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称,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汉族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汉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秦朝大将蒙恬被制笔业当做祖师爷。那么,毛笔真的是蒙恬发明的吗?
一、据说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由于军情瞬息万变,蒙恬向内地送达大量的书信。为了刻字,他双手磨出血泡,双眼也熬红了。于是,蒙恬想寻找一种比刻字更加简便的书写方法。一天,他看见部下拿着红缨枪在比划。突发奇想,如果把兽毛绑在竹竿上,沾点颜料在白色丝绸上写上刻的字可以吗?他试了试,效果很好。蒙恬身处塞外,野狼,牧羊很多,狼毛、羊毛就成了很好的材料。于是,如法炮制命人制出许多狼毫,羊毫的“毛笔”。
二、1954年,我国长沙发掘出一座完整的战国坟墓,里面有一支毛笔,是用上好兔毛制作的。但制作方法与现在的毛笔有所不同,并非将毛插进笔杆里,而是将毛围在杆外端,由细丝缠住。与笔放一起的还有刮削竹片的铜削和用来装墨的小竹筒。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支毛笔。事实证明:毛笔出现的时间早于蒙恬的时代。
三、有学者则认为:毛笔的产生可能远远早于战国。从甲骨文,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整齐划一,有的字细如毫发,其中,一些字写而未刻。由此可见,3000年前的人可能已经使用过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
毛笔究竟是谁发明的?为何把毛笔的发明归功于蒙恬?蒙恬是不是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方法?这些问题至今为止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法家鼻祖——李悝李悝的老师是子夏,而子夏的老师就是孔子。那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变法内容究竟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呢?答案是儒法结合。子夏原本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儒学,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子夏对老师教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要想恢复“礼”和“仁",国家必须富强。对待外来入侵,只有国富民强,国家和社会才能恢
2025-08-25 02:44:58伴君如伴虎:从李建成八大心腹的命运,看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流传千古的警句,道尽了历史上功臣宿命的悲凉。而当我们翻开唐朝初年的史册,聚焦于李建成麾下的八位心腹,他们的结局,则更为我们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本应
2025-08-24 02:10:41登场前的背景简介杜牧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晚唐。当时的大唐,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作乱,朝廷所倚重的一帮大臣,整天忙着搞内部斗争,也就是著名的牛(牛僧儒)李(李德裕)党争。那叫一个乱啊。朝堂之上乱哄哄,诗坛也是热闹非凡。白居易靠挖掘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八卦再加工,写就一首长诗《长恨歌》,成为当时诗坛扛把子。
2025-08-24 00:09:07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