌、石凳、石锁、墨池,便于他兄弟练文习武。他的母亲更是命家中所有布帛先给儿子练字,然后才去漂洗印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墨池成了真正的墨池。

张芝之前的草书,字字独立,自张芝,草法才连绵不绝,一笔所成。偶有笔断处,意却在画中行,所谓的笔断意不断,即是此理。据说,他将崔、杜之法(特意为崔杜之间作顿号,因为崔杜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一个叫崔瑗,一个叫杜度,常见人写文章,以为师承崔杜,特此说明,并加以普及)。烂熟于胸,一笔草法,自创今草。今草,由他开创,延绵于今。张芝名动天下,学者如云。当时行笔迟缓且有波磔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远远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代之而兴的是书写起来快捷而流美的“今草”,社会上形成了“草书热”。张芝今草的成熟,带动了社会的需要,带动了人们对书法审美的需要,便利了人民的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艺术来自生活,即此理也。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的目的远远不是服务于生活,而是满足精神的需求,其次,才是为生活服务。当然,硬抬杠的话,艺术满足于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是服务于生活。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中国书法史,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书圣王羲之,中年师承张芝,对张芝极为推崇,王羲之说:“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见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评张芝书法为“神品”:“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孙过庭在《书谱》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阅读中国书法史,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在草书领域里涌现了韦诞、卫瓘、索靖、卫恒书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更有像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那样璀璨千古的人物,他们的师承都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草书巨人——草圣张芝”。

此时的西州人物,风靡天下,我这里所说的西州,以旧长安以西为区域。张昶、梁宣、姜诩、韦诞、田彦和、罗晖、杜陵,直至索靖(索靖,张芝姐姐的孙子),传承有序。西州人物中,有精神领袖张芝,有追随者,有继承者。索靖和卫瓘交好,俱习张芝,“一台二妙”,一台就是说的张芝,二妙就是说的此二人,”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卫家数代善书,至卫铄,传至王羲之。想想,现在有”精英”谈贵族,必羡西方,我说的这条线,甩西方所谓的贵族不是十万八千里,而是多少代的问题。这就是中华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魅力所在。

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

父亲张奂《后汉书》有其名,《资治通鉴》有其名。范晔《后汉书》:“自鄛乡之封,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间,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愿投兵于其族。陈蕃、窦武奋义草谋,征会天下,名士有识所共闻也,而张奂见欺竖子,扬戈以断忠烈。虽恨毒在心,辞爵谢咎。《诗》云:“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山西多猛,三明俪踪。戎骖纠结,尘斥河、潼。规、奂审策,亟遏嚣凶。文会志比,更相为容。段追两狄,束马县锋,纷纭腾突,谷静山空”。

本文作者卢秀辉先生作品

张芝之后,与中国书法有关的所有书籍都有其名;文化有关的所有书籍都有其名。如是人物,令人怀想、仰望。


本文为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先生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